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腦白痴(七)
2014/10/20 06:08:21瀏覽891|回應0|推薦75

   

    

「你不是電腦白癡嗎?」

。「沒錯。新學的。」

「先前說了半天開悟不是學來的,什麼活到老學到老就甭想開悟不是?」

。「你也老實得可以了,抓住人家的話幹嘛?要知道抓住別人的話、也同時給人家的話抓住了,要隨時都可以學,利用人家;隨時也都可以思考,自力救濟。不要被學習綁住就行。」

「沒有搞錯吧,format的意思是格式化硬碟,因為要重新制定格式,所以原來的資料還在,只不過你制定了新的格式,而新的格式裡面是空白的,資料還在舊的格式裡面,只是沒法找,並沒有洗光光。會找的,還是找得回來。」

。「是哦,我只想到了表相,不知道原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你的說明給了我一個啟發,可以用來說清楚事情。」

「說說看。」

。「硬碟就是記憶體沒錯吧?」

「沒錯,你變小心了。哦,不打斷你。」

。「知識分門別類,腦子裡面知識是慢慢累積而來,分成歷史、地理、數學、生物、天文、物理、化學。就像電腦裡的格式;我說知識之內,知識之外也可以說是新格式。format指令制定新格式,記憶體裡面的知識一點都沒有跑掉,只是沒了格式;禪師在各個類別中任意遊走,聽起來無理頭,是因為你有格式的界限、禪師沒有界限。襌師並沒有要教你什麼知識,只是希望你能夠自己打破界限,超越格式的框架,進入我說的那個一片空白的荒野,從新來認識這個世界。不要從別人的嘴巴去認識。別人嘴巴裡面出來的就不是自己的。自己去摸索知識之外的領域。」

「又來了,你還真的是隨時都可以打蛇順棍、馬上套進去。好像禪師知道電腦、還知道電腦可以format。⋯⋯不過,有人說format就是還原,還原到明心見性,赤子之心,應無所住、坐忘。知識都還在,只是一片空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的吔。」----「打破界限----這算是形而上嗎?」

。「釋迦牟尼在金剛經裡有類似的說法,他說不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不就是類別?超脫形相大概就是你覺得像是形而上吧。」

「那,耶穌基督、穆罕默德呢?」

。「信上帝阿拉的,他們教你禱告、自己不要糊思亂想,放空了心思上帝會顯示。」

「你先說打破字的界限,又說打破類別的界限,然後又說這些智者都說過放空心思,可是兩千多年這麼多人追隨智者,說他們是聖人,又是怎麼回事?」

。「不就是撿便宜的本性。我們死後拿頭蓋骨給生物學家看,他一眼就能認出這是智人的頭蓋骨,這幾千年的人肯定是智人,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耶穌、釋迦、穆罕默德也都是智人,跟你、我、其他的人都一樣,腦子的容量也都差不多,他們到現在不過是兩千五百多年,只不過他們充分運用到智慧。用腦思考,想其他途徑,腦筋動到知識外面去了。跟隨的都在知識的領域之內打轉。這不完全是思想上的關係,而是統治者的需要,皇帝希望他的子民溫馴、服從。羅馬帝國的康士坦丁就下令全國改信天主、中國尊儒,都是行政命令。自己沒有到知識外面去過 ,只顧著撿現成便宜,就只有跟著聖人的屁股後面當跟屁蟲。」

「可不可以暫時先不要學。」

。「學必不可免,這是文明之所以,人一生下來就開始累積知識沒有錯,沒有被學習綁住就不需要開悟。學久了,當然可以花點時間來整理一下,完成了學業先歇下來到知識外面散散心,打破語言文字和類別的界限,再學的時候就不會有類別的界限,可以觸類旁通,更快,更精確。自己想出來的搞不好別人早就想過了,那有什麼關係,你操練了腦子,是創新。知識是死的智慧是活的,去活化腦子以前沒有動用的那一塊,闖出新的迴路。」

「自己的創新是陳芝蔴爛穀子也不在意?」

。「從知識外面找,「到知識之外動腦筋」「不要經由別人的嘴巴指引」,自己想出來的比人家差,是深度?是廣度?還是沒有人家細,清清楚楚,一回生二回熟用不了多少功夫,看起來像是白繞了一大圈,其實是更瞭解自己。再回到知識裡面看到金剛經裡面須菩提言:「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釋迦牟尼還幫他背書。好像見到了同一個鼻孔出氣的朋友。」

「原來金剛經裡你只看到這一句,釋迦說的都不算。」

。「所以叫做『如來』,像是來過了,只當他沒有來過,沒有說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腦子裡面保持淨空狀態。」

「莊子的坐忘,孟子的赤子之心。」

。「最會讀書而且把書讀通了,捨去了書、捨棄了知識的就這兩人。所以老後有莊,孔後有孟。」

 「飽學之後還得捨,真是捨得⋯⋯有捨、有得。你今年幾歲?」

。「六十四,幹嘛?」

 「三十年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四十年久了點,不過交的是這種朋友。」

    

   

         50年摯友 彭雄渾先生 224號作品  150X200cm  (版權所有,請勿移作他用)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ongyw&aid=1799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