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必須說這標題是誇張了點! 但誰叫政府的數字,沒一個可以相信呢? 要不然用一罐25元的馬米酒來算,可以這樣說:
「三十億的ECFA,可以買一億兩千萬罐米酒,每人剛好一手」
鳳梨酥年銷250億元? 綠批馬吹牛
去年烘焙業總產值僅235億
以去年中國觀光客來台人數一百廿三萬人計算,則平均每人至少購買一萬八千元的鳳梨酥,如以每盒二百四十元,重四百公克計算,豈不是每人需要買七十八盒,重達三十一公斤...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17/today-fo1-3.htm
光想到一個人要帶著三十一公斤的鳳梨酥,我就替他們感到好累,還好這不是真的,真的從來就只有一罐米酒~
本編引用一堆讓人頭昏腦脹的數據前,我們先看三十億這麼大的數字怎麼來的:
也難怪人家超級不爽,這麼說:
單是三星一家公司,一天的營業額就超過台幣100億! 他們會怕你ECFA一年省30億關稅的(優勢)嗎?
聽起來頗刺耳的,好像我們一下子小得不成鳥樣,在高麗棒子面前,整個軟掉了!
還有:
台灣單是開放友達去設廠,一次就1000億
都是台灣銀行聯貸,老百姓的血汗錢啊!
錢走,人材走,工作機會,消費,稅收......通通走
軟掉就算了,還洩得挺嚴重的! 有格友說「說不定大隻雞晚啼,要時間發酵啊!」
說得好! 我還發笑咧! 問題就在於:
不在於效果有多小,卻吹得多大! 在於失血的幅度,才是要命!
來看實際狀況吧!
第一,ECFA實施對中出口沒有成長:
根據第一季的總體貿易資料,ECFA並沒有強化台灣對中國(含香港)出口的競爭力,反而對中國(含香港)出口台灣的競爭力有不小的幫助。根據台灣海關資料,ECFA實施之後,台灣對中國的出口成長率大幅衰退。今年第一季台灣對中國出口成長14.3%。然而,在去年兩岸沒有簽訂ECFA時,台灣對中國出口成長率卻高達75.6%,今年第一季足足下降61.3個百分點。
當然,去年第一季台灣對中國出口快速成長是受惠於世界金融危機後的景氣復甦,但是台灣對其他國家出口成長率卻沒有下降這麼快、甚至還有增加。例如,今(2011)年第一季台灣對美國出口成長率為23.7%,比去(2010)年第一季反而增加5.3個百分點,對東協出口成長率為34.2%,只比去年成長率降低一半。正因為台灣對中國出口成長率下降幅度遠超過其他國家,所以中國占台灣出口比重從去年第一季的42.8%下降到今年第一季的40.9%。
這兩段簡單說明,今年(2011)第一季對中出口衰退,主要也是因為去年基期較高,而簽署了ECFA之後,出口卻不增反降,所以咧?
也不是說省了三十億沒作用,重點在於作用甚小,跟全球景氣相比,更顯微不足道。傻瓜一直告訴我們,說這是萬靈丹,說他要633,可實際上今天經濟的發展,主要因素都是國際景氣影響最大,胡扯什麼撥亂反正,反正亂撥,都凸顯無能的根源就是無知。環境不好,大家不會怪你;但傻瓜卻要裝英雄,就讓人聽得好煩!
第二,ECFA實施後在中國市佔率下降:
以各國在中國進口市場的市占率判斷各國在中國進口市場的競爭力,從2000到2002年,台灣的市占率從11.3%增加到12.9%,2003年以後每年都逐漸下滑,至2010年只剩下8.3%,2011年第一季只剩下7.4%。若以季度來看,台灣在中國的市占率從2007年第一季的10.2%持續下跌到2009年的7.9%,但是在東協加一的2010年第一季反而增加到8.4%,在實施ECFA早期收穫之後的今(2011)年第一季反而下跌到7.4%,是1993年以來的最低值。很顯然,ECFA並沒有改變台灣在中國市場競爭力下降的趨勢。
持平而論,這是童教授玩弄數字,在中國市佔率節節下降是事實,但還是因為景氣變化,而不是ECFA所害(連敗事也沒有分量)。
不過請注意,就趨勢來說,2000~2011,扁馬兩朝的長期統計,就是個「下降趨勢線」,請不要又發作套用藍綠什麼阿扁鎖國、老馬反正亂撥,或是ECFA影響所致...
那些說法都是屁! 藍綠鬥嘴鼓的惡戲可以休矣,好好用心觀察我們的發展吧!
在我前作ECFA之東協加一人! 跟ECFA重頭戲:小圈圈裡的拉拔是好是壞? 兩篇裡,清楚提到韓國的產業先端發展的貿易創造,跟中國發展將變成跟台商同質競爭的貿易轉移。笨蛋才會相信中國的讓利說,事實證明當我們連簡單算數的關稅同盟,都那麼微不足道,中國一定覺得台灣都是傻瓜,也難怪對我們的需求每況愈下。
http://blog.udn.com/ybtai/4728030
http://blog.udn.com/ybtai/4682519
景氣是非戰之罪,但天真的以為人家會無條件的收我們不長進的產業,那就是我常說的:
把時間跟資源都花在交易成本的計較上,最終將把自己的競爭力給弱化掉,這才是我們的發展危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