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28 12:30:51瀏覽1403|回應3|推薦67 | |
須彌山北水晶宮,天開圖畫自璁瓏。不知何年飛海東,幻成三個玉芙蓉。莊嚴色相儼三公,皓白鬚眉冰雪容。夾輔日月拄穹窿,俯視眾山皆群工。帝天不許俗塵通,四時長遣白雲封。偶然一見杳難逢,唯有霜寒月在冬。靈光片刻耀虛空,萬象清明曠發蒙。須臾雲起碧紗籠,依舊虛無縹緲中。山下螞蟥如蟻叢,蝮蛇如鬥捷如風。婆娑大樹老飛蟲, 攅肌吮血斷人蹤。自古未有登其峰,於戲!雖欲從之將焉從? 詩題:玉山歌。作者:陳夢林﹝1670─1745﹞,福建漳浦人,諸生。康熙55年秋八月,曾來台修《諸羅縣志》。此詩為七言古詩,寫玉山的神祕及高不可測。 「須彌山北水晶宮,天開圖畫自璁瓏。不知何年飛海東,幻成三個玉芙蓉。」起始四句就大氣磅礡,氣韻生動,「飛」字極靈動。「莊嚴色相儼三公,皓白鬚眉冰雪容。夾輔日月拄穹窿,俯視眾山皆群工。」寫玉山莊嚴莊重,傲視群峰,眾山像是三公底下的臣僚。「帝天不許俗塵通,四時長遣白雲封。偶然一見杳難逢,唯有霜寒月在冬。」前二句擬人化,全四句寫玉山的神秘,但在霜寒月冬,可偶然一見。雖可偶然一見,但亦須臾而已,即「靈光片刻耀虛空,萬象清明曠發蒙。須臾雲起碧紗籠,依舊虛無縹緲中。」也。最後七句寫山下有螞蟥、蝮蛇、飛蟲阻擋,讓人們更無法登上此峰。 陳夢林另有〈望玉山記〉一文也寫到玉山的神聖性與神秘性。「自有諸羅以來,未聞有躡屩登之者。山之見,恆於冬日,數刻而止。」、「是不可以有意遇之」、「過午,則盡封不見。」、「不予人以易窺,可望而不可及也。」、「阻絕乎人力舟車,縹緲乎重溟千嶺。」寫玉山之美、之德,則說:「江上之青,無能方其色相;西山之白,莫得比其堅貞。」、「同豹隱之遠害,擇霧以居;類龍德之正中,非時不見。大賢君子,欲從之而末由;羽客緇流,徒企瞻而生羨。是寰海內外,獨茲山之玉立乎天表,類有道知幾之士,超異乎等倫。」把玉山人格化了,玉山有豹隱之遠害全身,又有龍德之正中知幾。玉山有種「陌生化」、「神秘化」及「神聖化」的意味。 本文的標題為畫家劉得浪先生之語,極富哲理。鍾文音說:「自古以來,大地不語,群山寂寞;人類上山,心理上其實總有背對喧嘩,帶有避世之嫌。」、「愛山的人,性格中一定有著山的元素,好比征服的、不服輸、安靜等種種個性。」、「畫家劉得浪是談百岳畫大山的代表性人物。九零年代初,劉得浪第一次攀爬了玉山,回家竟是止不住的感動。」、「劉得浪感受到大山上四季的變化,具體而微地表現在植物上;而在畫布上,四季的變化則表現在色彩上。濕氣的幽藍,初雪的冷白,來春的淺綠,秋意的枯黃。」﹝鍾文音《台灣美術山川行旅圖》,台北汐止,新新聞文化,1999年10月,頁28﹞ 鍾文音又說:「祇有登頂的人才能體會它的美,熱、暖、溫、寒四帶林相層次而上。玉山之顏是嘉義人敬仰的記憶。相傳鄭成功曾在玉山耗資萬金尋得拱璧;又相傳好天氣時,陽光灑向山巔,再反射至雲端時,會產生白綢緞子折影如橋般地橫跨於天際。」﹝同前引,頁36﹞現代人比生在十七、十八世紀的陳夢林幸運多了,陳夢林只能遠望玉山,現代人經由必備裝備及適當訓練,可一親玉山芳澤,不會再徒呼負負了。文人更容易把它寫入詩篇,畫家更容易為它造形寫神。 鍾文音又說:「台灣有五嶽,分別是南湖大山、大霸尖山、玉山、雪山、大武山。諸岳群山終年沐於雲海,有詩人喻為『若群鯨南遊』。雲海若群鯨,遊動如舞,是登山一路相伴的景色。高山也有五木:紅檜、扁柏、楠木、柳杉木、台灣杉木,合起來為「森林」。由於高山受高度、地質、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大抵皆有著豐富的多樣林相、植被景觀;且也吸引了各類野生動物在此棲息。」﹝同上引,頁25﹞ 關於玉山,還有很多故事,清朝人對它「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日本人稱其為「新高山」,「新高山」的說法,是武裝殖民帝國主義者的傲慢;現在的玉山,代表冰清玉潔的台灣精神。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