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05 19:42:23瀏覽2148|回應0|推薦8 | |
古畫中金山寺下的古渡口 西津古渡的舊英國領事館(摘自網路) 西津渡古街喇嘛過街古塔(摘自網路) 伯先路近代殖民時期風格的建築(摘自網路) 西津渡古街(摘自網路) 西津渡古街鎮江商會(摘自網路) 走完「京口三山」,剩下的就是鎮江的精髓-一條有著典型江南古典小街風格的「古西津渡街」,是以前長江的渡口。西津渡古街是一條令人稱奇叫絕的古街,全長約 1000公尺,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才稱為「西津渡」。當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曾在此登岸前往江南。歷代著名文人李白、孟浩然、張祜、蘇軾、米芾等都在此候船、登岸,並留下為世傳誦的篇章。 晚唐詩人張祜曾夜宿西津,撰詩云:「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悉;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州」。詩中的「金陵渡」就是指鎮江今天小碼頭街一帶;這裏原先緊臨長江,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江岸逐漸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現今超岸寺旁。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300多公尺的距離了。 古代鎮江,一直就是溝通大江南北的要衝。無論春秋時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國的京口,金陵渡都是當時的軍事重地和交通要津。 隋、唐以後,朝廷打壓六朝古都的南京,貶為縣級,鎮江卻升為潤州,再由於南北大運河的修通,鎮江成為古中國東南地區漕糧、絲綢等物質北運的重要港口。 西津渡古街歷經六朝及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了如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沿坡而建的三道券門,古色古香,門楣上歷代名人的題字石刻清晰可見。元代的昭關石塔,清代的待渡亭等,均完好無損。 西津渡古街上的過街石塔是整條街的靈魂,它於肅穆中透出寧靜;歷經600多年滄桑,依舊神閒氣定,俯視芸芸眾生。這是一座建於元代的喇嘛石塔,雄踞古街最高處,為元武宗敕建。當時,代替它的是十字寺,為基督教之禮拜堂,是元武宗下令毀拆十字寺為佛寺,並親令京前畫塑元大都工匠劉高仿京刹梵像而作。 皇帝親諭,自然不凡,一紙詔書,化激烈宗教鬥爭於無聲,這座古街上,便多了一座造型精美、獨具匠心、寓意深刻的佛塔,現在已被認定為大陸保存最完好、時代最久的過街石塔了。來往行人每從塔下經過,便經歷一次頂禮朝拜,雖然前程未卜,但至少給人以心靈的慰藉。 整個古街風貌為江南清代民居特色,門楣上都鐫刻長安里、吉瑞里等字樣,層層深院,進進房屋,相互通連,又自成一體。臨街建築多為二層小樓,雕花欄杆,傳統花格窗櫺,漆成朱紅色,因是依山緣江,高低錯落,節奏明快。夜色下的西津渡古街,顯得平靜,行人來來往往,居住在臨街的居民,便打開門窗,讓燈光照射在石板上,然後搬出小桌凳椅,擺上飯菜,在屋外吃飯;有的老人則躺在竹椅上,聽著揚州評話,閉目養神,安詳自在得教人嫉妒。 而西津渡街與伯先路的交界處,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殖民時期建築-原英國領事館,現在是鎮江博物館。原英國領事館建築風格為東印度式,共5幢,是英國在中國沿海沿江建造最早的領事館之一。她依山傍江,錯落有致,雖經百年風雨,但風姿依舊。這樣具有重要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近代建築遺存,風貌之獨特,保存之完好,在大陸是比較少見。紅色,黃色,灰色的牆體體現了殖民者的品位,不知當時殖民者在自己欣賞的建築陽臺上看著當地人虔誠地膜拜石塔是什麼樣一種風景。 伯先路是一條典型近代殖民時期建築風格的古街,靠近伯先公園還有一些出色的近代建築,廣東人建造的廣肇公所就是一座很像廣東堡宅的建築,高牆,高門臉,有著漂亮磚雕的大門。由前國府主席于右任題寫匾牌的鎮江會館仍發揮著它原來的作用。還有一些不清楚原名的洋建築也是風韻尤存,掩映生輝。這樣的建築、這樣的風情、這樣的文化,讓人仿佛回到那種文化碰撞,互相交融卻充滿幻想的遙遠年代。 漫步在這條古樸典雅的古街道上,就是遊覽西津古街的最好方式,仿佛是在一座天然歷史博物館內散步,這裏才是鎮江旅遊的真正金礦。雖然時光使得老街破敗不少,但是沿街擺設的古玩字畫老店,門庭破落,配上那些年歲已高的店主和老字畫,卻是另一番風味。 走在更古的西津古渡,曲曲長長的小巷讓人恍惚是身處在古代,觀音洞內的善男信女們在古舊的香爐裏燃起的紅燭撒了一爐的灰,流了一地的淚,可誰又會去讀懂鐫刻在門坊上的「救生會」、「香燭供應」那些小楷的滄桑呢?