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退休金整體解決方案
2012/10/24 21:54:55瀏覽1618|回應1|推薦2

摘要

這是一整組頗具創意,不帶偏見,可解決各職業退休基金即將破產的的解決方案。
它的主要概念是先求取下一代不分職業、可永續經營的退休制度(基本上就是確定提撥制)。
再以該制度的精神換算出目前已採用舊制者較公平的退休金總額,可解決職業別不同而造成不公平的現象,且此一金額與下一代比較也是公平的。
基於信賴保護原則,舊制不應任意修改,所以即使算出較公平的退休金總額也有實行上的困難,這一點本解決方案有論述其解法。

最後則是解決新制保障不足的問題,想要繳少領多是人性,所以必須開源節流,儘可能拉平舊制及新制的差距,否則很難改革。

藉著「半退休」概念的引進,及整體國防架構的調整,在沒有特別增稅的情況下取得額外的資金。當然,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我們不玩數字遊戲,而是以一種很特別的方式抽稅。
拔鵝毛,但是你和鵝都不確定有沒有拔毛,可能嗎? 其實不難,如果鵝本來就快要換毛,身上癢得很,就可以雙贏取得鵝毛。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此方案雖然無法十全十美,但看看無妨。

 

退休金整體解決方案

退休金騙局的問題,其實不只台灣有,其他國家或多或少也有,但台灣的制度設計比較離譜,引爆點較早,已到了不解決不行的地步。
整體上來說,人類有「信用鍊斷裂崩潰」的全面性問題,整體經濟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中。此問題不好解,且人類文明發展的時機點很不好,核武及現代文明的脆弱性,導致處理不好會形成文明崩潰的可怕後果。對此,我本來就有計劃寫一本書(暫名「回歸本質」)來討論此問題,但因為剛好碰到退休金騙局的話題爆開,所以決定只針對台灣的情況提出討論,沒辦法提供完整的論述。

要徹底解決退休金大騙局的問題,第一件要務就是調整思維,抽離自己的角色,這樣才會公正客觀,不要淪為階級鬥爭。也就是說,要從外星人看地球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大方向上先是遵循老子道德經「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原則。也就是說,暫時先不考慮弱勢照顧及時空背景,而由財務面、科學面分析永續經營的正確模式,找出公平制度,這樣的制度一視同仁且可永續經營,但不可能符合大多數人的期待。之後再用細部補強的方式,將此制度完善,得到最終解決方案。

不要希望政府承擔一切責任,那樣只會造成龐大的未來債務,讓信用鍊緊繃甚而提早崩潰,如同飲鴆止渴。我們需要的是永續性的模式,但要用智慧來平順過渡至新的模式,之後我會提出三項建議來協助解決制度轉變的困難。

永續經營的模式其實已經有答案了,就是「確定提撥制」,將退休基金視為強制儲蓄,提撥的錢保證還給你,如果經營績效佳則可以拿更多。有點像買一般的投資基金,反正你只會按持份比例取回退休金,基金理論上是不會破產的(因為沒有保證給付額)。先強調一點,一般基金不負盈虧責任,但政府退休基金應該保證定存利率的績效;一般基金的投資全是你個人繳的,政府退休基金提撥的錢則按現行勞退基金的精神由個人、雇主、政府各自負擔20%、70%、10%,而雇主為政府的軍公教(不含私校)則由政府提撥80%,特定行業如農業則另行討論。

也就是說,我們的下一代將適用「確定提撥制」的新制,這個制度很簡單也很公平,不會因職業別而有所差異,最重要是它不會倒,但保障絕對比舊制差,弱勢族群也需要有配套措施協助。而目前採用舊制的這一代,我認為原則上也要比照辦理,但要有過渡期。而因為舊制依職業別及進入職場年代不同,有很多不公平之處,可以藉著一些精算來算出一個較公平、新的退休金總額,然後再朝此方向修正。

「確定提撥制」是未來必然的方向,但過渡到此一制度的主要問題是「信賴保護原則」以及「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就算從今天開始改變制度,之前按照舊制度提撥的錢該怎麼算?如果全由政府負擔,財務缺口總額將接近十兆,等於還是要向下一代搶錢,未來的經濟仍然要受「信用鍊斷裂」的陰影籠罩,且完全沒有處理之前不同職業階層退休金不合理的問題。
當然,改革是一條艱難的路,能順利過渡至「確定提撥制」已是一大勝利,但本解決方案的目標更大,希望儘可能降低財務缺口。

