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2/05 17:36:18瀏覽2348|回應0|推薦0 | |
【論語解析】 子曰: 「盍各言爾志?」 《論語》(公冶長 第五): 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是孔子 應答弟子、時人 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 記錄編纂而成。。從論語中,可以 知道 孔子對許多事物的見解。 孔子(西元前551年~西元前479年),名 丘,字 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注釋: 4. 盍:通 「何」。 6. 敝:用壞了。 7. 無憾:也不埋怨;沒有不滿。而無遺憾。 意譯: 孔子說:「何不 各自談談 你們的志向呢?」 子路說:「我願 把 我的車、馬、衣服、皮裘等,和朋友共享,就是用壞了,也不埋怨。」顏淵說:「我願 不誇耀自己的才能,不張揚自己的功勞。」 子路說:「我們 希望 聽聽老師的志向。」 孔子說:「我希望天下的老年人 得到安適的奉養,朋友 能以誠信 相交往,少年人 得到關懷。」 解析: 孔子的志向,是「大愛」。顏淵、子路的志向,都算是「小愛」。《禮運大同篇》,是孔子的理想境界。孔子 關心社會的每個階層,他的理想 就是《禮運大同篇》:「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實現。這三個理想 都屬於「仁」的實踐,這也是《論語》中 最常出現的主題。 顏淵、子路 所說的,似乎 較合 個人的志願。孔子 所說的,似乎是 個人 對政治的期望。認為 為政之道,不是 「為 一己一黨之私」,希望 仁君 施行 仁政,福國利民。「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希望 天下的老年人 得到安適的奉養,朋友 能以誠信 相交往,少年人 得到關懷。」 參考資料: 《禮記》(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