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關心貓兒的網友和粉絲 跟貓兒在blog及家族留言
很為常常喝巧克力 並且時而吃美食的貓兒擔心身材及荷包
其實貓兒的工作繁重 往往藉由吃黑巧克力來補充能量
貓兒也從來不作興當闊吃客 更沒有如網路上之猜測
天天吃類似頂上 Paris 1930或Micasa等排場闊綽之餐廳
反而更貼近生活的國民美食 方是貓兒日常三餐的選擇
<東區瑜珈教室附近的的上海灘餐廳>
隨著星爺的新片上映宣傳期 舊作中引人矚目的黯然銷魂飯
(松阪叉燒+荷包蛋&小棠菜) 也一併被提及 霎時間
講究鹹中微甜 甜裡帶鮮的港式叉燒 夯到一個不行 而供應
黯然銷魂飯的某些館子 包括近來頗紅的上海灘茶餐廳
在東區/威秀皆有分店的行運茶水攤 陸續出現在電子媒體上
近年來幾度起落的茶餐廳 由於下午時段多半也有餐點提供
部份茶餐廳雖只供應冰火菠蘿油 法蘭西多士ect.點心
仍是工作時間冗長且不定的貓兒 方便迅速填飽肚子的好去處
貓兒剛回到台灣之際 東區開業未久的香港茶水攤正夯
與附近的波記茶餐廳 距敦南誠品不遠的香港真好味
敦化南路上的iR茶餐廳 市民大道微風對面的香港茶餐廳
和偏粥粉麵飯 講求稻香撲鼻的老字號~香港大快活
薈萃成台北市內 最精彩最地道的港式茶餐廳為食區
冬季 來份鑊氣十足的炒麵or炒飯 配上湯汁腴美的老火煲湯
或加點個咖哩綜合 鮮蝦雲吞 真是其味醰醰 貓兒佐以熱鴛鴦
簡單適口的組合 就是讓貓兒 補足滿滿活力的能源加油站唷
然而 隨著iR茶餐廳的結束營業 港式茶餐廳沉寂了一段時間
大約自民國95年春節之後吧 更多元繽紛的茶餐廳
如雨後春筍般 再度出現在台北街頭 冉冉透出新氣象
雄據書街一角2樓 靜靜俯瞰著人群熙攘的尖沙咀茶餐廳
中山北路的九龍茶餐廳 東區名人巷的旺角茶餐廳
南昌街的半島茶餐廳 南京東興商圈的沙田茶餐廳
農安街的銅鑼灣茶餐廳 內湖科技園區的跑馬地茶餐廳
乍聽來紅綿飲饌 憑窗瀹茗 仿佛是整個香港地區的縮影
<內湖科技園區的跑馬地茶餐廳>
貓兒由新店出來 從台大校園附近的立濠港澳茶餐廳
樂利路的星記茶餐廳 到西門鬧區的維多利亞茶餐廳
無論學區 住宅區 還是商業區 只見滿城盡是茶餐廳呢
位於金華街上 以港式小炒建立口碑的鑫華茶餐廳
相鄰師大夜市 港味裝潢濃厚的阿飛正傳茶餐廳
芝山岩附近 由前凱悅飯店名庖掌杓的Sa Sa茶餐廳
和市民大道旁 由前中泰賓館師傅料理的祥發茶餐廳
新的茶餐廳踵事增華 各自受到不少消費者的支持
<阿飛正傳已經改名為的好好味茶餐廳>
甚至頗獲貓兒喜歡 民生東路圓環的香港大排檔
和她的姊妹店 香港大家好 雖說經營型態
屬港式粥粉麵飯店 與茶餐廳 茶樓 糖水店等壁壘分明
也連帶受到這股茶餐廳的熱潮 而往往一位難求
<適應本地消費習者性的錢櫃茶餐廳>
再以競爭最為激烈的東區為例 95年之後新近投入市場的
茶餐廳業者 就包括巧味冰室茶餐廳 天下茶餐廳 嘜記飯堂
香江茶餐廳 有賣潮州滷水的黃金茶餐廳ect. 連天母也出現了
Jenny茶餐廳 家家標榜正宗道地港味 裝潢擺設也各有千秋
誠如部份餐飲市場觀察家所言 茶餐廳一窩瘋的結果
市場趨於飽和之生態 必定重新洗牌 相對淘汰率也驚人
於是第二波的茶餐廳PK戰 就由開在連爺爺家旁邊
曾經盛極一時的靚Tr茶餐廳 結束營業開始
影響所及 強調原汁原味 道地香港殖民風情與城市文化
傳統港派風格為訴求的茶餐廳 也逐步重塑新面貌
在快速多變的台灣餐飲界裡 隨著高記投資茶瀧中華茶館
ktv龍頭錢櫃 也跨足餐飲市場 開了錢櫃茶餐廳
以廣東點心 熱炒砂煲 粥粉麵飯 港式甜品為骨幹
融入更多受到本地消費大眾青睞之元素的新一代茶餐廳
從百貨公司到車站 正陸續貼近我們的生活
美麗華百樂園的京采茶餐廳 三越A8的鳥樓茶餐廳
和位於台北車站樓上 大走南洋風的小檳城茶餐廳
近來都算頗夯 第三波的的茶餐廳熱 已巧巧展開了
貓兒覺得 永續經營的背後 往往是不易察覺的調適
如何能精確掌握本地大多數人的口味與習性 又兼顧
茶餐廳原有的飲饌文化 尋求傳統與潮流間的平衡
對於早已投入多年的業者 或新興的競爭者 相信都是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