對此,一個對應解決方案就是「退休金特別稅」。它的概念很簡單,就是政府的承諾雖然不方便改,但政府從沒保證未來不加稅。如果某些人領了超過公平正義的退休金,政府可用「退休金特別稅」把它課回來,則完全可以繞過「信賴保護原則」以及「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不要認為我奸詐,而是財政窟窿實在太大,如果不幸人民推翻政府,建立新政權,「信賴保護原則」以及「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都是個屁!權衡輕重,「退休金特別稅」的成本絕對比「建立新政權」的成本低,我是從外星人的角度懇切建議大家採取此一制度。

如要課「退休金特別稅」,則要先定義「公平正義」的退休金應該為何。這個問題很複雜,一定會牽涉到階級鬥爭以及複雜的歷史時空背景,所以計算方式也會比較複雜,但精神及原則並不複雜,就是比照新制度「確定提撥制」,讓下一代與我們的立足點相同,邏輯是:「如果下一代可以,憑什麼我們不可以!

「公平制」退休金比照「確定提撥制」,是你與雇主及政府繳錢至一個基金中,最終依你繳的總額計算你可領回的錢。如採取年金制,則以開始領取年齡(假設為六十五歲)至平均壽命(約七十九歲)計算,加計一定程度的基金投資績效,就可以換算出應領取的年金,這部份完全與下一代的計算方式相同,所以稱為「公平制」。

但因為過去沒有「確定提撥制」的概念,而是採取「確定給付制」的概念,因此要採取過去舊制投保薪資及保費的概念來換算提撥金額,且要一併改善不同職業不甚公平之處,所以會依年度/職業別產生出三個換算率,分別是「購買力換算率」(此換算率不分職業)、「所繳保費退休金比率」(此換算率為客觀數字,依投保種類不同而不同)、及「不同職業時空背景調整率」(此換算率需政治解決),這樣就可以儘量兼顧到各種情況的公平正義。

職業分為:軍、公、教、農、勞等五個,分別對應到相對的保險制度,以人數最廣大的勞工為準,也就是個人提撥20%,雇主提撥70%,政府提撥10%。但因軍公教雇主為政府,所以一律政府提撥80%,農民可考慮也視雇主為政府。

因為購買力的差異,不同年份提撥的費用要考慮購買力指數,這部份可以製作一個表,列出五十年前到現在的購買力換算率,例如民國56年也許是8.2倍、民國57年也許是8.05倍。「購買力換算率」是客觀數據,各職業一律適用,也可用兩年期定存利率複利計算。

在勞保初開辦時,繳的保費還有看病的功能,而勞保除了退休金之外,還有生育、喪葬、失業、……等給付,這部份應予扣除。這部份技術上也不難,一樣是依年份算出一個換算率,例如健保開辦前的換算率較低(要扣掉看病那一部份的保費),健保開辦後的換算率較高。其他職業也依此精神建立各自的換算表,這也是客觀數據,但不同職業的換算率不同。

而在不同時空環境下,不同職業的待遇及福利都不同,現在退休金不公不義處就在於後面薪資已拉高的人可能繼續享受針對幾十年前很低待遇人的福利。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倍率表,依據行業別及時空背景作倍率調整,例如三十年前的軍公教倍率會高,近十五年的倍率就會低,甚至於低於1.0。
特別解釋一下為什麼可能低於1.0,主要是因為提撥保費時有「本俸兩倍」提撥的事實,但政府是否也應以本俸兩倍來提撥相對的80%呢?我認為這裡有商榷的必要,比照勞保應以投保金額為準提撥,否則勞工有錢每年提撥個三百萬,那政府及雇主是否也應負責相對應的10%及70%?此外,勞保有投保上限,進而限制了政府提撥上限,此一部份也應比照辦理,但上限應可適度放寬。

總之,個人提撥出來的錢是受到保障的,絕對不能打折扣,存多少就要加計利息還多少;但政府提撥的錢則要遵循投保薪資及投保上限的精神,這樣才是一視同仁,一律以人數最多的勞保為準。

第三個換算率為職業時空背景公平換算率,勞工朋友無此換算率(換算率=1),軍公教朋友則會依職業及年度不同而不同。此倍率比較沒有客觀標準,應該是政治解決。雖然公道自在人心,但此事絕不可交給政治人物處理,建議可以依繳稅額找到全國前五百大的民營企業主,由他們繳稅比例派出一至數人的代表,對此倍率作拍板定案。
企業主是領不到政府退休金的(其勞保費100%自付),所以他們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而繳了這麼多稅代表企業對政府的貢獻不小,絕對有資格決定此一換算率。
當然,採取現有制度,以退休時最高薪俸計算,退休後繼續隨著軍公教加薪的方式計算也不是不可以。但政治人物很會作人情,退伍前一天升將軍、教書教很多年突然提升至政務官退休的事很常見,複雜一點的算法應該還是比較公平。

