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4 22:45:27瀏覽2696|回應7|推薦33 | |
我很難想像當年,我的父母搭著火車,懷著一個尋找新家的夢,從基隆往台北的方向,是如何決定在南港這一站下了車,胡亂走過一座橋,來到這個位在南港、汐止交界處的荒僻社區,極其果斷的拿出所有積蓄加上貸款買下這個只看一眼的房子。而我們就忽然告別暖暖山城裡的眷村,我從此成了台北人。對於基隆,我的記憶僅限於村子裡的生活,至多還有學校、附近的山谷、煤礦山,對稍為外圍的城市完全沒有印象。 來到汐止我仍然是一個鄉下小孩。我們的社區是淡黃色的兩層樓房,我想一見到這房子立刻堅持要買的必定是我的母親,她曾告訴我,小時候最大的夢想是住兩層樓洋房,她會在陽台上梳頭髮。她又沒有披肩的長髮,而這房子外表號稱「花園別墅」,其實蓋得很粗糙,我父親並不滿意。但當年這個社區看起來在附近的確有點像是森林裡的城堡。我從家走到學校的路上會經過一座竹林,一片芭樂園。假日和哥哥開始在新環境探險,我們還曾經抓到一隻小白鷺鷥回來養。六年級時,班上有個男生從雙連國小轉來,他跟我說,他第一次跟著爸媽坐車來看新房子,車子一路開一路開,他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流放邊疆!流放邊疆!」好像至此我才理解,這裡根本不是「台北」,是鄉下!儘管眷村裡的小朋友都聽說我要搬到「台北」去了! 不記得跟一個女同學是怎麼樣好起來的,我後來常到她家去。我想不起她家的正確地點,只記得是個木屋,還養了雞。她有點小兒痲痺,沒有母親,有時她必須把雞趕進柵欄裡,我幫她抓雞。真沒想到我居然敢抓雞。我想,她們家連同那附近整片的田地現在大概都變成房子了,我才會完全無從尋索。但那時從那個應該是違章的木屋回看我們竹林外的小社區,果然是森林裡的城堡了。 而我父親其實不滿意這個「城堡」是後來才慢慢表達出來的。他必須搭路程頗遠的交通車去基隆的海軍造船廠上班,每天回家都是一趟旅途,他說,車子總是一路堵,「經過八堵七堵、六堵五堵的,到了汐止,就靜止了,不動了!」我當時聽得詫異,那是我第一次隱隱感覺這個軍人父親是有文字天分的,他被時代錯放了地方,就像他會暈船卻做了海軍。 然後,他開始抱怨汐止多雨、潮濕,這是我們更難理解的,因為我們原來的村子在暖暖,地理課本裡說到過,暖暖原名「火燒寮」,為全國雨量最多的地方。我曾問老師這個「全國」指的是全中國嗎?老師沒有回答,我至今不知道答案,甚至後來看到資料,原來「火燒寮」在現在的石碇,只因清代時都屬於台北府基隆廳石碇堡,而石碇堡又以暖暖為行政中心,所以課本上把「火燒寮」當成暖暖了。重點是,我的童年,大部分時間都是望著屋簷的雨滴度過,汐止的雨會更多嗎?多過那個「全國」雨量最多的暖暖?父親說:「現在基隆已經不下雨了!」每天回家來他都告訴我們基隆出大太陽。我大哥說:「基隆的太陽總是照在爸爸的頭上。」 一個仍舊潮濕、抓得到白鷺鷥的鄉下地方,成為我習慣的居所,即使後來我曾南下到氣候乾爽的台中唸大學、甚至到陽光天堂洛杉磯讀研究所,當我結婚成家,仍然決定在汐止築巢。