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九歌常考-(下)
2007/10/31 23:43:21瀏覽1563|回應0|推薦1
湘夫人下

後面就進入想像的優美的巢室,「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葺-修砌房子,用荷葉做房子的屋頂。「蓀壁兮紫壇,芳椒兮成堂」,蓀-芳草,用此修成屋子的牆壁,還築一個紫色的高台,-同播,散開之意,整個屋子用芳椒散佈鋪滿,屋堂內都是香草。「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葯房」,棟、橑-屋柱、屋椽(ㄔㄨㄢˊ)、棟梁,用桂花蘭花裝飾起來,辛夷也是香花,作為屋的門楣,以葯-白芷(芳草)做臥房,整個裝砌得非常漂亮,香氣濃郁。「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用薜荔(藤蔓,校園常見)織成網狀的帷幔,擗-拆開蕙草作為門扇-櫋,張開來做好了。「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然後還需要鎮邪的白玉,疏-散布石蘭花讓整個屋子更香。「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用芷草修砌蓋有荷葉的屋子已經完成了,屋子外面還需要繚-環繞一些杜衡(芳草,馬蹄香),(中文系通常都不太考察植物)(多治草木鳥獸之名,發現是身邊可見的植物還蠻有趣的)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聚合了芬芳的百草,充實在屋庭內,然後把馨香建築在廡門-走廊,芳草做的走廊(結婚典禮)。楚辭裡面這些原創性的意向,其實給後人很多想像與發展的空間,包括裡面的植物及情感的樣態,構設一個虛設的、芬芳的愛巢。這樣的巢室築好之後,「九嶷繽兮並迎」,九嶷-仙山上的神靈很繽紛地降臨了,所以湘夫人應該也在其中,「靈之來兮如雲」,如雲一般降臨,並和巫師達成人神相戀。

之後寫送神遠去,隨著神靈遠去他的心情,他先做一個動作:「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把他的袖子拆下來,捐-拋棄我的袖子到江中,將褋-上身的短衣遺留在醴浦-醴水(河川名)的岸邊。這個動作表示隨著神明的離去,他的肢體跟著捐贈、離開了。「搴汀洲兮杜若,將遺兮遠者」,杜若-芳草,將拿來贈送已經遠去的、我思念的人,-「以」古字。「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時-季節、歲月、時間,消失的歲月、時間是沒有辦法突然地再得到,湘夫人遠去了,那秋的季節也就遠去了,對祭祀者就表達的對季節的感傷,一種美好靈思的失落,「聊逍遙兮容與」那種片刻人神遇合的感受保留下來,神已經遠去了還沈浸在思念感傷中。逍遙-形神相離之後,精神和天地之間合而為一,形遺留在人間,然後神追隨著湘夫人遠去一樣的狀態,這個叫逍遙。容與,繾綣之意,精神遠遊,繾綣的一種收尾。

湘夫人是裡面最幽美的一首,如果我們下次去看九歌,可以看到裡面最讓人感受畫面美感的大概是湘夫人。讓你最感到時代感的是「國殤」。國殤你們高中應該有讀過,他那個時代感是什麼呢?因為他把歷史捲進去,所以國殤裡面祭祀的英勇的戰士、還有林覺民[5]呀、莫那魯道呀、都把名字唱出來了,你可以感覺和你的時代和在一起,跟隨他的舞蹈一起祭祀歷代的英烈一般。所以說,整個九歌一定要配合舞蹈才有感受,文字上面我們只看到很優美的語言,芳草呀、香味呀、或者是人神愛戀的那種滋味,很動人。

楚辭九歌的舞曲結構

我們剛剛講最優美的是湘夫人,另外還有舞曲結構比較鮮明,比較容易分的出來的一首,應該是「大司命」、「少司命」。配合講義「楚辭九歌的舞曲結構」,內容要自己讀,可是我要讓你們看他如何分類。他在這裡先介紹各作品的大意,一種是祭祀者自承於神的,一種是表演神的事跡與習性的,第二頁祭祀過程裡面有神忽然降臨然後離開的,或者是人神相戀、跟神混在一起,干犯到神的尊嚴一樣,因為巫筮的關係。但是巫筮的傳統在理學家和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眼中,就比較奇怪。這個祭祀的舞曲的結構到最後一頁第二段才告訴你們說,實際上九歌上演的時候,有的是獨唱式,有的是對唱對舞、合唱合舞的方式,三種型態在展示,那他後邊就會舉例,請看第三頁,九歌裡面的每一個篇章他判認,哪一篇是獨唱,哪一篇是對唱,像東皇太一他認為只有祭巫一個人獨唱獨舞的,雲中君獨唱獨舞,可是我們如果去看林懷民的九歌,因為他是現代舞曲,那他如何去展現一個現代的雲中君,沒辦法獨唱獨舞,只好一群人在雲中君腳下。

