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得心驚膽跳!
2012/03/12 09:39:15瀏覽269|回應0|推薦5

再過幾年國中慢慢的要去推行12年國教,長遠來看國中的升學壓力似乎已經會慢慢的結束(理論上來講),但在國中現今的狀況卻仍然對於課業還是看得很重,最近天下在推五育均衡的學校,思考是否真有這種學校在國中端,似乎真的少之又少,而真正能夠五育並重的學校我想大部分還是落在都市區吧!只有在學業成績不成問題的學生,家長與學校才能放心的去發展其他四育吧!因此反倒大家覺得「小學校」或最有資格的「偏遠學校」,連最基本的課業都跟不上人,怎麼還會有心去弄別的呢?!

我們學校的數學課,因為彈性課程的原因,每班每周都有五堂,看起來在班上的課程表中,似乎占去很多,但數學課程的時間卻依舊不足,如果要好好的講解每章節加上要練習熟練,我想時間還是不夠,因此雖然我把整個學期的計畫都計畫好,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臨時的雜事加上學生上課的狀況都再三的把我的計畫搞得亂七八糟,如果要顧計畫就顧不了學生,如果要顧學生就不可能再去執行計畫,哈哈~~自己都覺得好笑!

到底老師要教到甚麼程度呢?是不是要把進度教完就可以了呢?如果這樣可能就比較簡單清楚一些,但真正的教學卻不是如此,一個簡單的概念教完或許80%的學生懂了,如果帶過去就會有20%以上的學生在段考不給你面子,如果每個單元都20%以上的學生陣亡,那可想而知到越高年級就會有越多的「牛」等著讓您彈琴,嘴巴張得大大的看您表演!因此如果不想發生那些事情,每節課的評量及補救就很重要了,那甚麼時候能夠「教完」呢?我想這又變成複雜且無止盡的迴圈了!

常常都會想這節課我一定要把這個觀念教給學生,順便還能多帶幾個題型給他們,但往往最基本的觀念都會有問題,如果再加上正反觀念的澄清,就便更讓學生感到困惑,先前三年級的時候發現學生對於垂直座標上第幾「象限」常講成「限象」,這次教一年級的時候,就希望她們不要犯一樣的錯誤,因此就雞婆的講出這兩個詞,沒想到不講還好,一講學生果然搞錯的超多,唉~~~一切都是經驗的累積,只能怪我還太嫩了!

真的不要著急,我覺得!教學應該是要去注意學習的效果,而非只是去交代我已經「教完了」,學生能夠學到哪裡我就可以教到那裏,如果她的學習並沒有那麼快,而我只是把我份內的事情交代完,這樣我覺得反而是不負責任的做法,考量個別學生的學習狀況,去加深加廣題目,並配合學生的學習我們也要去思考多一些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刺激將能激發學生思考,也能透過不同的面向讓學生得知學習知識的樂趣!重點就是「要學阿」!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djhboko&aid=620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