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才是神經病!讓人生負轉正的生命書寫~「走過愛的蠻荒」閱讀筆記
2020/05/20 08:59:22瀏覽2452|回應1|推薦19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這是一本我一聽說有一個很奇特背景的人、的生命故事,我就立即上網訂購的書,但隔了一小段時間促使我一氣呵成拜讀完,卻是源自於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關於精神病患殺人免責判決的新聞;我們的社會從來不缺標籤,不缺污名,不缺自以為是,不缺人云亦云!但,真正病患內心的世界是什麼?家人的想法是什麼?社會的壓迫又是什麼?這些,應該才是更值得深究的!而從這種標籤裡走過來的作者文國士的生命書寫,正好命中紅心,可以提供上述大哉問很棒的見證和反思。

一.剝奪的母愛

「母親想愛孩子,一切再自然不過。然而她的人,我接近不了;她的愛,我 消化不了。」(p.36)

八歲前,作者的媽媽是惡魔,連上廁所都是驚魂記,;八歲後,作者的父母--思覺失調患者--就住到療養院治病了!因為他們的病情惡化到已經隨時會危害家人和,自己。每次碰面的kiss bye,也只是咬牙苦撐的逢場作戲,這是被強制剝奪的,母愛。

二.母獸

「長大之後,我漸漸有能力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當年的慘狀:那是母職被取代的發洩。她打的是我奶奶,恨的是她一生的慘遇與瘋癲。」(p.42)

嘶吼的叫聲,撞破的房門,沾了血的門把,母獸用野獸般的攻擊,表達了痛恨婆婆(作者的奶奶)霸佔了她的兒子,不斷上演這樣的畫面,烙印了作者童年的驚恐,以及,母獸與母愛合體的荒謬。

三.污名化

「關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失控的種種不斷被可以放大,大到我們看不見他們在人性和生活的面向。」(p.50)

作者身為雙親都是精神疾病患者的小孩,所感受精神疾病污名化的標籤和歧視,最是捶心、揪心,明明很多時候也有正常的時候,人倫與互動也與常人無異,但撕不掉的標籤,是額頭上的黥面,一輩子的污點註記,能走過這些痛楚而沒有毀滅掉自己,真的已是萬幸!

四.缺席的父愛

「我對你很內疚。」(p.55)

30歲的作者,第一次試圖想跟爸爸真情對話,希望撈回一點父子倆的共同回憶,但爸爸回應的第一句話,竟是如此簡短而自責;其實爸爸自幼優秀但壓抑,除了生下兒子這件事之外,一生都是無奈的被妄想症所困住,也隔離了所有父親的角色和職責。

五.不談,是懲罰

「這種《不談》的家庭氣氛和社會氛圍,形成了童年的我在理解、感受、想像和回應上的基礎,那就是--羞恥感。」(p.66)

面對來自爸爸病發時的砸車子、燒房子、砍妻子......,所有的驚天動地在孩子內心掀起一波波巨浪,從疑惑到驚恐到羞恥,主因就是大人們強壓的「不說」,從不說,到不解,到驚懼,到羞恥,到防衛,到攻擊,這就是社會上慣有的歧視和壓迫,遮羞布般的掩耳盜鈴,怎可能對精神疾病患者有正確的包容和認知呢?

六.厭世,是不知道怎麼好好活

「既然唯一感受到的是一無所有,不如就一頭撞個粉碎吧。和世界玉石俱焚,反正世界從來就不少我一個。」(p.89)

作者走進青春叛逆的躁動,抽煙、飆車、打架、尋仇、吸膠......,都是宣洩吧!宣洩被世界壓抑的憤,爆出所有厭世的躁動,從育幼院到幫派到警察局,除了被定義叛逆、壞蛋、沒救外,最恨的就是「你爸媽是瘋子」,出身的原罪,到底要用多少鮮血才能喚回?

七.可怕的標籤:「問題學生」

「嘿!那些在我跌跌撞撞的路上,曾經把我貼標籤成問題學生的大人們,多數的你們錯過了我,也錯怪了我,但好險我終究沒有錯過我的人生。」(p.94)

凡被視為問題的學生,都是把學生本身視為問題的主題,而忽略了製造出問題背後的脈絡,要理解這個脈絡當然很費勁,但那才是最根本有效的做法,貼標籤容易,踐踏尊嚴容易,當然,要毀一個人其實也很容易。

八.正常人的傲慢

「爸媽讓我學會的事情之一,就是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別人的想法是荒唐的、別人的感受是虛假的,這都是旁觀者或者所謂正常人的傲慢」(p.98)

作者試圖挖出爸爸更多的故事,除了已知的南一中第一名光環,除了英文很厲害,除了有個同學叫李安外,其餘盡是思覺失調所帶來的妄想和困苦,拖垮他所有人生的一切,旁觀者只用三言兩語就是解釋,就是論斷,就是鄙夷,怎不令人生氣呢!