最後,如以勞保開辦日期為準,勞工朋友的退休金當然都可以用投保金額算出來。但其他職業保險開辦時間不同,則應以同樣精神比照辦理。軍公教的朋友比較幸運,勞工朋友多年前的雇主可能都不在了,而政府卻依然存在,因此80%的提撥精神是跑不掉的,但不能任意用本俸兩倍計算,而是由企業主委員會決定。

至於無業(可能是地下經濟從業者)或家庭主婦,沒繳錢理論上沒有退休金,雖然從國民保險的精神,政府仍應提撥最低基本工資乘勞保費率10%的退休提撥。但這與我們討論的現有退休金舊制過渡至新制的問題比較無關,建議納入現行老人年金的概念下處理。

總結一下,「公平制」退休金的計算方式不一定要採取我的建議,我只是提出計算的範例以及原則罷了,重點在於其精神完全與下一代的退休制度相同,領到的錢都是提撥出來的,所以不會繳少領多,沒有要佔下一代的便宜的意思。只是說因過去時空背景不同,考慮通貨膨脹及職業別,過去政府未提撥之處要由政府負起最後責任,所以政府仍要編預算處理缺口部份。精算結果應該是所有人都領不到現有制度下的錢,但也只有這樣才不會造成近十兆的財務缺口,才不會搶下一代的錢。

「公平制」的退休金再搭配「退休金特別稅」,雖然可以解決財務問題,但受傷害的是已經在領退休金或是即將領退休金的人,畢竟某種程度破壞了信賴保護,只是法律上避開信賴保護而已。嚴格說來,他們只是適用與下一代同一個退休金領取標準,本質上沒有受傷害,但突然的改變相信很難被接受。因此,政治上有必要採取漸進式變化,即「退休金特別稅」將採取逐年增加的方式處理,且可能要針對「公平制」算出金額過低的人有補救措施,讓他們能活得下去。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軍人服役二十五年,公平制提撥總額換算為360萬,但四十三歲退伍,以平均壽命79歲計算要領36年的終身俸,等於一年只能領十萬(加計利息或基金操作績效,不可能超過15萬)。這部份很明顯是應該改成與勞工平等,一律等到六十五歲才發終身俸,但信賴保護原則讓我們很難立刻強制改變領取年齡,也很難直接課高額「退休金特別稅」,所以這需要很好的處理技巧。
雖然也可以不使用「退休金特別稅」,但這樣無法解決廣大人民對軍公教階級仇視的心理,我認為這一塊是非做不可,但可以縮小打擊面,只針對現制及「公平制」差異過大的那些人(俗稱肥貓)實施,且有最低生活保障。之後我會建議三個措施來彌補財務缺口,讓整體衝擊降到最低。

在討論我的三個計劃之前,先討論一下兩個比較特殊的職業 - 軍人與農民。
我服過兵役,很清楚軍人這種職業的辛苦,因此即使給很多錢都可能招募不到軍人。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軍人的待遇相差極大,且很難運用市場機制來調節供需。一般國家都會在戰時採取徵兵制,戰時募兵制是不可行的。
換言之,如果需要軍人,要嘛就是強制徵兵來壓榨他們,否則只能養少量的精兵,軍人的退撫與其他職業需有所區隔,至少傷殘應由國家負擔。這部份,相信由企業主構成的委員會可以用較公正的態度得到較好的答案。
農民則是因為國家有其戰略性的農業政策需要農民配合,農民不繳稅而獲得一些政府照顧是合理的,但不應由政治人物喊價決定,而應由較公正的團體決定,這部份仍然可交由企業主委員會決定。

我的三個增加財源/提升公平正義的措施如下:

  • 退而不休 -- 讓退休者的生命再發光
  • 全面民兵制,裁撤大部份的地面作戰部隊
  • 替代役增加退休金特別稅,且考慮男女平等

 

退而不休 -- 讓退休者的生命再發光

如果只是縮減退休者福利,會讓退休者生活難以為繼,根本無法生活下去。這種情形政府沒辦法坐視不管,只能再予補助,但這樣財政受得了嗎?

