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表演
2023/05/26 14:31:56瀏覽596|回應0|推薦17
繼續看熊逸的著作。其中一段談到「修養」,古有所謂「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的說法─也就是說,高明的人不應因為情緒的牽繫,妨礙了大事─政治功業的施行。

《尚書正義‧武成》引了《帝王世紀》的一個故事(譯文取自熊逸):

武王克商之後,殷都的人民看著周軍進城,期待著一睹新君風采。

他們先看到了畢公,大家以為這就是新君,但賢人商容說:「這個人嚴肅而有急色,不會是新君。」

接著又看到了太公,大家以為這該是新君了,商容又說:「這個人威風凜凜,是個帶兵的人,不是新君。」

接下來周公出場,大家以為這總該是新君了吧,但商容又說:「看這個人的氣質,志在除賊,應該是周之相國。」

最後武王露面,商容這才說道:「聖人為海內討惡,見惡不怒,見善不喜,看這個人氣質正是如此,應該就是我們的新君了。」(引文終)

「見惡不怒,見善不喜」,是做政治的基本修養吧。所以,你看著「英明領袖」,心理要告訴自己:

他的笑容不是笑容,哭臉不是哭臉,發呆不是發呆。
他的快樂不是快樂;憤怒不是憤怒;悲哀不是悲哀。

那是甚麼呢?

是表演,跟他的個性是善是惡無關。其實拘泥在孟子的性善或荀子的性惡也是無意義的─要探究的,是他為什麼會表現出善或惡來。

決定演出戲碼的,不是善或惡,而是「利」與「害」。

政客如此,「盟友」也是。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7925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