九.歸屬感

「歸屬感,滋養我日漸荒蕪的善根」(p.109)

從打工處的姐姐,到為女朋友而奮力重考,不管作者是如何感受過那些成長中的卑微或混亂,一旦有了愛的包圍,生活就會有了振作和重心,信心會被激勵,這也是這個世界最可愛、最有救的地方:因為愛,促成了更多善的力量!

十.教育愛

「對年少時的我而言,關心是一種全然接納的同在,耐心地從旁守護,而擔心則更像是意圖約束的指導,粗魯的價值判斷」(p.130)

一個形容自己「失溫失速卻沒有失去自己」的叛逆少年,而沒有把路走絕了,主因就是慢慢找到歸屬感,有了愛,尤其是來自老師無條件的愛的示範,最是令人動容,這也是人性的最佳示範!可見校園、老師、學校的人,就是擋住失速少年最有效的地方。

十一.打開化膿的傷口

「『你愛你的父母嗎?』我隱約感受得到那是反問句。從此在每天自問自答的自我折磨裡,我才第一次因為忠於自己的感受,而聽見了內心最真實的聲音。」(p.143)

走過高中的躁動進到大學,在不斷的自我否定和懷疑中,還好兩位老師的關心、在意、甚至是很多出於真心的對話,讓作者可以被逼著思考,究竟自己在逃避什麼?從否定父母是精神病患的事實,到否定自己由此而有的痛苦感受,得重新打開內心化膿的傷口,好好消毒並敷藥。

十二.如何療傷?

「允許自己去恨,像是用雙氧水洗傷口一樣灼熱而痛苦,然而,這是我療癒自己的開始,更是我愛自己的起點。」(p.153)

要把潰爛多年的傷口切開上藥,總是要知道最初的感染在哪裡?作者從否定、壓抑的痛楚中長大,連恨的權力都沒有,也根本不敢恨,深怕剩下照顧他的爺爺奶奶也會承受不了吧!如果連活著都會有問題了,那傷口能不處理嗎?

十三.藥方子

「這些因至親死去而受盡磨難的靈魂,讓我再次感同身受『放下』的力量。放下,是讓受傷的心自由,而自由從來就是帶著傷的。」(p.166)

因著內在的聲音,作者念了犯罪學研究所,從專業課程和學術的領域裡,有機會碰觸更多解放心靈的練習,放下,是需要學習的,更需要相關的支持和專業,作者所處的溫暖與支持系統的正能量,就是一貼很好的藥方子。

十四.蛻變

「我想要和孩子一起練習從內疚中改過,而不是在責備裡認錯。我想和他們一起練習在滿足裡求知,而不是在迎合中取巧。我想要練習無條件的愛。」(p.220)

從研究所到擔任TFT的偏鄉老師,作者很棒的遵從了內在的聲音,走向自己喜歡的教育崗位,真的就是印證:生命可以影響生命,一個從挫折中、磨難中長大的生命,最是具有充沛的生命熱情和能量,奉獻給那些需要的孩子們。

十五.讓愛延續

「Pink,提醒了我好重要的事情」(p.260)

從小學任教到走向安置機構的社工,作者已蛻變成羽翼漸豐的巨鳥,去庇護那些中途飛不動、飛偏了的雛鳥,即使在面對如同「男生喜歡粉紅色」議題和孩子的真摯互動,也是拿捏很得宜,這也讓我受益良多!相信作者這樣的熱情,這樣奉獻的愛,走在專業的路上,必然會繼續發光發熱下去。

******

最後,我必須要說,在心輔崗位上,我很討厭過於傲慢或過於袒護精神病患的極端看法。傲慢是因為你見識狹隘而自以為是,就如同作者所言:「正常人的傲慢」,精神病患千百種,樣貌如此不同,實在不宜用傲慢的觀點隨便評論甚至漫罵;袒護,則通常來自於家屬,常是為了保護病患,希望他們不要有太多挫折,但生活畢竟是現實的,缺乏現實感考驗的病患,是溫室花朵,是家貓,一到了社會叢林就脆弱不堪,這也是值得我們好好深思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36191343

 回應文章

甜水窩蜂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5/21 00:16

我們品味相同,這是美國一個有6名思覺失調症兒子的家庭故事,上個月才問世. 走出暗谷巷 : 有6個精神分裂症兒子的家庭故事 

社會,需要多一些同理心,如何有同理心? 走近這些患者和家人的世界,先理解,才能同理。


阿得老師(yiter1968) 於 2020-05-21 08:40 回覆:
謝謝回應,好棒的新書訊息,只能期待中譯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