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20 18:55:11瀏覽1545|回應1|推薦6 | |
《阿富汗文件—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上的謊言、欺騙與真相》,這本紀實性的著作出乎意料地好讀;像編年史般,作者有條不紊地羅列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的作為,並試著解答那個最大的問題:這般強弱懸殊的戰鬥,怎麼,贏的竟然是大衛而不是歌利亞?
不僅僅是謊言而已。雖然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名言是如此深入人心:「在戰爭時期,真相是如此寶貴,要用謊言來護衛。」 研究組織行為與群眾心理學的研究者,很可以善用這本書,作為組織上層與下層異化,目標與手段背離,時程與時效相悖,還有group thinking ─如何選擇「好聽」的語言,將失敗包裝成大勝等等的經典例書。 我覺得書裡有五句話,可以用來描寫美國政府二十年阿富汗戰爭的樣態:「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桌子執行,拍大腿後悔,拍屁股走人」。 書裡是這麼敘述「根本沒有戰略」的窘境的 (雖然前後四位美國總統與更多的將軍、指揮官,與國防部長堅決否認如此): 美國政府嚴重缺乏整體統籌、連貫持久的阿富汗戰略,每一屆政府都缺少至少四年能一以貫之的阿富汗經略,一個二十年的戰爭似乎竟有二十個年度規劃,且前後並不能有效銜接,從而很難達到一個久久為功的經略效果。特別是很多專案、規劃都是「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桌子執行,拍大腿後悔,拍屁股走人」,這就使美國在阿富汗留下了諸多爛尾規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專案、「有人建、無人養」的工程,它們的存在就成為腐敗、浪費與絕望的地標。 甚至連「我們在哪裡?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的設想是什麼?我們能做什麼?」的基本問題都無法回答。 曾經擔任美國駐巴格達大使的克羅克說: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其他新保守主義者,以同樣的方式處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他這樣總結拉姆斯菲爾德2001年時的心態: 「我們的工作是殺死壞人,所以我們會這麼做,誰在乎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那是他們的問題。如果十五年之後,我們必須再去殺死更多壞人,我們也可以這樣做,但不會參與國家建設。」 姑且不論當地民眾受到的苦難,諷刺的是:接下來美國就投入了數百億美元,水銀瀉地般淹沒了阿富汗。等到金錢的狂潮退去,留下的是千瘡百孔的國家與敗壞腐爛的官箴。 等到「殺壞人」、「建設阿富汗為美式民主國家」的目標都變成鏡花水月之後,整個目標又變成了「不輸」─怎麼樣讓美國在不失面子的情況下成功退場: 「……很難接受這樣的現實,即你的整個投資組合都在次要的努力方向上,或者在最壞的情況下,是一種『力量保持』任務。你的工作不是贏,而是不輸。從情感和心理上來說,這很難。」 在企業實務上,有一句話常被老闆們提起:「只要有錢與時間,任何事都有可能。」下一篇我們可以就來探討反例:「就算錢與時間都有,有些事還是不可能」。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