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夢想不遠,只要堅持就會慢慢靠近:「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讀書筆記
2023/05/15 16:20:27瀏覽1275|回應0|推薦6

探索知識的過程,總會有穿針引線、逐一解鎖的樂趣,前陣子因為想探究憂鬱症的最新知識,找到「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這本書,然後一本書又把我帶到另一本書;證明:好書不孤單,人書的相遇也是註定的。

「狂熱的夢想」書名很傳神,帶點瘋狂的、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副標書名更把整本書的三個重點寫出來了:「如果沒有人落在貧窮線以下、如果每個人一週工作15小時、如果可以扔掉護照與簽證。這些夢想為什麼是問題的解方,以及如何實踐」。

作者從15世紀托馬斯·摩爾的「烏托邦」談起,談到工業革命後產業變化,然後資本主義後貧富差距的窘境,人類面臨急迫的問題諸如:貧窮、疾病、過勞、憂鬱、飢餓......,歸根究底,釜底抽薪,三個藥方子絕對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夢想一:如果沒有人落到貧窮線以下

「我這個世代的真正危機,不是我們過得不好,甚至也不是我們的生活在日後可能會走下坡。真正的危機是,我們想不出更好的世界。」(p.20)

1.最富有也是最貧窮的年代

人類歷史上的多數時候,多數人皆處於貧窮的狀態,伴隨的是飢餓、骯髒、害怕、愚笨、疲憊,一直到近兩百多年,地球上的人口數量與富足程度,才突然呈現爆炸性的成長,當今的人均所得已是1950年的十倍;然而,貧富的懸殊卻更大。

2.直接給現金的實驗

1973年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一個叫多芬的小鎮,進行所謂的「米糠計畫」(Mincome),有史以來最大的基本收入實驗,以四口之家來說每個月收到一張相當於今日1900美元的支票,使用上完全不介入和過問,為期四年的實驗雖因選舉因素後來中止,但多年後分析得到驗證:學習與工作時數表現更好,住院率、家暴、心理健康問題普遍下降。

3.我們對給現金的過度擔心

如果研究都證實無償提供金錢確實有效解決很多問題,那我們為什麼不做呢?專家指出:烏托邦一開始都會受到三個理由的攻擊:徒勞(不可能實現)、危險(風險太高)、有違常理(這種做法會演變為反烏托邦);一旦,日後烏托邦終於實現,經常理想又會被視為平凡無奇。

4.地球上的財富其實是共有的

雖然我們比以往都還要富裕,看起來生活過得更好,但論真來說,我們應該把這些繁榮與財富視為進步的紅利,是因為歷代先民的血汗才得以實現;嚴格來說,我們的進步只有一小部分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努力,所有的富裕必須歸功於我們的祖先所累積下來的資本。這筆財富屬於我們所有人,而基本收入即可讓我們所有人共享這筆財富。

5.用「心智頻寬毛額」補足「國民生產毛額」

心智頻寬的意思,是重視生產效益之外,更重視基本收入的保障,讓心裡的能量有餘裕去因應生活中的其他問題,「我們除了衡量國內生產毛額之外,或許也該開始評估國內心智頻寬毛額。心智頻寬越大,表示養育子女的表現越好、健康情形越好,員工的生產力也越高」。隱藏在GDP數字下的是更多不可告人的陰暗面。

6.遊民問題該著重的角度

2005年美國猶他州針對遊民問題解決的策略,是提供免費公寓,而不是讓警察用電擊槍和噴霧器去驅趕,「州經濟學家計算發現,一名睡在街頭上的遊民對政府造成的成本是一年16670美元歐欸(包括社福機構、警力、法院等等的支出)。相較之下,一間公寓加上職業諮商只需花費政府11000美元」。

7.美國曾有過更好的選擇

作者數次強調:當年尼克森總統錯失了歷史的良機,沒有推翻一直以來植基於19世紀英格蘭的刻板印象,也就是:窮人是好吃懶做的,上議院否決了窮人基本收入的議案,這是個大大的錯失,「真要說我們這些資本主義者如果和以往的共產主義有什麼共同點,那就是對於有酬工作的病態執迷」。

8.真正值得投資的:教育、醫護

「鮑莫爾成本病」:經濟學家鮑莫爾的說法,「你如果執迷於效率和生產力,就很難看出教育和醫護的真正價值。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政治人物與納稅人都只看見成本而已。他們沒有體認到,一個國家越是富有,就越應該把錢花在老師和醫生上。然而,他們卻沒有把這些開支的增加視為福氣,而反倒視之為一種病」。

*夢想二:如果每個人一週工作十五小時

「在這個國家(美國)立法通過每週工作四十小時的七十年後,卻有四分之三的勞動人口每週工作超過四十個小時。」(p.159)

1.女性勞動力的加入

雖然女性勞動力的增加,是近幾十年的事,但就像一位荷蘭喜劇演員說:「我奶奶沒有投票權,我媽媽沒有避孕藥,我則是沒有時間」,工業革命後產業的變化迅速,性別平權幫了大忙,讓勞動力更為充足。

2.回到效率的基本問題

作者一再強調的是,在現代的知識經濟當中,一週工作四十小時有真的充分發揮效益嗎?研究指出,不斷運用創作能力的人,平均一天能夠發揮生產力的時間不會超過六個小時,其餘都是浪費的,效益是一大重點。

3.縮短工時可以解決更多其它的問題

減少工作時數,也可以一併解決很多其它很多職場上的相關問題,譬如:壓力、氣候變遷、意外事故、失業、解放女性、人口老化、不平等。事實上,財富落差最嚴重的國家,正是工作時數最長的國家;每週工時最少的國家,也是擁有最多志工與社會資本的國家。

4.為什麼紐約的人都想當清潔隊員

1968年紐約市清潔隊員集結起來罷工,即使市長與媒體站在不妥協的一方,但很快的因為整個紐約市被臭氣壟罩,「緊急狀態」下市長也只能妥協;但作者的質疑是:為何造就繁榮的使者----教師、員警、護士.....怎麼可以只領那些薪水,然後那些多餘、不重要、甚至有害的財富移轉者,卻能夠賺取那麼高的收入?