其實許多退休者身體仍然健康,不是沒有工作能力,有些人退休後可以憑自己力量找到其他工作,確定提撥制的退休金不會有領雙薪的問題,因為這筆錢本來就是他們的,只是早領晚領的區別而已。
但多數退休者已經不想或不能再進入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打拼,提撥的退休金又不夠生活,他們又應該如何呢?
答案很簡單,由政府創造相對輕鬆的「社區型」工作,讓他們依喜好選擇,可賺取較微薄但不無小補的收入,以下是我的一些範例:

  • 最常見的職業 -- 大廈、社區管理員
  • 社區物流員 - 我發明的新職業,概念是各家物流業者把貨丟到社區物流集散點(hub),讓社區物流員有空時再讓收件人簽收領取。因為住得近且可能人頭熟,社區物流員可與貨車物流員分工合作,大幅降低貨車司機被迫亂停車的可能,且提升物流效率。
  • 社區老人、幼兒照護 - 讓年輕老人照顧年邁老人或嬰、幼兒,這部份的人力需求缺口十分大。同社區住得近,三個年輕老人輪班可能可以照顧三家(集中照護),抵三個外勞!
  • 社區檢舉達人 - 讓他們成為警察的先鋒,法規才不會立法嚴而執法鬆。檢舉可分紅,不無小補
  • 半志工 - 學校及一些機關目前有許多志工,其實可採取政府補貼方式讓退休新制受害者領取報酬
  • 里長、鄰長 - 年輕人最好儘量把工作讓給比較弱勢的退休者吧,至少可以分一些有酬勞的工作讓他們幫忙
  • 程式設計師 - 我退休後還會寫些小程式賺點小錢啦,希望有公司可以把比較輕鬆的東西丟給我作,我的系統分析能力也不錯,相信還有點價值。
    我不會搶年輕人飯碗,但可以補足臨時人力缺口

我最後的範例「程式設計師」並非只是惡趣味的玩笑話,而是很嚴肅地請大家思考如何將一個工作職位切割成多個。我的專長是資訊科技,我認為數位化社會透過網路,再加上適當的資訊系統,遠距工作、團隊合作、工作切割都是可行的,這可以大幅降低失業率(工作切割後職缺就變多了)及提升整體生產力。
我有一些現成的規劃,但限於篇幅只有先到此為止了,我會專門寫書討論(但實在太忙,現在沒時間寫,寫了也沒用,先專注在退休金的議題吧)

就我以上的範例來看,估計可以創造數萬個退休型工作機會。也就是說,傳統的「工作」→「退休」將轉變為「工作」→「半退休」→「全退休」
我從十幾年前就與朋友提過我的人生計劃,其中就有「半退休」的概念,希望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最後再針對年輕退休人員、少子化及人口老化、老人照護的議題規劃出合併的解決方案,就是「返老還童」計劃。
假設家中有輕微失智的老人,出門可能會回不了家,則可能會想請個人幫忙盯一下。如果是請外勞,只為了這樣的事請一個人住在家中明顯很浪費,更排擠國內就業機會。比較合適的是送日託性質的老人中心,類似上下學的方式接送,每天到老人中心參加活動,該老人的主要的照顧者也可以在日間喘口氣。
因應少子化,國小、國中將招不滿生。而退休制度一旦調整,許多老教師可能不願意提早退休,進而阻塞了新進老師之路。把這些事聯想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有一個思維 - 為什麼國民學校只能有小孩上學,難道老人就不能去嗎?
所謂的「返老還童」計劃,就是讓教育單位提供場地,專業的社工帶領年輕退休人員、沒學生可教的老師、替代役人員,合力照顧具有行動能力的老人,豐富他們的生活。

教育單位也許會說那是社會福利,與教育無關,但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它認定為老人的教育?也許可能讓老人們學會透過網路視訊通話、玩平板電腦遊戲、收發e-mail,憑什麼說這不算是教育?
用「返老還童」而不用「活到老學到老」或是「常青學苑」這樣的標題,一方面是「返老還童」較具廣告吸引力,另一點則是失智老人其實很像小孩,學習不是最大的目標,照護才是主要目標。「返老還童」同時涵蓋「常青學苑」及「老人照護」,性質不同但方法類似,所以才要創造這樣的新名詞。
老人不是廢人,他們也需要教育及少許的照顧,主要是這樣可以解決年輕退休人員及老師過多的問題。與其一家一看護,不如集中教育/照護制,既有效率也不用依賴外勞,請大家慎重考慮此計劃的可行性。

