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6/03 17:30:20瀏覽3308|回應11|推薦93 | |
2007年9月,我到日本沖繩考察、旅遊4天,參訪了國立琉球大學、琉球國際大學、首里、孔子廟、東南植物園、國際通等地。沖繩人原本不是日本人,他們有自己的王國,他們是被日本併吞的,二次大戰結束以後,美軍在此駐軍,美軍偶有強姦、殺害琉球人的事。就地理言,琉球其實更靠近臺灣,有不少臺灣人因為各種因素移居琉球。琉球也有鼓吹琉球獨立運動的團體,但似乎未能成氣候。2009年5月,我到日本仙台一帶考察、旅遊4天,參訪了國立東北大學、奧之細道、盛岡、仙台博物館等地。奧之細道是日本東北重要景區,有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手植之樹。奧之細道也是日本偉大詩人松尾芭蕉行吟之地。國立東北大學的前身是仙台醫專,中國著名文學家魯迅曾在此留學,我們去校史館看了魯迅當年的入學通知單、成績單、自請退學申請書、藤野先生批改的魯迅筆記。魯迅當年上課的教室,至今仍然保存,校園及圖書館有魯迅及藤野先生的雕像及畫像。臺灣人對日本也有千般糾結。本文從《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及《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摘錄數首述之。 登春帆樓有感 陳此 沉霧淒風景寂寥,春帆樓外雨瀟瀟。都將今古無窮恨,分付關門上下潮。 陳此(1863─1904),澎湖人。馬關又名下關,位於日本本州島最南端,下關和九州之間隔著關門海峽。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和伊藤博文在下關的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議定臺灣澎湖永遠割讓給日本。此詩前兩句寫景,但景中有情,寂寥不只沉霧淒風,還有登臨此地的臺灣澎湖人陳此的落寞心境,只能把今古無窮恨,寄託在關門海峽上上下下的潮水中。 春帆樓,三首之一 魏清德 英雄氣盡酒三鍾,李相東來困折衝。誰記雍乾方盛日,首城迎使受王封。 第二句作者注:伊藤春畝有「高樓傾盡三杯酒,天下英雄在眼中。」詩。第四句作者注:琉球首里。雍正乾隆時期,琉球國王受清朝冊封,在首里城迎接清朝的使節,如今不肖子孫淪落至此,李鴻章艱難折衝條約內容,受盡屈辱,簽下喪權辱國的條約。「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重遊熱海 林獻堂 春氣漸和煦,草木綠初抽。傷足未全癒,熱海復重遊。旅舍在山腰,四望騁吟眸。梅花零落盡,紅杏出牆頭。薰風催更急,逐日放櫻稠。青松與翠柏,事事頗清幽。新鶯初學囀,拂曉鳴不休。一天三次浴,大汗浹背流。筋節稍柔軟,伸縮漸自由。倚策緩步行,薄暮下山丘。臨海看歸潮,擊石浪花浮。堤下垂釣者,香餌藏金鉤。遊魚飢覓食,豈復識奸謀?遂被口腹誤,須臾死道周。白鷗善知機,眾鳥莫能儔。因其無可欲,世亦不相仇。煙波沒浩蕩,萬里自悠悠。 此詩為五言古詩。1940年4月23日登《臺灣新民報》。昭和14年(1939)林獻堂因折足臥病,直到1940年春,足傷才漸漸痊癒,復健期間,兩度旅遊日本靜岡的熱海,一次是三月,再次是四月,此詩即為再度遊熱海而寫。此詩寫熱海風光明媚,溫泉有益足痛的療癒。最後以遊魚因覓食而死、白鷗以無欲而悠悠作結。林獻堂(1881─1956),名朝琛,字獻堂,號灌園,以字行。臺中霧峰人。為世家霧峰林家族長。臺灣日治時期,非暴力反日右派代表人物。無論在新民會、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等組織都扮演要角。林獻堂是櫟社重要詩人。歷史學家Johanua Menzel Meskill說林獻堂是「臺灣自治運動的領袖與文化的褓母」。有關林獻堂的資料、研究,汗牛充棟,本文無法細談,只想提出一些節點。林獻堂曾邀梁啟超來臺旅遊,在霧峰萊園賓主盡歡,梁啟超勉勵林獻堂叔侄「勿以文人終身」,建議他以非武力方式謀取臺灣人民的利益,這啟發林獻堂的臺灣議會請願運動。林獻堂是臺灣總督府的忌憚人物。林獻堂被國民政府列入「臺籍漢奸名單」。228事件促使林獻堂遠離故鄉臺灣,藉故治病,移居日本,至死都不回臺灣。這首寫於1940年的詩,似乎有先見之明,他不做覓食而死的遊魚,他要做遨遊萬里浩蕩煙波,悠悠自在的白鷗。遊魚白鷗之喻就是他的感懷。 漫步銀座有感(9月2日) 葉榮鐘 胭脂流水綺羅潮,十里溫柔十里嬌。識得幽蘭真面目,繁花遍地盡無聊。(其一) 一代風流冠帝都,釵光鬢影滿街衢。心中自有雲英在,粉黛如花視若無。(其二) 葉榮鐘(1900─1978)是林獻堂的秘書。這兩首七言絕句組詩,葉榮鐘為1929年留學日本時所寫。銀座是日本東京中央區的重要商業區,以高級購物商圈聞名於世,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商街之ㄧ。這兩首詩著重寫遊蕩銀座的美女。「心中自有雲英在,粉黛如花視若無。」其意與《詩經‧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相同。 自然(富士山)、歷史(京都)、現代(銀座)是日本的三大景點。下引詩四首,以饗讀者。 過富士山 顏雲年 危峰聳拔勢撐天,積雪千重草木妍。屏障東京徵富有,年年玉雨滿山巔。(其ㄧ) 蓋世名山孰與儔?靈鍾秀毓幾千秋。莫誇我輩身雖老,雄壯天峰亦白頭。(其二) 顏雲年(1876─1923),基隆廳瑞芳人。此詩登於1913年5月27日《臺灣日日新報》。「年年玉雨滿山巔」句頗妙。 京都遠眺 陳此 神京氣象壓諸州,萬古風雲護冕旒。鴨水江流飄玉帶,石山圓月躍金毬。千年禪地千年草,幾處名園幾處舟。東北西南無限樹,蒼蒼依舊拱龍樓。 京都旅次 洪以南 山頭黑谷對窗前,明月松間照客眠。百八晨鐘驚旅夢,聲聲衝破曉嵐煙。 臺灣遊客喜歡旅遊日本,中國遊客旅遊日本的人數也愈來愈多,拋開歷史仇恨,日本對歷史古蹟的維護重視,日本的乾淨環境,日本的服務品質,都值得學習。春帆樓曾經發生的事,臺灣人當然不能忘記,而熱海、富士山、京都都值得一遊再遊。到奧之細道踏尋松尾芭蕉的吟詠,也許能像洗溫泉般,讓文學愛好者脫胎換骨。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