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沒有靈魂的羅馬
2022/06/19 10:03:59瀏覽1018|回應1|推薦13
續讀《羅馬帝國衰亡史》,進展到第32章。繼「君士坦丁王朝」之後,對「狄奧多西王朝」的敘述即將告一段落。我覺得:這個時代才是吉朋想要闡述的,所謂「羅馬帝國的衰亡」(fall and decline) 的精髓。

為什麼被後世基督教史觀謳歌的二個「大帝」─君士坦丁大帝和狄奧多西大帝,反而促成了偉大帝國的衰亡?

從喜歡自己與格鬥士比武的康默德斯,到軍人權臣紛紛自立的「三十僭主」,這些,都只是衰亡的表像。

對於君士坦丁一世,吉朋鉅細靡遺地敘述了這個被基督教會尊為「大帝」的人物,是如何掃平群雄,重新將分裂的帝國統一起來。看起來,沒有甚麼比「一統天下」更能彰顯帝王的豐功偉績了。

但實情真是如此?羅馬帝國的分裂是人為的─戴克里先看到了廣大的帝國,無法只由一人統治;更精準地說,在蠻族入侵,經濟衰退之下,只能設法將權力「下放」給地方,讓分享帝國的四個皇帝/副帝可以因地制宜,這是切實可行的辦法。

但分立帶來的是內戰。慘烈與消耗巨大的內戰之後,表面上的統一只為將來更大的分裂,埋下了更無法彌縫的因子。就像清末的「同光中興」一樣,表面上所有分裂勢力都已消滅,四海重奉北京愛新覺羅的號令;但權力業已下移,社會已經劇變,傳統經濟衰頹,意識形態已從「天柱賴以立,地維賴以尊」轉向「物競天擇」。無論甚麼「大帝」,都無法逆反這個潮流。

去過羅馬的人應該都看過「君士坦丁凱旋門」─這是西元315年,羅馬元老院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在位十周年,和他在「米爾維安橋之役」打敗最後一個競爭對手馬克森提烏斯,重新統一羅馬帝國,獻給這位「大帝」的。

但從這座大型的凱旋門,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羅馬帝國面臨的危機。門上的浮雕,有些雕得很仔細,有些卻十分粗糙─原來君士坦丁凱旋門是東拼西湊而成的東西,上面那些精美的浮雕大部取自數百年前「黃金時代」的既有雕塑;較粗糙的浮雕,則是當代的工匠急就章式趕工做出來,筆觸有如小學生般地粗劣頑拙,不登大雅之堂。


當整個社會的技術水平倒退的時候,支撐這個技術的經濟、文化基礎崩塌,也就無怪乎所謂「帝國」,就只剩皇冠與王座,稅吏與軍人的外觀而已了。

君士坦丁的營建新都─君士坦丁堡,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堡,是另外一個鮮明的例子。大帝決定:這座新都城必須擁有全世界全人類最美好的事物。當時的工匠技術水平不足,於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搶的。一聲令下,數千座精美的雕塑,被從羅馬世界各地的城市,敲離包裹,水陸運送到君士坦丁堡,以彰顯皇帝的權勢。吉朋說:

然而,大師留給後代不朽的作品卻無處躲藏,全部暴露在專好虛榮的專制帝王面前,任憑他肆意掠奪。在他的命令之下,希臘和亞細亞許多城市最有價值的裝飾品,全都被洗劫一空,像是著名戰役的戰利品,具有宗教意義的聖器,古代的神明、英雄、智者和詩人的著名雕像,全都被用來增加君士坦丁堡威名蓋世的風光。

歷史學家錫德雷努斯非常感慨地說,體現偉大人物的紀念品全都在這兒,除了沒有靈魂以外,其餘可說是應有盡有。但是,很明顯,在這君士坦丁的城市中,在一個人的思想受到政治和宗教雙重奴役的衰落時期的帝國中,我們絕不可能找到荷馬或德謨斯提尼的靈魂。

沒有靈魂的雕塑只是木石。在一個人的思想受到政治和宗教雙重奴役的時候,沒有靈魂的羅馬不再是羅馬。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75224451

 回應文章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6/19 11:45

版主沒搞清楚,羅馬的奴隸制度才是帝國崩潰的原因,並非「只是衰亡的表像」

當羅馬公民看著角鬥士跟猛獸搏鬥,或是人類互相殺戮致死,而這只是皇帝給羅馬民主的娛樂而已,西方文明的嗜血,至此展露無遺

版主的羅馬帝國史,難道沒讀到斯巴達克斯起義嗎?難道不知道奴隸制度導致羅馬滅亡?

從此,西方文明把他們以外的文明都當成野蠻,都要教化,都要奴役,從大航海時代到工業革命的日不落國,乃至現今的血汗工廠,無不如此,各個西方國家都只是不同國民的羅馬帝國罷了

到現在,美國國父華盛頓熱愛的蓄奴制度,到現在還成為糾纏美國的罪,影響美國的團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