全面民兵制

之前提過,軍人是很特殊的職業,其他職業是賣力而這個職業可能要賣命,所以不能只從錢的角度看問題,而要兼顧榮譽及志向,否則找來的軍人也只是貪財之徒罷了。
然而,即使給軍人榮譽,也不能不面對一個事實 -- 國家養不起太多職業軍人!對此,我們有必要全面評估我們的國防策略,以下是我的看法:
大國與小國的國防策略不同,小國以防禦為主,大國則有可能運用武力取得利益,可能需要遠程投射武力,如航母、兩棲作戰部隊、空降部隊等。

國防是很花錢及浪費資源的事,以中華民國台灣來說,海、空軍是必要的,我便不多討論了。而陸軍我認為可以只留特種部隊、防空及飛彈部隊、以及機械化部隊,以下是我的整體提案:

  • 全面民兵化
  • 設立許多民間的民兵訓練營、靶場、聯誼中心,增加就業機會
  • 原先陸軍軍官、士官轉任民兵指導員,仍有多出的人員可轉任上述的新行業
  • 部份國防預算應持續投入在高科技武器的自主研發,以可軍民共用的科技優先

提到民兵,就不得不先提一下美國憲法保障的「人民有擁有槍枝的權力」。
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是美國權利法案的一部份,於1791年12月15日被批准︰
「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
「一支訓練有素的民兵,對一個自由州的安全實為必要,民眾擁有並且佩帶槍枝的權利不容侵犯。」

沒錯,美國飽受槍枝氾濫之苦,常常見到掃射事件發生,讓社會治安很難維持。然而,即使有這麼大的禍害,美國仍不管制槍枝,這點就值得我們深思了,沒道理美國人是笨蛋而我們就比較聰明啊?
槍械,是個兩面刃,開放或不開放都有其優缺點,主要與現實環境有關。
以美國而言,立國之初就有「人民有推翻暴政權力」的精神,沒有了槍,手無寸鐵的民眾拿什麼推翻暴政?美國西部開拓時期,一方面與印地安人爭地,本質上就是戰爭;二方面國家機器根本無法在偏遠小鎮運作,一切都要靠自己,沒有槍根本就寸步難行。
時至今日,美國已經習慣擁槍的自由,我認為這是正當且正確的。只是說我認為殺傷力太強的武器應該管制,保留擁有「手槍」等級的武器應該是合理的折衷方案。

美國人擁槍,所以政府不敢過度欺壓百姓,不然百姓就會與政府同歸於盡。
台灣現階段好人都沒有槍,只有黑道和軍警有槍,保持現狀就好了。但如果解放軍或其他國家軍隊快要攻上岸了,我們可以緊急把槍彈發下去到所有國民手上,試問敵人的軍隊要派多少人才能有效統治台灣?
槍在人民手上,就不怕暴政,所以國軍只要能幫我們爭取到一至兩天的時間就夠了,還可以大幅降低軍人傷亡,我認為這是正確的策略。

既然採取民兵的戰爭思維,人民就有必要接受基本的射擊訓練,所以會創造一些新的職業如民兵訓練營、靶場、聯誼中心,原陸軍人員的義務役軍人轉服社會役,志願役軍人可逐步裁減或協助轉業至上述的軍事相關產業。
因為戰鬥兵科的縮減,軍人退休年齡也可以大幅提升,不需直接作戰的參謀、高科技兵種可能可以把退伍年齡拉到六十歲,這樣國家的退休負擔就輕了很多。

民兵制的提案與募兵制的目標沒有衝突,概念上與後備軍人有相通之處,我只是大膽說出「大幅裁撤陸軍」這個國防部想做但不敢做的事罷了,希望這次能與退休制度改革議題一併討論。

轉化服兵役的義務為服替代役,並抽稅

2015年本來就要實施募兵制,所以服兵役的人本來就會要服替代役。然而,政府似乎不太敢運用這麼龐大的人力資源,反而認為它是一個負擔,還要花大錢想辦法安置這群人。

我必須說,這是一個解決政府財務危機的天大好機會,務必要好好掌握。
先就兵役制度來說,我認為這是遠比納稅還要殘酷的剝奪,但未嘗不是一種歷練。我這一輩的男性,大部份都有服兵役的經驗,我們對這段經驗是愛恨交錯,但它無可諱言地加強了社會上男性的忍耐力、團體適應力、服從力、體力,我們的整體國力也因此有所增長。

