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讀左傳(五) - 知難而退?
2015/04/17 13:01:31瀏覽926|回應0|推薦12
比起二千多年前的國際局勢,今天當然是複雜的多,但基本的門道是相通的。那就是:當新的大國崛起的時候,既有的大國如何接納它進入國際體系,以及希望它按照既有的慣例來辦事。所以,儘管晉國君臣準備已足,決心已定,但這一仗與楚國打不打的成,打完了之後能不能藉此收割戰果,形成新的國際秩序,這得看齊、秦二個大國的態度。

那怎麼樣能讓齊、秦點頭,進而孤立楚國呢?

先軫說:讓宋國越過我們,直接向齊、秦二大國餽贈寶物;然後藉機哀告楚國的侵略。這二國收了裡子,面子上至少就不能贊同大國欺凌小國,而加入楚國的陣容。此外,我們再把楚國的盟國曹、衛的田土分給宋國。身為曹、衛保護人的楚國於情於理都必然無法接受這樣的處置,子玉那小子一定暴跳如雷,七竅生煙。齊、秦「喜賂」,楚人「怒頑」,這場仗,他們想不打都不行!結果晉文公擊節稱賞,龍心大悅,便依計而行。

晉國的這點伎倆,難道楚國無人,就如此無能,看不出來這中間的竅門?楚國當然有傲人的智庫,而看得最清楚的,就是楚成王自己,當時他已經在位三十九年。有人說:其實不只楚莊王,成王就可以算是春秋另一霸了。

如果熟悉清初史事的朋友,大可用順治、康熙帝與楚成王做個比附。順治有個色瞇瞇的皇叔多爾袞,成天想染指他媽媽大玉兒;成王則也有個皇叔子元,每天練習跳舞,要勾引他母后息媯。康熙初即位時,有個飛揚專橫的鰲拜;成王剛上台時,皇叔子元的跋扈不臣也不在話下。剪除了子元,成王便任命出身「若敖氏」貴族的子文為令尹,勵精圖治。子文的正式名字是「鬪穀於菟」─姓鬪,名穀於菟,就是前言裡頭提到曾大喝「老虎奶子」的奇葩。據說他「恤顧怨萌,方正公平」,楚國大治。接著,成王便兵鋒向北,侵略鄭國,爭奪中原,逼得春秋第一霸齊桓公三次會盟諸侯以對抗。接著楚成王又打敗了宋襄公,靠近楚的陳、蔡、鄭、許等國已是楚的實質附庸,楚國進而結盟役使中原心臟地帶的曹、衛,等於已經打到晉國的大門口來了!

洞悉世事的楚成王便命令子玉撤回圍宋的軍隊。他說:暫時別跟晉軍玩。他們的君王晉文公,曾顛沛流離十九年,千辛萬苦才得到今天的地位,「險阻艱難,備嘗之矣」;所有人情世故,民間疾苦,他都了然於心。天命現在在他的那一邊啊,所謂「有德不可敵」,我們就「知難而退」吧。

但「剛而無禮」的子玉不肯罷休,他派人請戰,並很不得體地跟成王說:我不是貪功啊,但只是想利用這個機會,把您身邊那些專講我小話、進我讒言的人的嘴堵住罷了。成王生氣了,但他並沒有否定子玉的計畫,只是並不全力支援,「少與之師」─只加派給子玉少量的軍隊,像是「西廣」、「東宮」,以及「若敖之六卒」等單位。但人少並不表示戰力低下,相反的,像「若敖之六卒」,應是當時國際知名的精兵銳卒,以後左傳上還會反覆提到。(鈕先鍾先生語)

在這裡我們稍為暫停一下,思索左傳裡頭描寫城濮之戰的筆法。一方面晉國那邊又是整裝演習,又掌握戰場主動,又是作新軍結盟國;另一方面楚國則是君臣失和,將領無禮,而且藉楚成王的口,還有「違天而行」的味道。這樣看來,不是戰前就已經決定了晉國必勝,楚國必敗的結果?(讀起來還似乎跟1894年日清甲午戰爭,李鴻章的遭遇一般─當時西方報紙的評論是:「日本非與中國戰,實與李鴻章一人戰耳。不見乎各省大吏,徒知畫疆自守,視此事若專為直隸滿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籌一餉出一旅以相急難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

真的嗎?子玉真的這麼慘?

左傳沒再鋪陳,但我們從幾個徵兆可以看出當時晉、楚的力量對比,差異並不明顯。第一,子玉是當朝權貴子文的兒子,誰敢怠慢;第二,子玉出身「若敖氏」,這個氏族已經與楚國王室共存共榮了百年,之前甚至還有一個楚王叫做熊儀的,也號稱「若敖」。所以就算楚成王未盡全力,單憑若敖氏這一族的力量也足以與中原諸國競逐。(由即使成王反對,他也沒能阻止子玉出兵這一點,就看得出若敖氏的勢力!)

何況當時中原還沒人打敗過楚軍!古史裡面,楚部落的興起就像神話,西元前1002年就與當時的西周大幹一架,即使由周昭王御駕親征,竟也落的一個戰死或淹死在漢水裡的下場。之後楚人先是征服「庸」「揚越」等部族,然後把周朝分封在漢水流域以抵禦楚國,屏障中原的軍事貴族「漢陽諸姬」一掃而空。百年擴張,氣勢正旺,楚人眼裡大概沒有「失敗」這二個字。而接下來我們還會看到,即使有眾多的有利因素,大戰之前,晉文公還是畏首畏尾,必須臣下一再打氣進言,才真得鼓起勇氣,上陣廝殺。

楚國方面的作戰決策已定,於是先禮後兵,派出使者,要求晉方,退出曹、魏,恢復戰前原狀,如此楚方可以放過宋國。晉方認為楚國理直氣壯:這個提議一口氣解決了曹、魏、宋三個國家的問題,我們如果拒絕了,就顯得理虧;接受了,這仗就打不起來,所有的雄圖霸略都如鏡花水月一場空,別的小國冷眼旁觀我們,不跟耍猴戲一樣?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站得住腳,打得了仗,而看起來又像是楚國理屈,主動挑起戰端,而我們是「被迫自衛」?

小諸葛先軫又說了:找個理由,把楚國使者抓起來,不讓他回去;同時,私下允諾曹人與衛人,跟他們說:只要與楚國斷交,我們就准他們復國。

氣得咻咻狺狺的子玉果然吞下了這個餌,他向晉軍挑戰。面對強敵,晉軍卻退卻了。

為什麼大敵當前,晉軍卻看來畏戰後退了呢?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2230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