5.炒作短線財富是誰的錯?

當財富移轉炒作如此天經地義,其他每天認真工作8小時的人所為何來?作者分析:1970年,美國股票的平均持有時間是5年,40年後卻只有5天。我們課徵的交易稅只是幫助交易員獲取最大利潤,那整體金融部門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6.縮短工時也釐清工作的意義

縮短工時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我們所有人無所事事,而是能夠把時間投注於對我們而言真正有意義的事,薪資高低不該來定義生活的意義,而是真正有用的事;就像清潔隊一樣,教育,醫療,長期有益而值得投入更多人力和工時;決定什麼東西真正有具有價值的不是市場或科技,而是社會。

7.第二次機器時代的進步果實

未來學家庫茲韋爾深信到了2029年,電腦就會和人一樣聰明;到了2045年,電腦甚至可能比所有人類大腦合起來還要聰明十億倍。機器人與AI應用慢慢取代人類,我們平均投入的工時會越來越少,因此應該要投資更多資源和人力在教育和長期福利措施,譬如縮短每週工時以及實施全民基本收入這樣的措施。

*夢想三:如果可以扔掉護照和簽證

1.國界的阻隔讓援助不切實際

西方世界援助國外貧窮國家那麼多年和那麼多的資金,卻一直到1998年才有人真正用科學方法去驗證,所謂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證明了對非洲肯亞來說,免費教科書的援助對小學生的考試成績根本毫無幫助。

2.國家之間貧富差距很大,彼此毫無了解

隨機對照試驗不以傳統模型思考,不相信人是理性的行為者;以麻省理工學院Esther Duflo教授的「貧窮行動實驗室」為例,直接驗證很多援助是假象,譬如:微型信貸雖然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卻沒有堅實的證據證明這種做法能夠有效對抗貧窮與疾病,直接給現金的效果遠勝於微型信貸。

3.貧富懸殊,說地球村是騙人的

作者說:「這個世界對一切事物都是全然開放,就只有對人不是。」,的確,資訊、網路、貨物、文化......可以無國界,但,現實考量利益,資金,國力,就阻礙重重,基本上,「開放國界將會促成全世界的富裕程度增加一倍」。

4.國際上殘酷的差距現實

相較於一國國內人口之間的不平等差距,和不同國家的全球公民之間的不平等比較起來,可說是微不足道。今天全球最富有的8%賺取了全世界所得的一半,最富有的1%擁有所有財富的一半以上。最窮的十億人口只佔所有消費當中的1%,最富裕的十億人口則是佔了72%。過度浪費與極度匱乏,同時存在這個星球。

5.出生地點紅利

不要說你會同情窮國的人們,其實是你的出生地,就決定了無限好的福利和收入了,即使在美國領救濟金生活的,還是遠遠勝過窮國飢餓的人們,「在19世紀,不平等還是階級問題;今天,不平等已是地點問題」,如此衍伸的問題是:同工不同酬非常嚴重;有多少窮國人想方設法要移民、要偷渡。

6.開放國界要先釐清幾個錯誤而離譜的謬論:

(1).他們都是恐怖份子;

(2).他們都是罪犯;

(3).他們會削弱社會凝聚力;

(4).他們會搶走我們的工作;

(5).工資低廉的外來移民勞工將會拉低我們的工資;

(6).他們太懶惰、不會認真工作;

(7).他們永遠不會回去;

7.讓前衛的觀念顛覆世界

要把觀念翻新,要顛覆舊觀念,沒有想像中容易,至少像很多受過教育的人,固執自身信念的情形比其他人都還嚴重,學識高的人非常善於找尋能夠支持他們既有信念的論點;遇到觀念上衝擊的危機時,危機可以為新觀念提供機會,但不幸的,也可能進一步激起保守者鞏固原本的信念。

8.理想也許有時候需要革命吧!

作者提出「奧弗頓之窗」的概念,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好觀念沒有受到重視?要被接受的觀念,必須不能太極端,但,「要把激進的觀念變得合理,只需要拉大激進的範圍界線即可」,歷史上奴隸制度的終結、女性的解放、福利國家的崛起,一開始都曾經被視為瘋狂而不理性,卻終究獲得接受為基本常識,是關鍵時刻的來臨,我們要散播新觀念,不只展現憤慨,也應該有所作為。

「我們如果要改變世界,就必須不切實際、不講道理、不可理喻。別忘了:當初那些呼籲廢止奴隸制度、主張女性投票權以及同性婚姻的人也都曾經被貼上瘋子的標籤。不過,歷史終究證明了他們是對的。」(p.307)

#阿得的讀書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9197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