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2 00:00:06瀏覽6988|回應6|推薦89 | |
阿里山櫻 林玉書 花開阿里自年年,萬朵嬌紅態欲仙。幾樹光搖春雪麗,漫山色鬥曉霞妍。 玉川仿佛來天外,吉野分明到眼前。領略擬攜樽酒去,醉餘長嘯沼平巔。 林玉書﹝1881─1965﹞,嘉義人。此詩為七言律詩,寫在阿里山賞櫻的樂趣。玉川、吉野都是櫻花的名字。 有人以為,阿里山有五奇:日出、神木、雲海、晚霞、森林鐵道。我以為,櫻花也可列為一奇。楊雅智曾撰《日治時期漢詩文中的阿里山書寫》﹝台中市: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中華民國100年1月﹞一書,資料非常豐富,也討論到阿里山的森林開發及旅遊休閒事業的發展。以下將摘錄部分楊雅智的文章。我的阿里山系列會寫三篇,當然不會像學術論文那樣嚴謹,只把我的閱讀所得與諸君分享。我選讀的是櫻花、雲海、神木,先寫櫻花。 陳文石〈阿里山〉:「栽遍櫻花移吉野,爛漫花晨景堪寫。春風三月來吟朋,題箋把盞酣花下。如醉山櫻傍山隈,緋雲絳雪積成堆。」吉野山是日本櫻花的大本營,從詩中可看出,當時的阿里山上已經遍栽移自日本內地的櫻花,在春暖花開的三月天,盛開得嬌豔欲滴,燦爛奪目的櫻花樹下,成了詩人們把酒吟詩的最佳場所。又如黃南勳的〈阿里山〉:「爛漫芳叢移吉野,八重櫻放間緋櫻。瑰花琪花兼異樹,仙人玄圃亦心傾。」亦可見當時移自吉野的八重櫻,與本土的山櫻花一齊爭妍吐艷,一片春光爛漫的景象。阿里山中由奇花異樹所構成的爛漫美景,天上仙人若見了也會為之傾心。﹝楊雅智:頁129﹞ 每年三、四月間,是阿里山櫻花盛開的時節,許多遊人不畏上阿里山的路途跋涉,只為一睹櫻花綻放爛漫迷人的丰采,如:沈擇仁〈阿里山觀櫻〉詩中云:「阿里山前櫻滿開,臨風爛漫錦霞堆。縱然險阻羊腸路,一到花時客競來。」從北門出發到阿里山幾乎要用去大半天的時間,加上山路陡峭曲折,火車在群山中盤旋攀爬,許多路段從窗外俯瞰,車下就是山谷深澗,難免有如臨深淵之感。但仍不減遊人前往阿里山賞櫻的興致。﹝楊雅智:頁129﹞ 櫻花的意象,楊雅智認為有三:其一,大和武士精神。日本人春申再生〈櫻花〉:「花開上國豔天真,錦繡緋紅不染塵。日本男兒傳熱血,枝枝染作大和春。」在詩人眼中,櫻花顏色的高雅絢麗、嬌媚中帶著剛強。且櫻花花期短暫,邊開邊落的特性,形成隨風飄零,轉瞬即逝的美,與日本武士敢於赴死,絕不苟且的精神相契合。黃純青〈櫻花〉:「桃花太輕薄,柳絮亦顛狂。我愛櫻花稱武士,共開共落共存亡。」櫻花無出眾的花瓣,也無特殊的香氣,單獨來看並不起眼,但若推遠距離來欣賞,整片潔白如雪的櫻花形成鋪天蓋地的壯美聲勢,令人極為震撼、動容,這也符合了日本人重視集體力量的風格。﹝楊雅智:頁131﹞ 其二,吳鳳捨生取義。楊春航〈阿里山〉:「山坳春暮放山櫻,一望渾如吉野英。燦爛千株紅似火,疑是吳公血染成。」到阿里山觀櫻時,燦爛火紅的山櫻花喚起詩人腦海中的吳鳳傳說印象,將吳鳳事蹟與櫻花相連結,也以櫻花的火紅似血,來比喻吳鳳殺身的犧牲與情操。﹝楊雅智:頁132﹞嵩麟淵明按:吳鳳神話是漢人所建構,日本人利用之,近20多年前,原住民自覺運動對此神話非常不滿,吳鳳故事已退出教科書,吳鳳鄉早已改名為阿里山鄉。 其三,人間仙境桃花源。張禎祥〈阿里紀遊〉:「滿樹櫻花尚未勻,偏教阿里十分春。縱隨八掌溪流水,恐有漁郎誤問津。」詩中想像飄落的櫻花,隨著八掌溪的流水蜿蜒而下,彷彿提供了進入桃花源的線索,讓人產生對上游櫻花盛開美景,及別有洞天的仙境想像。而黃太玄〈阿里山觀櫻〉有「恍對桃源洞,登臨憶避秦」之句;蔡哲人〈阿里山〉有「我來彷入桃源洞,爭把新詩到處題」之句。﹝楊雅智:頁132─133﹞ 櫻花不是平常植物,它象徵很多意義,除上述意象外,可再補充些資料如下: 日本人通過它看到了生命的變幻無常和青春與美的果斷乾脆。正當春意盎然,欣賞滿樹盛開的櫻花時,彷彿一股秋天的氣息偷偷湧上心頭,讓人為即將凋落的花朵而痛心惋惜,感到人生的短暫無常。也就是說對於櫻花,日本人即為它的絢爛唯美的盛開而感動,同時也沉浸在其無限的感傷之中。所以,可以說櫻花體現了「物哀」。﹝尹麗婷〈日本人的櫻花情結〉《科教導刊》2011年11月上,頁244﹞ 日本民歌〈櫻花〉:櫻花呀,櫻花呀!暮春時節天將曉,霞光照眼落英笑,萬里長空白雲起,美麗芬芳逐風飄。去看花,去看花!看花要趁早。 日本人認為,賞櫻的最佳時機不是櫻花盛開之際,而是櫻花開始凋謝的瞬間,只有那一瞬才能營造出那種殘缺之美,讓人感嘆,這才是櫻花美的極致和賞櫻的最高境界。﹝閆志章〈櫻花和日本國民性〉《吉林化工學院學報》頁104,27:6,2010年12月﹞ 春城日麗飛櫻花,繽紛爛漫香萬家。何堪匆匆凋謝去,空留落英飄西遐。﹝《古今和歌集》惟喬親王 作,朱萬清 譯﹞ 春雨無情不惜花,滿地殘英鎖烟霞。東風吹過紅顏減,歲月如梭推年華。﹝《古今和歌集》小野小町 作,朱萬清 譯﹞ 櫻花凋謝後,圓城寺裡又寧靜。﹝上島鬼貫1661─1738﹞ 伽藍正是落花時,落下門閂僧人去。﹝野澤凡兆?─1714﹞ 賞櫻不只是賞櫻,櫻花富含哲理。櫻花象徵集體主義、死亡美學、物哀思想。一名特攻隊員在出擊之前曾留下這樣一首詩:「我馬上要開始突擊/魂歸故國/如櫻花散落/悠久化作護國之鬼/別了/我們是光榮的山櫻/將回到母親膝下開放」。現代的日本,每年三、四月則是賞櫻的季節,有些退休的日本人跟著「櫻花前線」跑,電視、報紙媒體有「花粉情報」,舉國集體沉浸在賞櫻中。櫻花是日本人的信仰。日治時期的台灣詩人賞櫻,又作何想?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