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7/27 09:03:06瀏覽3244|回應0|推薦10 | |
有些朋友聽說我熱衷於讀書會那麼多年,很不解的問我:讀書、看電影,都可以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啊!一群人共讀會有什麼好處呢?還有啊!強迫人家分享不一定很合適吧? 怎麼回答呢?容我先講個小故事,您聽過全球知名的馬鞍峰教會嗎?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Church)是一個位於美國加州南部橙縣森林湖(Lake Forest)的福音派大型教會,它在加州和全世界有數個分堂,2017年起每週出席人數平均超過22,000人,主任牧師也是教會的創立者:華理克(Rick Warren)。 華牧師1979年創立教會至今,如何從一開始的7人擴大到現今22000人的規模呢?關鍵就是這個人,他曾被《時代雜誌》選為「最具影響力一百人」,所以重點來了,當他被問到教會崛起的秘密關鍵是什麼時,牧師說: 「小組,馬鞍峰真正的工作、真正帶來向心力的,不是我在週日的佈道,而是週一到週五的小組活動。」(「大器可以晚成」p.260)。 佈道的大型講演固然絢麗,但,來去就像一陣風;是小組,各種長期互動的小組,能賦予期望,產出共同願景,激盪更多向心力,印證、思辨、行動和改變的小組。讀書會,就是這種很厲害的小組。 一場演講、一本書、一部電影,往往是一時的感受,在湖面刮起了一陣風,掀起波瀾,光彩奪目,但浮光掠影,終至風平浪靜,杳無蹤影;讀書會,則是緊密的互動小組,富含團體動力,聚焦議題,重視知行合一但細水長流,於是眾志成城,一人一刀,琢磨出你我心中的巨人。 兩個心理學效應可以做更多的佐證: 一.「自我應驗的預言」(或叫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美國學者Robert King Merton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比馬龍效應」,因他人期待而形成的驅力,最後會促成自己也期待的樣子。 讀書會的組合,是一個團體動力運用的典範,適當界定和規範後,一旦你被賦予導讀或分享,這個「說」的過程,隱含他人和自己的期待,越發表,越去印證書本的吸收與產出,而自我期待和應驗也會隱隱浮現;知識透過說的過程,不斷印證和修正,不再只是紙上談兵,更不會是一陣風。 二.社群乘數效應(social multiplier effect):源自於弗林效應(Flynn effect),亦即,百年來人類的平均智商,以魏氏智力測驗為基準去精算,竟增加了15分之多,環境因素的提升變化,證明要讓自己技能變強,就要跟技能更強的人在一起就對了! 讀書會成員都是學習意願高昂的人,異質性的組合下,由具有經驗的導讀人帶領,彼此更易切磋與激盪而不斷精進,由此而豐富了彼此的生活與生命,如此良性循環下,正面的影響會以等比級數倍增,累積下來的人生精進會非常的驚人。 最後我追加分享:為什麼我的生涯轉換跑道後,我發願要把讀書會當成志業來做呢?就是單純一顆感恩與回饋的心! 回首過去一路走來,所有我中年後的奮起、正向、積極、習慣、豁達,都可以歸功於:我的讀書會,是我那些前輩們、夥伴們,陪伴我讀過一本本好書,體驗過一部部好電影,自我期待+自我應驗+社群加乘,完全是人生的練功與精進模式,所以,我樂於把如此美好的體驗分享出去! 「原子習慣」書裡有一句很醍醐灌頂的金句:「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讀書會可以很日常,不用等什麼千載難逢的機會,當有機會參與,你就會體會: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受益,一群人一起成長與進步的力道,絕不是一個人的苦讀所能理解的。機會隨處可得,歡迎一起來建立好習慣吧! 註:照片是我兩個桃園高中的讀書會,一個是教師團,另一個是家長團,都超過廿年了!兩團給了我人生中多到數不完的養分呢!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