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來話長 聽來感傷
2008/07/12 02:45:07瀏覽906|回應6|推薦44

這張是頁岩風化的照片,石且會爛,況乎人。

近日看了「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老教授墨瑞得了萎縮性脊膸側索硬化症(ALS),身體一寸一寸的失去活動力,但他對生命的熱情與執著令人動容,但對生死的無奈也不禁令人唏噓。讀耀星的網誌得知Randy Pausch教授的「最後的一堂課」,與孩子一同在網站上看了那篇演講。

女兒看完Randy Pausch網上的資料,要我幫她買了那本”The Last Lecture”,她也看了「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那天當我看完了星期二的課,她便告訴我,她對Randy Pausch教授的「最後的一堂課」感受比較深,但對墨瑞教授的那十四堂課卻喚不起太多的回響。我說因為Randy Pausch教授年輕,他對生命的熱情與表達的方式,是她這個年齡比較容易掌握的,而墨瑞已七十多歲,他對生命詮釋的方式,是她比較陌生的。Randy Pausch的際遇易使人感到生命的無常與猝然消逝,正有如春天燦爛的落花,而墨瑞的境況則有如秋天漸枯的黃葉,是經歷滄桑後的無奈凋零,顯現的是不同的人生智慧,但最終都是同歸黃土!

今早回到辦公室,聽到一名熟識的工人昨夜與女友一起燒碳自殺身亡,打開電腦,網路新聞的頭條是因考試委員同意權引發的寶來證卷總座白文正在澎湖自殺的報導。怎麼兩種人對待生命的態度有著這麼天壤之別!

死亡是伴隨出生而來,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我們一出生便得無時無刻面對,對於生命的真實,就是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然而我們怎樣去感知生,怎樣去面對死,卻是我們一輩子都得學習的事。

我們對生之歡愉懷著眷戀,對死卻深感恐懼與擔憂,也是因著這份擔憂與恐懼,活著就格外顯得真實!但對死者而言,這一切都已了無意義,一朝化為塵土,什麼名與利、榮與辱、愛恨情仇,都得一一放下!

這些老年人的囈語,女兒聽了也是似懂非懂,生死之事,往往是說來話長、聽來感傷!人過了中年,收的紅帖子少了,白帖子卻多了,老朋友一個接一個慢慢退場,不知那一天,自己也將悄然謝幕!

yaduo

註:這篇文章在坐船時隨手寫下,卻無暇整理,延至今始完成,白文正自殺的震撼,可惜竟沒有引起多少反省,究竟是天氣太熱還是人心太冷?

「同時在《雪後多倫多》發表」

背景音樂:一薕幽夢 / 古箏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duo&aid=2032835

 回應文章

瑯琊 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歲月, 滄桑 ,
2008/10/04 00:06

年輕真好,  無畏!

歲月不老,  無我!

瑯琊王氏 謹上

 

yaduo(yaduo) 於 2008-10-05 00:07 回覆:

年長也不懷,老成!

天地不仁,無私!

一笑!

謝謝瑯琊 到訪!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戲夢,也只有一場,豈能不認真!",未必 ?
2008/07/14 21:36

輪迴的證據, 最有力的是 Ian Stevenson, MD 所寫的 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 書中陳述數十案例,並談到胎記(Birth Mark) 念傷(Stigmata) 的關係. 我認為非常令人信服.


http://www.amazon.com/Where-Reincarnation-Biology-Intersect-Stevenson/dp/0275951898/ref=pd_bbs_sr_2?ie=UTF8&s=books&qid=1200851219&sr=1-2

懇請不吝賜教?

燕(休息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_^
2008/07/12 15:02

真是惋惜!自殺是最不明智的選舉,生命的珍惜不是口號,是要去歷行、完成。


莫大小說 ─ 暗潮
莫大小說選 ─ 瘼
yaduo(yaduo) 於 2008-07-14 11:11 回覆:

很高興燕的來訪,人生之無常如是,怎樣活出生的意義,然後坦然面對死亡的現實,是我們一生都修不完的一門課!

yaduo


☆耀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面對生命的困境
2008/07/12 09:59
我在前面所寫的回應﹐不知怎的﹐竟然會文內行間錯亂﹐顯得不知所云﹖現改用 HTML 版編輯﹐希望這回不會文字亂跳才好。

==============================================

當初在網誌上寫文介紹 Randy Pausch 的「The Last Lecture」之時﹐曾到 Randy
Pausch 的網頁﹐讀了許多他寫的文章和記事。今天讀了野渡兄的文章﹐我再度前往
Randy Pausch's Update Page」一訪﹐他最近的記事是六月二十六日的「緩慢﹐但是持續復原」。

在 2006 年的 11 月 23 日﹐我也曾在網誌上以「閱讀一本贈書」﹐介紹了看了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


野渡兄說得很對﹐雖然 Randy Pausch 那麼年輕就面對死神﹐容易給人較大的心靈
衝擊﹐而老教授在風燭之年﹐身體一寸寸的死去﹐好像沒有給人那麼震撼的感覺﹐
其實﹐兩人面對的困境是相同的﹐而他們對生命的正面態度﹐也是值得讚賞和學習
的。
yaduo(yaduo) 於 2008-07-14 11:06 回覆:

因著耀星兄文章的牽引,使我重新思索生與死的意義,在這紛紛擾擾的現實世界裡,尋找那可泊碇的渡口,雖然能否真的有所悟,還得看慧根,但還是十分的感謝!

yaduo


☆耀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面對的生命困境
2008/07/12 09:45

當初在網誌上寫文介紹

野渡兄說得很對﹐雖然

Randy Pausch 的「The Last Lecture」之時﹐曾到 Randy Pausch 的網頁﹐讀了許多他寫的文章和記事。今天讀了野渡兄的文章﹐我再度前往「Randy Pausch's Update Page」一訪﹐他最近的記事是六月二十六日的「緩慢﹐但是持續復原」。2006 年的 11 23 日﹐我也曾在網誌上以「閱讀一本贈書」﹐介紹了看了「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Randy Pausch 那麼年輕就面對死神﹐容易給人較大的心靈衝擊﹐而老教授在風燭之年﹐身體一寸寸的死去﹐好像沒有給人那麼震撼的感覺﹐其實﹐兩人面對的生命困境是相同的﹐而他們對生命的正面態度﹐也是值得讚賞和學習的。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戲夢人生, 別太認真 ?
2008/07/12 04:14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2016974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932755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1968906

http://album.udn.com/mbr8879576

故事: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939485


懇請不吝賜教?
yaduo(yaduo) 於 2008-07-14 10:58 回覆:

如人生真如戲夢,也只有一場,豈能不認真!

一笑!

ya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