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10/06 07:55:32瀏覽1312|回應2|推薦2 | |
中國大陸和日本在海權問題上的角力因為釣魚臺撞船事件,不斷升級並有持續之勢。面對南海和釣魚臺海權之爭問題,站在臺灣的角度思考,若能對固有海權主張,擁有更明確和強硬立場,則益處多多。 聚人心鼓士氣 臺灣若能善用自己的戰略位置,在固有海權問題的主張上,更加立場明確,積極行動,可帶來很多戰略利益。其一,這是保持臺灣國際能見度,拓展國際空間的途徑之一。在合適的時間、地點,用適當的方式主張南海、東海海權,發出自己的聲音,做出自己讓人重視的行動,讓對岸和相關國家在海權爭執和談判中不能忽視。 其二,可以藉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氣,鍛煉外交、軍事等隊伍。獨立政治實體的臺灣,在維護海權的問題上,讓民眾確實感受到能夠保護他們的捕魚權利,加強民眾的尊嚴和歸屬感。 其三,臺灣每年的軍購,對內、外的宣傳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對付大陸,更應該立足對海權主張的需求。隨著兩岸關系的緩和,這種日常的海權巡視和武器購買,更具有正當性。如果購買武器明確用於周邊海權主張,即便大陸方面,也許政府或軍方不滿,但能夠贏得大陸民間的理解和支持。其四,臺灣主動加強海權主張,一定程度上可以舒緩大陸,將臺灣作為穩固南海、東海海權戰略軍事基地的焦慮,同時也可以贏得對岸民眾從情感方面的支持,為臺灣維持現狀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其五,臺灣只有積極主張海權,在今後的多邊海洋資源開發中才不會被邊緣化。 臺灣主張海權,必須有應對局部沖突的準備和決心、信心。只有不惜一戰的決心,才能夠讓對手不敢輕視、不敢輕易采取強硬、過激的手段。臺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尷尬的國際環境,想在海權問題上占據主動,需要有自己的節奏、方式和智能。 美國不會偏日本 維護海權,對臺灣來說,可以稱之為對手的,只有日本。但從地理位置和局部沖突的兵力調配上,日本未必占優勢。如果因為釣魚臺臺灣和日本發生沖突,美國不會過於偏袒日本,而將臺灣推得離大陸更近。在南海海權主張問題上,臺灣的軍力足以應付任何挑戰,但武力不是目的和方法,更多的是要通過立場的宣示,讓其它對南海主權有主張的國家不能無視臺灣的角色。 臺灣更應該關註,在維護海權問題上,民間結合熱一些,科學考察和開發利用。南海東海海權發生多國主張時要有聲音外,更應該避開爭執的鋒頭,增加日常和平常間的海巡和獨立考察活動。 臺灣在維護海權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會對對岸外交、和軍事方面造成一定的沖擊、打亂大陸這方面固有的節奏。大陸可能不得不接受其它國家在相關問題上與臺灣的協商,也逼迫大陸必須早日更實質性地維護海權。 旺報 【(畢殿龍/10.1)】 五都選舉專題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