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伴你成長》續 — 偉大
2015/06/02 17:50:23瀏覽132|回應0|推薦6

由陳文卿老師所著的《伴你成長》,是《我們教了孩子什麼?》的姊妹作。
陳老師在序中提到:

有個小孩讚美媽媽的小花園好漂亮。
媽媽說:「它們的美,是我天天向花兒『潑冷水』的關係。」
孩子一臉疑惑!
媽媽解釋道:「你想想如果媽媽每天都澆熱水,花會怎樣?」
孩子不假思索:「會死掉!」
媽媽:「假使有一天你像花兒要被潑了一身『冷水』,你可願意?」
孩子:「嗯……。」
「伴你成長」單元,刊載於明倫,已有三年多的時間,每次提筆為文,總有潑人「冷水」的感覺,因為它所要傳達的意念,多麼不同於流行的價值取向,它教孝興悌,行仁由義,要蔬食惜字,不斷反觀自己,卻從不叫人爭名得利。字字句句寫來,似乎像一盆盆冰冷的水,潑灑在稚嫩的心田上,孩子若能歡喜接受,將是筆者莫大的鼓勵。

《伴你成長》續的其中這篇「偉大」,就值得為人父母師長者多多思考。

偉大

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
卻可以無限增加他的寬度。

孩子們:

在你心目中,有哪些人是「偉大」的典範?他們最讓人津津樂道,讚歎不已的事蹟在哪裡?我們是不是也能像這些人一樣「偉大」呢?

假如我們給偉大下一個定義,那就是:「一個人心中容納的人越多,他就越偉大。」以這個尺度來看,其實人人都能偉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想想自己每天從早忙到晚,做了許多事,說了不少話,起了無數的念頭,仔細清點一下,有多少是為別人著想,將他人放在心裡頭的?如果我們整天只知道盤算自己的利益,只關心自己吃得飽不飽?睡得好不好?想盡辦法只求個人輕鬆快意,卻對周遭的人、事、物不聞不問,那麼我們一點也不偉大,只能叫自私罷了。

沒有一個人能靠自己的力量獨自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因為「得之於人者太多」受人的恩惠也無法估算,所以當我們有餘力時,就應該積極回饋身旁的人,起碼在心態上,一直要存著這樣的心情:由近及遠,由親而疏。當所關照的人愈多,偉大的特質也就愈來愈濃厚了。

晉朝知名的學者范宣,在八歲那一年,有一天到田地裡挖菜,一不小心割傷了手指,站在園中便握指大哭起來,家人跑過來問他:「是為了疼嗎?」他說:「我哭不是因為疼,而是想到身體受傷,父母就會擔憂難過,這就是不孝啊!」范宣偶傷手指,就自承不孝,隨時將父母的感受掛在心頭,由小看大,其他會令父母擔心受怕的事,是絕對不會做的,能處處為雙親著想,所言所行都有分寸,這就是偉大的第一層。

清朝學者王拯,年幼時母親早逝,家境貧苦,全由姊姊一手撫育長大。王拯的姊姊督促他非常認真,每天晚上陪著王拯一塊讀書,她自己則在旁邊拿著針線做活,每逢夏天,因為天氣熱,便改在清晨讀書,每天一大早,姊姊便把他帶到河邊,在樹下安放兩塊大石頭,一塊給王拯坐著念書,一塊用來洗衣服,一直到太陽出來了,才叫王拯去上學。有時王拯難免因為貪玩不想讀書,他姊姊便會流著淚勸誡他,提醒他不要辜負了亡母的期望,就在姊姊細心嚴格的管教之下,日夜不斷的苦讀,才成就了王拯的美名,這分姊弟的溫情,又將偉大擴大了一層。

漢朝的管寧,住家附近的村民,常常為了汲水的問題而發生糾紛,甚至鬥毆成仇,管寧十分憂心,於是買了許多容器,放在井旁,每天一早,他便提前將水裝好,等待村人來領取,剛開始大家都不知道是誰做的而感到怪異,久了才明白是管寧的用心,慚愧得爭相認錯,從此鄉人互助合作,大大改善了鄰里的生活,這種將社區親友納入關懷的心胸,又將偉大向外拓展了一層。

雪公太老師來到臺灣數十年,深愛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思索著如何幫助每一地區的眾生,讓他們解憂去煩,離苦得樂,就算沒時間,沒機會,也要念念佛,撿撿紙屑,讓當地更乾淨,更莊嚴,這種襟懷,是不是為偉大做了最佳的註解?

再看至聖先師 ── 孔子,他的一生都在為推行仁政而努力不懈,周遊列國,辛苦奔走,就是希望建設一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理想國度,讓老百姓能享有富足安康的日子,這樣的仁心,正是他的偉大之處。而時時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國父孫中山先生,自醫學院畢業後,放棄高薪優渥的生活,一頭栽進革命事業,既辛勞又危險。有人很替他擔心,便勸告國父說:「你革命是為了救人,當醫生也可以救人呀!你既是學醫的,為什麼不專心做個醫生,多醫治幾個病人就好?」國父笑著回答說:「當醫生最多只能救幾百、幾千個人,革命卻可以救全中國幾萬萬個百姓,我自然要選擇革命為事業了。」多麼恢弘的器度與抱負啊!他們都是偉大的最好證明。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擁有多少,而是付出了什麼,成天只知道關心自己的生活,卻漠視他人幸福的作法,是會讓人瞧不起的。

孩子們:想想看,雖然滿天星斗,任何一顆星星,卻都是無可取代的美。古今中外多少偉大的人,正在無邊浩瀚的星空下,閃耀著動人的光輝,讓我們一起加入吧!從今天起,讓心中的空間日漸增加,好容納更多的人住進來呀!


(明倫月刊310期)
 

【延伸閱讀】 《我們教了孩子什麼》 系列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yoman&aid=2390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