正如大西路上不被重視的福音堂和小碼頭街內被改造成革命陳列館的超岸寺一樣。 西津渡古街民風純樸,不似上海老街裝修精緻,功利味十足;街邊仍有免費供路過行人解渴的大桶大麥茶,好久沒有遇到這樣的街景了! 古渡的小碼頭路,恰是博物館的後門,滿是杜鵑花!古炮臺,窄窄的小路,兩邊大都是上了年歲的老人;來此遊玩的人很少,不吵雜,沒有人拉生意,一派安逸祥和。陽光採光很好,老人們都坐在門口曬太陽。 走完古街,不得不談談鎮江的吃,在揚州的時間裡,經常聽揚州老鄉說鎮江有「三怪」:一曰「肴肉不當菜」,二曰「香醋擺不壞」,三曰「麵鍋裏面煮鍋蓋」。肴肉的特點是香酥鮮嫩,肥而不膩。傳說古時候鎮江城外有爿夫妻店,一天,夫妻倆上街置辦物品;丈夫買了四隻豬前蹄,準備做鹽水豬蹄給老丈人下酒,妻子則給母親買了點京果粉之類糕點,順便又給專做爆竹的父親捎了一包硝。 第二天,女人起床收拾東西回娘家,可怎麼也找不到那包硝。丈夫連喊不好,說是讓他當鹽醃了豬蹄子;夫妻倆懊惱不已,扔又捨不得扔,索性洗洗乾淨放進鍋裏煨起來準備自己吃。剛剛煨熟,開早市的辰光也到了,誰知生意特別好,原來茶客們都被煮肉的香味吸引過來。這當口,從門外走進一個白鬍子老者,點名就要吃鍋裏的肉。男人說:「老人家,那是硝過的肉,不能當菜的」。 老者十分固執,男人見拗不過他,只得切了一盤端上來,怕有腥味,還特意配了一碟香醋和一碟薑絲。老者眉開眼笑,邊喝茶邊蘸醋就著薑絲不一會就把一盤肉啖個精光;吃罷出門,心滿意足地倒騎著毛驢趕路去了。傳說,這老人便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去瑤池參加蟠桃大會途中經過鎮江,被一陣肉香所吸引,故翩然降下雲頭一嘗為快。從此,便有了硝肉的加工方法,也有了喝早茶吃硝肉的習俗。後來,念著傳著傳著念著,「硝」字便念成了「肴」。 當年,杜康發明了釀酒術後舉家來到鎮江,在城外開了爿前店後作的小糟坊,兒子黑塔則幫助父親釀酒,還養了匹黑馬。一天,黑塔做完活計,一口氣喝了好幾斤米酒,醉醺醺地回到馬房睡起覺來。夜半時分黑塔被雷聲驚醒,迷糊中只見一白髮老翁站在面前,笑眯眯地指著屋內的一口缸對他說:「黑塔,你釀的調味瓊漿已經21天了,酉時便可食用。切記」。黑塔正待發問,卻已不見了老者影蹤。 這大缸中明明是喂馬用的酒糟,只不過加了幾桶水而已,哪會有調味瓊漿?將信將疑的黑塔此時正覺得口乾舌燥,不管三七二十一舀上一瓢就喝了起來。果如其然,香噴噴、酸溜溜、甜滋滋,頓時滿口生津。杜康聞訊也覺得神奇,琢磨了許久豁然貫通道:「二十一日酉時,加起來就是個『醋』字,這瓊漿莫不就是醋吧!」於是,杜康父子按照老翁的指點,在酒糟里加水發酵,從此,便有了調味品醋。後來,鎮江人發現,醋不但不易變質,而且越存越香,「香醋擺不壞」便成了鎮江的又一「怪」。 鎮江人早餐喜歡吃麵條,街頭巷尾麵店比比皆是。傳統的鎮江鍋蓋麵是「跳面」,麵條不是揉出來而是「跳」出來的,費工且費時。其製作方法在央視節目中看過,主要是把揉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用粗竹杠反復擠壓成薄薄的面皮,再用刀切成麵條。擠壓時,竹杠一端坐著一位身體魁梧的大漢,上下顛跳,似舞蹈、似雜技,又似一種體育運動;做出來的麵條吃在嘴裏耐嚼有勁,味道獨具。麵鍋裏煮鍋蓋,就是在煮麵條時,將一隻鍋蓋撂在鍋裏,讓他漂蕩在水上,湯溢不出來,還透氣,用這方法煮出來的麵條口感極好。 話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慕名尋至鎮江城外名氣最大的張嫂子麵店,也許是來得太早,一切準備工作尚未就緒。乾隆等不急,多次遣太監來催。張嫂子手忙腳亂之中竟誤將灶頭上湯罐的小蓋子撂進了面鍋裏。不一會水開了,張嫂子按部就班地加進兩瓢冷水養一養麵,水再次滾沸起來後張嫂子把麵條撈進碗裏。 吃慣山珍海味的乾隆對今兒這碗麵讚不絕口,意猶未盡地踱進廚房看個究竟。突然間,只聽乾隆驚奇地叫道:「咦,你怎麼把鍋蓋放進面鍋裏煮起來?難怪這麵條這麼好吃哩!」 「京口三山一古街」加上「肴肉、香醋、鍋蓋麵」,這就是鎮江。當然,「楊柳岸曉風殘月」胭脂紅粉之外,還有「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熱血沸驣的慷慨悲歌;白娘娘水漫金山掀起陰風淒雨;古砲台勇士用血肉堆砌起城牆遺跡。「天下第一江山」-鎮江位處於江北的淮揚,東首的蘇錫,西側的金陵,以及更南的杭嘉湖和寧紹之間,在這樣到處充滿迷離煙柳和醉人杏花的江南大地,孫仲謀、韓世忠和辛棄疾這樣的豪傑,是否仍能為後世記憶?還是只剩下白娘娘、董小宛、杜十娘的哀怨悲悽..........?! 在回揚州的路上,我一直思考鎮江三山給我留下的是什麼?「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把夭桃斫斷,煞他風景;鸚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硯燒書,樵琴裂畫,毀盡文章抹盡名」。是詩人憂國愁腸寸斷?是壯士解腕彈劎高歌?還是瀟灑放盡的遁世俗人.............?! 從金山寺眺望長江 金山寺的古渡牌坊 現在的鎮江港一角 渡輪上眺望長江 渡輪上眺望潤揚大橋 鎮江龍門港外的聯外道路 背景音樂-煙花落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