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特殊實體的地域社會
2016/08/07 07:56:10瀏覽147|回應0|推薦4

昨天跟著學長去聽一個研討會。研討會是在台北市舉行的,主題是關於「南海仲裁案與台灣」。後來看資料,才知道與會者都是一時俊傑。

在他們的發表和討論中,發現他們對台灣所處的環境,有相當客觀的認識。也有不少年輕學子參加,並在休憩時間,向發表者熱心詢問,發表者也循循善誘,詳細解釋。在這裡我聽到一個新名詞,一個發表者在他的發言中,說歐洲普遍對台灣的認識,是把台灣當作一個「特殊實體」來看。

在日本,以前因為承認大陸的「台灣是中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見解,日本的外國人登錄證上,把在日台灣人的國籍也都寫成「中國」,叫台灣人倍覺屈辱。

隨著時代潮流的轉變,與在日台人的力爭和台日關係的改善,現在在國籍欄旁加了地域兩個字。在這個「國籍‧地域」欄,在日台人的身份,被登記為「台灣」兩字。也就是說日本雖然不承認台灣是個國家,但是把台灣當成一個不屬於中國的「地域」來看。

若拿臺灣與香港來比較的話,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它以香港的名義參與世界各種活動,世界各國也把香港當成一個與大陸不同的地域社會來看待。但是與臺灣不同的是,在1997年時,中國主張對香港有主權,英國同意了,香港本身也默認了。

在這個事實上,香港居民如果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護照的話,他們在日本的外國人登錄證的「國籍‧地域」欄裏,身份就會被寫成「中國」,而不是「香港」。

這種差別,原因就在臺灣是個特殊實體的「地域」,已成了事實與一般共識。至於香港,它還未成長到這個地步。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6936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