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吳念真《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二)
2015/04/05 03:44:43瀏覽1328|回應2|推薦85

讀完了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2010年),年紀大了特別喜歡讀這類195019601970年代關於台灣社會的回憶錄,由於個人成長的環境與作者們不見得相同,讀每本書時的感觸自然不同,但是感動之情卻是一樣的

吳念真這本書有幾篇是關於他父母親的故事,大部分有關於他自己或同輩們成長的經歷,前者讓我想起他導演的電影《多桑》(1994年),大家都知道那是對他父親的懷念.後者則讓我想起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戀戀風塵》(1986電影故事改編自吳念真的初戀經驗.由這兩部電影使我想起多年前在美國電視上看到的一件和這它們有關的雅事,再加上一點聯想,也算是讀後感,讀者如認為離題了還請包涵.

話說19862000年間,美國電視上有兩位非常受歡迎的影評人,一個是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另一個是金西斯克(Gene Siskel),他們主持的電視節目名叫At the Movies,這兩個人先後往生,節目曾換人繼續播出但是收視率大不如前,如今已成歷史名詞.羅傑伊伯特和金西斯克受歡迎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們以影迷的立場來評論電影,他們曾說過他們的影評就像是兩個大學生看完電影後回到宿舍激烈的辯論電影優劣,我猜想他們的意思是影評人不應該以藝術評論家的身分自居,來對影迷解說」電影,但是孟子說過:「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所以說教的影評人倒是佔多數.最令人受不了的是有些影評人有事沒事的耍弄一點法文(不是montage,這個字是正常電影名詞,不算賣弄)來表示他們有學問.

言歸正傳,有一次At the Movies》播出特別單元,羅傑伊伯特邀請名導演馬丁斯克塞斯(Martin Scorsese)來談談電影(不記得有金西斯克在場,可能已經往生),馬丁斯克塞斯突然提起《多桑》(A Borrowed Life)這個電影,他告訴羅傑伊伯特《多桑》的故事是一個家庭裡父親的故事,另一個電影《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則是同一個家庭裡兒子的故事,他說到這裡就像小孩子擁有旁人不知道的秘密,臉上現出掩不住的得意之情.我一向認為馬丁斯克塞斯是電影史上數一數二的導演,他那天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的表情說明他對電影藝術的真愛,正是他能拍出一部部的好電影的原因.這兩部台灣電影能得到他的青睞應該是很榮耀的事.

我是At the Movies》的忠實觀眾當年幾乎每星期日晚上六點鐘準時收看,印象中節目裡談到台灣的電影電影只有兩次,另一次是一個正常影評單元,評論的是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Brighter Summer Day1991年),兩個人同時豎起大姆指(Two thumbs up,這是他們節目的商標).他們特別讚賞楊德昌採用歐洲式的一種剪輯手法(lingering shot),讓觀眾有時間能回味(或者說思考)剛剛那一景意義,不像一般美國導演一景結束後通常馬上接到下一景(所謂的quick cut).

另一件聯想:美國公共電視台曾經有一段時間會播放藝術電影,我在那裡看到侯孝賢的童年往事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1985),表示侯孝賢是有國際聲譽的,照理說他的影片應該有機會上At the Movies》的評論單元,但是完全沒有印象,也許剛好錯過?

附註:上一篇讀後感提到電影《二十二支隊》的錯誤翻譯,請讀者請參見我《二十二支隊》一文的說明.如果對其它不信不達不雅的翻譯怪象還有興趣,則請參見《信達雅》2014126日刊登於本部落格).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zenwu&aid=22006538

 回應文章

Catherine 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30 09:07
ㄧ胖ㄧ瘦的 " Two Thumbs Up" ! 剛到美國時英文不好,沒好好聽,現在沒機會了。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5-07-31 00:14 回覆:

這兩人討論電影時有影迷的熱情,少有這樣的影評人.英年早逝很可惜.


Flying Eagl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4/10 15:04
我也很喜歡Siskel & Ebert,兩位懂電影的人,卻不很學院派。這樣的好搭檔很難找了!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5-04-11 00:01 回覆:
正是我的意思.真可惜就這樣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