對唱的部分開始會展現對話優美的效用,大司命少司命尤其如此。剛剛讀湘夫人沒有感覺有對話性,可是等一下讀少司令,你就會感覺他的對話。那他把這些(結構的分類)分好之後,他舉了大司命少司命的分配方式,採用神巫與祭巫的方式,神巫怎麼唱、祭巫怎麼唱。如果要更豐富的話,也會有合唱的出現,或是眾生一起唱。這裡的神巫指「尸」,祭巫主祭,其他是陪祭的眾生。少司命分為對唱對舞,其實就我的體會,其中還有合唱曲的味道。所以有時候清木正而的體會與自己閱讀之後的體會會有差別,各位回去之後還可以做這個工作。(如果是合唱,那些位置是合唱、角色)。那這邊採用助巫與主巫對唱的方式,不採用合唱的角度去欣賞它,大司命定位為對唱對舞,這個是非常主觀的,完全從文本體會、藝術體會,沒有其他證據可以支援。能夠把文本解析到這個程度已經不錯了,但是不全就這樣定為一尊不可,你還是可以轉換你的體會,整個句式會怎麼樣才更美好,最好是眾生在旁邊唱和,讓主祭的人和神之間戀愛的對話,可以更優美。因為祭祀最高境界就是要人神相戀,天人合一,所以整個舞曲的結構裡面,能夠體會出安排(對唱)而達到的和諧境界,應該就是一個滿高的狀態。所以我認為其中唯一有斟酌的就是這個角度,他所分判獨唱、對唱、合唱曲的意義上面,我們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學生做作業,十個人會有十種答案,每個人體會不同,討論起來也許會有樂趣。第四頁他舉的是「君」,之後就結束,請各位自己看看。

少司命

現在要帶各位讀「少司命」。司命-主宰性命,大司命主宰成人的性命,少司命主宰少艾(兒童)的性命。剛剛介紹過大司命是春天,因為場景跟植物而顯現是春的氣象,那少司命應該是秋天的。少司命也很優美: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從秋蘭麋蕪這兩個植物就知道是秋天,祭巫開始唱道,秋天的秋蘭和麋蕪,羅列生長在廳堂下,看著他們綠色的葉子、素白的枝幹,香味襲人,讓人聞起來都傾倒。祭祀的時候迎神的巫師把場景的氣氛唱出來獻給少司命,然後少司命降臨,開始對話。「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蓀是美好的芳草,這裡特別指少司命。他問少司命說:人自然都有美好的子嗣呀,你不要為某些人的子嗣憂傷愁苦,放心吧!扮尸的神巫也要唱,展開對話,「秋蘭兮青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秋天的蘭花那麼的清脆呀,綠色的葉子、紫色的莖幹,滿堂都是美好的生命呀,忽然之間,獨獨你跟我美目交接,表示情意相投。從「目成」開始,都是表示人神之間的契合,我們剛剛讀的湘夫人裡面也是有「目眇眇兮愁予」,這一段我認為比較適合的是由尸唱,祭巫問他為什麼愁苦,神巫就說,滿堂都是美人,我現在跟你之間情意相投,這個人神相戀的滋味就出來了。「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這一段顯然人神相合的瞬間又消失了,消失之後祭巫就會哀傷,像靈感一樣,忽而來臨、忽而離逝,那樣捉摸不定的神靈的樣態。在少司命裡會有比較明顯的這種味道。入不言兮-神靈降臨的時候沒有任何話,離開的時候也沒有辭別,怎麼來怎麼走完全不說一聲,只看著他乘著迴旋的風,帶著飄揚的雲旗而回天界去了。祭巫感傷最大的哀傷就是生別離,最大的快樂就是我剛跟你目成的相知。對一個主祭的祭巫來說呢,他的最大任務就是跟神靈合而為一,那神靈跟他離別了,是最大的哀傷,但相知結合的那一刻,是他最大的歡樂。

下一段我認為比較適合的是眾生一起合唱(可是講義不是這樣分):「荷衣兮蕙帶,儵(ㄕㄨˋ)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唱的是指神靈。神靈他荷花製成的衣服、蕙草編織的衣帶,忽然地降臨了,忽然地消失了,傍晚投宿在天帝的郊野,須-等待,少司命呀,你是在雲端等待誰呢?「與女沐兮咸池,晞女髮兮陽之阿。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這一段是祭巫唱的,我期望跟少司命之間可以相戀相結合,那種戀情的渴望就像他所唱的樣態:我跟你遨遊在九天之上的雲河,迎著風在水波上飄揚,沐-洗頭髮,跟你在天界的咸池洗頭髮,晞-曬乾,水北山南為陽(譬如說陽明山南邊天母一帶叫山陽),陽光照得到的水邊山邊,在咸池旁邊曬頭髮。我這一番想像盼望,但是你沒有來。怳-惆悵,我只有迎著風惆悵,在那裡浩歌-對著天帝長歌。

這個神一瞬間就消失了,所以後面來一個大合唱,「孔蓋兮翠旌,登九天兮撫慧星,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禮讚少司命,因為他是個正義之神。他是怎樣的正義之神呢?他駕著車駕,車駕上旌旗飄揚,翠旌-五顏六色的旌旗,他已經登上九天去了。為什麼他忽然離去?因為他有重要的責任,登九天安撫會動亂慧星(代表會動亂)。把神靈描寫成這樣的樣態,他一手聳立著長劍,一手擁護著幼小的生命,蓀-少司命,唯獨只有你呀,是這樣恰當的,作為人民的典型。以上是禮讚。固然為人神相戀短暫哀傷,也歌頌著少司命偉大的意義(安撫慧星、保護幼小生命的命神)。

這一段裡面,整個環境的烘托很幽美,整著少司命精神流蕩的美,人神相戀的過程也有很優美的形容,是在洗頭髮那一段。是後來文學創作很重要的一個源頭,所以余光中有一首詩:「碧潭」,他也運用到這個意象,(划到慚慚的天河?)把生命的回溯史跟記憶中美好的情人連結在一起,回溯到神話裡,如果說因為這樣而使他生命翻覆,就覆舟也是美麗的交通事件。神話的意象裡面留給後人很多高度的想像,譬如說楚辭裡面人神相戀對生命的開發,是相當高度的內在意象。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nyens&aid=133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