這是註定的,算命的說,我的八字缺水,是否有點潮濕甚至名字裡就帶水的地名反讓我身心安定我不確定,我當初只是不想離開爸爸太遠;而現在,每天早晨我站在落地窗前看看窗外的湖,遠處的山,如此舒坦。 我小學上學必經的那片竹林,那個芭樂園,還在,居然還在!竹林裡是個四合院房子,還在,雖然它旁邊早已不是白鷺鷥棲息的野地,它突兀地夾在高樓、新社區之中,它不可思議的還在。 這就是汐止吧!竹林四合院旁有高樓,轉過廢棄鐵道、荒煙蔓草,飛車轉向的是汐科園區。 遠古潮汐所止的這片土地,不明所以地對我的父母、對我這一代發生奇特的磁力。媽媽說他們坐火車決定上台北找房子,原意是要去松山,媽媽的好友早一步搬離眷村在松山買了公寓,但不知道為什麼爸媽忽然想在南港站下車,而一路步行看房子看到了汐止邊界,一見鍾情。我的丈夫原來工作地點在民生東路,那時我每天下班後到他公司對面的麥當勞點一杯廉價咖啡,寫小說、等待他下班。幾年後他整個公司遷至汐止,現在大家以為他遷就我而在汐止工作,完全是巧合。他的工作動向正見證了台北高科技產業的流動,那行業從市中心向東、向北遷徙,來到內湖、南港,以及汐止,一個科技潮汐所止之地。這片農田不多、工廠不多、商業亦不繁榮,幾年前甚至年年淹水,幾乎想不出有多少生產力的地區,卻在近幾年有了來自於高科技的龐大產值。 我的小孩就是真正「土生土長」的汐止人了。為迎接他出生,我曾選擇安靜寫作、陪伴他成長的生活,辭掉了工作,除了寫作就是散步。每天推著娃娃車下山逛傳統市場,那片小山坡像所有的山城景觀──山坡上晃盪著野貓,山下群聚著野狗,大概是狗把貓趕到山上去了?我記得在九份看到的生態也一模一樣。我常餵野貓,我們一路數著野貓的名字下山:喵吉拉、小灰、小花……等會見。沿大坑溪支流的這條大水溝旁是這一帶最熱鬧的傳統市場,但我們更喜歡駐足橋頭看橋下的野鳥。最常見的仍是白鷺鷥,小學剛搬來時這大水溝兩旁的田地在我的視野裡疊上了樓房,白鷺鷥得在水溝裡覓食了。入冬後會有候鳥,蒼鷺、不認得的大鳥,甚至海鷗不知怎麼偶然也會飛來過冬,牠以為這仍是潮汐所止之地嗎? 有次與家人逛日月光傢具館尋找燈具,車開進社區,小孩隨口說道:我來過!咦,你怎麼來過?他說幼稚園時,每天下課後娃娃車都會經過。小孩上幼稚園後我恢復工作,他就讓他爸爸帶著到公司附設的幼稚園,下課坐娃娃車回保母家吃晚餐、再等我下班回來帶他。眾多人如此協力撫養一個小孩。我卻是第一次知道原來他那時每天娃娃車坐到那麼遠的地方,也因此許多汐止、東湖一帶的社區名字他比我們還熟。他委屈地說,那時候每天都是他最後一個回家,因為娃娃車從新台五路會先繞到日月光、伯爵山莊、東湖一帶,最後才往南港方向到我們的社區把他放下來。我們更發現因為幼稚園的戶外教學,對於汐止的景點他如數家珍,他居然去過汐止仙公廟,爬過大尖山,走過白雲古道。 「媽咪,妳知道汐止本來叫做『水返腳』吧?」 老實說,我不知道。我只想當然耳知道汐止必是得名潮汐所止之地,潮水漲到這裡就返回了,原來以前叫做「水返腳」。在父親「拚經濟」的時代,一度車潮到此就止再也動不了,然後在我們仍夢想科技能夠救台灣衝破經濟瓶頸的時代,它是北台灣高科技潮汐所止之地。而對我這一個八字缺水的人,它是我的流奶與蜜之地。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