也就是說,我認為把服役當作「成年禮」的概念是合乎國家整體利益的,與民兵制的配套也需要國民接受短期的戰鬥訓練。這個社會如果不缺人,怎麼會需要引進這麼多的外勞?如果外勞能做的事,我們的年輕一代為什麼不能做?我想,除了怕吃苦外,主要還是拉不下臉做外勞的事。而一旦國家強制服役,除了危險性較高的工作外,我們的下一代絕對有能力接受這樣短期的磨練。

當然,實施上可以有很多技巧,我先列舉一個範例:
老李今天帶女兒到他公司上班,她才剛從國民兵訓練中心結訓,吃了一點苦但看起來也多了一點陽剛美。
女兒與公司簽了一年十個月的約,每月的薪水只有五千元,但還有一萬三千元會進入老爸的退休金帳戶中,所以還是等於每月領一萬八千元。

以上範例,可以看出來所謂的「替代役」常常等於根本沒服役,只是接受一個月的基本軍事訓練而已。政府等同是向年輕人抽稅,但他們可以指定受益對象,基本上是他們的父母或長輩。因為他們的父母或長輩有退休金缺口(舊制減新制),所以他們完全不會損失,但這樣等於是政府保障了舊制的給付,又沒有額外舉債,這是不是很神奇?

當然,不是每個年輕人都找得到工作,但這不會是大問題,只是待遇及付出不對等而已。如果抱持外勞能做我就能做,相信是不會失業的。
政府也會創造工作,例如老人看護、社會服務,以及前面提到讓退休者再發光的工作,有年輕人的加入會讓一些較需體力的事能更順暢。

以我當年(民國76-78年)在馬祖服役的經驗,我認為兵役相當於一種「成年禮」,就像原始部落要求剛成年的青年去獵取較危險的獵物,並將獵回的獵物供全族分享一般,是人類長久以來的一種生活模式。找得到好工作的青年可以直接工作,將政府要抽的退休金稅提撥到他們指定的帳戶中,當然也可以不指定由政府處理;找不到好工作的青年,總是有苦工作可以安排;家中有錢不想吃苦的孩子們,也可以花錢了事,但不能指定帳戶。

成年禮不是要剝奪或欺負年輕人,而是有奉獻及成長考驗的意涵。與其舉債用慢刀殺下一代,不如採用這種直接的方式來磨練下一代。這一部份我有一連串有關於「心靈財富」或稱「精神財富」的論述,但限於篇幅就不多寫了,相信我的建議是禁得起歷史的考驗的!

 

最後總結

我的三個改善措施是配套的,基本上除了女性服替代役較具爭議外(我也只是提出來供大家參考罷了,我沒有兒子只有女兒,女性不服役對我來說更有利),其他部份與104年實施的募兵制剛好配套在一起。

大家都認為政府是萬能的,但繳的稅遠不及民眾對政府的期待,因此政府最終必將債臺高築進而破產,這是全球性的現象,但各國的情況有所不同。
以中國大陸來說,其優勢在於土地國有,只要能將土地釋放出來則可以解決很大的財務缺口。
而美國,則得天獨厚擁有印鈔票的特權,雖然不可能永無止境地印鈔票,但每印一元的美鈔,可能有一半要由其他持有美元及美債的國家共同承擔其貶值。且美國人口密度還不算高,有很大的本錢吸收外來移民或鼓勵生育。
台灣呢?印鈔票的空間很小,且人口密度已頗高,舉債鼓勵生育並不妥當,打造下一代更適合生存的環境才是重點。我們沒有太多本錢解決問題,所以需要有更具創意的思維來解決問題,以及這一代人的犧牲奉獻。

改革之路十分漫長而艱難,我人微言輕,也只能提出建議供各團體及民眾參考。
本建議的優點是可以完全不動舊制,只要以新的特別稅解決不公平的現象。而裁軍的解決方案可與募兵制配套,我們本來就有替代役的制度,替代役抽稅可直接併入「退休金特別稅」的法令即可,所以還算不上是翻天覆地的改革,成功希望應該不小。謝謝大家花時間看我的建議,強烈呼籲我們這一代犧牲一點,才能給下一代更好的未來!

 

本文歡迎轉寄以引起廣泛理性討論,但請務必保留原作者姓名

作者 李沅海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anlee&aid=6979222

 回應文章

bug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Good
2012/11/09 12:39

想法不錯, 但是文章有點長

建議濃縮一下, 才方便幫你轉貼出去

(我的想法也是必須用確定提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