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城與我國
2016/08/26 14:03:36瀏覽108|回應0|推薦0

1997年香港復歸中國以後,至今19年,近年來大量陸客湧入香港。不但沒促進兩地的交流,反而惡化了兩者的關係。加上中央政府開始強化對香港的管制,中學的愛國教育,2017年限制性的行政長官普選,更引起了港人的不安與反感。

除了示威遊行不斷以外,在一些書籍‧報章中,開始出現了「我城」與「天朝」這兩個新詞。「我城」香港人對香港的自我稱呼。「天朝」是對大陸的稱呼。香港目前的正式名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也就是說雖然大陸應承香港在50年間,維持現狀,實施「一國兩制」。國際社會也把香港當成一個不同於中國的地域社會來看。香港有它自己的政府,有一定的人口,也有進步的司法制度,政府也從殖民地時代到目前都能有效地統治香港這個地區,但是香港不是一個國家的事實,自他都有明確的認識。香港不能自稱「我國」,所以它只好自稱「我城」。

至於用「天朝」來稱呼中國大陸,到底含蘊者何種意義呢?  是否暗示著中央政府的心態有如從前的天朝呢 ? 是否顯示著香港人把中國大陸當成與歷代王朝相似的一個統一王朝來看呢?  中國歷代的統一王朝確實喜歡以天朝自居。既然稱中央政府是天朝,香港的自我稱呼也跟著古典化。不以都市或地域社會等現代式的名詞,而是以古色古香的「城」來自居。天朝的疆土也自然就是所謂的「天下」了。

臺灣的「中華民國」,與港人口中的「天朝」的關係,又是如何呢?

與香港不同,不曾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過的臺灣,很明顯的它就不被包括在港人所稱的天朝」的天下疆土內。它也不是天朝體系中的一個「城」。

臺灣和其它邊陲地區比較時,算是幸運的。沖繩在復歸為日本的一個縣後,只能日日月月地用陳情方式,懇請政府改善它基地的命運。香港也只能在我城內,以示威遊行的方法,請天朝傾聽它的訴求。

臺灣雖然不被大多數的國家承認它的「國家」地位,但是你看李登輝在下任前,大刺刺地說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是特殊國與國的關係。陳水扁也旁若無人地說大陸與台灣是「一邊一國」。他們的發言都以國」自居。這些發言,引起了大陸當局的震怒,也讓美國緊張。但是街上被採訪的台灣人,很多卻若無其事地說,總統說的也是事實啊!

個人的存在價值,不在別人的評論如何。一個實際存在的社會或一個地區,即使在國際上被認為是「特殊的實體」或是「地域社會」,也不能否認它存在的事實。國際的認知,其實只是種名義的追認而已。

台灣在還能保持它的「特殊的實體」或是「地域社會」的存在情況,還能以「國」自稱的階段,那就顯示它還處於可以自力更生的途上。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7196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