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28 08:12:53瀏覽225|回應0|推薦1 | |
台灣漢人1700年流浪故事(二) 漢人與漢文化形成 秦朝在商鞅變法後,國勢富裕强大,聲威遠播。秦惠文王設置漢中郡,名字取自漢水,是長江最長的支流。位處長江中游左岸。 秦滅後,項羽封劉邦為漢王,轄區巴、蜀、漢中,都於漢中郡南鄭。後來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後,繼以「漢」為國號。漢朝前後400餘年,大幅拓展疆域、發展貿易,促使經濟、文化、宗教等更是蓬勃發展,原來的中原居民自稱漢人,漢人從此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通稱。 一、開拓漢朝的極盛時期「秦皇漢武」 漢武帝,雄才大略,以漢人為主體、統一眾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的鞏固,形成主流形態漢文化,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樹,吞滅了東甌國、南越國、閩越國,並遠征異域,消滅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繼秦朝後再次拓展了中國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遠征大宛,使漢帝國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遠達中亞,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 二、佛教傳入中原 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夢見金人,其名曰佛。遂派使者赴天竺求其書及沙門。在西域的大月氏(古代阿富汗)遇到了來自天竺的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得佛經佛像,於雒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供二僧傳法,翻譯中國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佛教從此傳入中原 安世高,西域安息國之太子,後出家為佛教僧人,於漢桓帝即位初年(約147 年)隻身東來,在中原大約二十年,弘法譯經。安世高所譯經典共三十五種,四十一卷;現存二十二種,二十六卷。 三、創立道教 西元 156年漢順帝時,張道陵在鶴鳴山創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為最高神。玉皇上帝又稱昊天上帝。開創道教流傳周邊各國。 四、首創歷史典籍 《史記》西漢太史令(太史公)司馬遷編寫的歷史書籍。記載了自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歷史。原稿在西漢末年遺失,目前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國六朝抄本,是世最古的史記殘卷,現藏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記集解》(其中有十五卷為別版補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黃善夫三家注史記,是世最古的完整史記。 漢人南遷~鶴佬人 今河南省東南邊固始縣,戰國時為蓼國、黃國領地,後為楚國所滅。楚國名相孫叔敖功再楚國,知道往生後,楚王必賜封其子孫安,孫叔敖深知孫安碌碌庸才,臨終囑咐孫安不要求官,只要索封孫丘即「寢丘」(今日河南固始縣)為封地即可。東漢光武帝因感孫叔敖經營水利,大幅提高農地生產,福延後代,而一生清貧廉潔,死時竟無棺木可殮。故賜名「固始」以資感念。 歷史上鶴佬人數次南遷,而以固始縣集體遷移為代表,尤其唐朝的陳政、陳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率部進入福建,帶去中原的文化與人口,鶴佬人自認祖先氏族出自固始」。 從西晉到北宋末年,800多年時光裡,因特殊的地理區位和歷史因緣,曾有四次大規模南,成為閩台一帶移民的肇始地,緊密地連接到一起。 第一次:西晉永嘉五年(BC311年)「永嘉之亂」或稱永嘉之禍時,居於中原的外族人,引領外族軍隊,擊敗西晉京師守軍、攻陷洛陽大肆搶掠殺戮,更俘擄晉懷帝及王公大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漢人政權,被外族攻破,漢人政權幾乎全滅的事件。包含固始在內的中原衣冠士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逃難入閔。 第二次:唐高宗時期(BC649〜BC683),陳政、陳元光,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父子率府兵、鄉勇近萬人入福建,開發建設漳洲地區,陳元光被後世尊為「開漳聖王」。 第三次:唐朝末年(BC907),王審知光州固始人(今河南省 固始縣),父子三人率義軍及吏民數萬,入閔帶動的移民潮,王審知被後世尊為「閩王」。 第四次:北宋末年(BC1127),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開封,鄉民為避戰亂,紛紛南逃福建投靠親友。 其中尤以第二次唐初陳元光父子與第三次唐朝末年,王審知父子三兄弟的兩次大規模移民潮,影響最深遠,為中國東南沿海,帶來百餘姓氏,數萬移民,也帶來先進的農耕文明和中原社會管理制度,加速了中國東南沿海邊陲的開發建設和社會發展進程。這些來自中原地在閩地安家落籍後,世代繁衍,聲聲不息,其後裔成為漳泉汕地區主要人口成分。 漢人南遷~客家人 客家的「客」字,是沿襲晉元帝詔書所定的「給客制度」。其後到了唐宋,政府簿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而客家人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 客家人的姓氏族譜中,可以發現客家人源於漢族,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活動範圍約在今山西、河南、湖北間。因北方的動亂不安,客家人歷經五次大遷移,根據歷史學者羅香林的研究,客家人從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南遷,可分五個時期大遷徙: 第一次,在晉永嘉年間(311)。五胡亂華,中原一帶胡騎縱橫,兵荒馬亂,為了避難,客家祖先也紛紛南遷,渡過黃河,到達湖北安徽、河南南部,及江西一帶。 第二次,在唐末至宋,主要是受到黃巢之亂的影響,迫使客家先民遷移到安徽南部、江西東南部福建西部與南部、廣東東部東北邊界等地區。 第三次,在南宋末到明代初年。蒙古人入主中原,宋室南渡,當時居住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客 家人也隨著遷移到廣東東部和北部,並擁護宋朝王室,和蒙古軍隊對抗,犧牲壯烈。 第四次,在明末清初到乾嘉之際。受滿人南下入主及內部人口膨脹等因素,由廣東東部、北部及江 西南部遷往廣東中部及濱海地區,及四川、廣西、湖南、臺灣,且有一小部分遷到貴州南部及西康的會理。 第五次,大遷移,在清乾嘉以後,因受土客械鬥及太平天國事件的影響,由廣東中部的新興、臺山等地遷到廣東西部的高、雷、欽、廉各州,遠的到海南島。 漢人遷台 台灣人口結構,依1953年台灣戶籍資料顯示,台灣500戶以上的大姓,有100個,其中有63個姓氏的族譜,均記載其先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1978年台灣出版《台灣區姓氏堂號考》,對台灣前100大姓的姓氏起源,姓氏播遷,渡台始祖做了考證;前100大姓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數92.42%(含河洛及客家)。其先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者有66姓。兩次比較,先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只差3姓。 海禁促成漢人遷台背景 前期倭寇:14世纪初,日本南北分裂,南朝在長期內戰失勢,散兵游勇的武士,組成海盜集團,在海上劫掠商漁船隻,走私到朝鮮、元朝中國東南沿海,後來當地人卻指引搶劫掳掠。由於西元414年高句麗廣開土王碑文,記載「倭,寇○○(地名)」而來,即「倭人侵略(某地)」之意,而之後「倭寇」二字作為名詞獨立,用以稱呼來自日本的侵略者。後來由朝鮮傳入中國,兩國人民都稱呼日本侵略軍為「倭寇」或「日寇」。視為「真倭」 14世纪末,割據江南沿海州縣的張士誠和方國珍後,為朱元璋擊敗,其部眾潰散亡命海上,勾結日本浪人「真倭」,侵擾沿海地區。 西元1368年,朱元璋取得政權,鑒於往日張士誠和方國珍往日的割據地,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等地區,朱元璋採取元朝對南人(南宋統治下的漢人),徵收最高賦稅政策(十倍以上),窮其財,挫其志,以防反叛,當地百姓不堪其苦,或流亡沿海各島嶼,或作為倭寇嚮導,甚至加入倭寇,使海盜更加猖獗。
可惜臺灣在荷蘭人侵台前,並沒有本土文字記載任何故事,閩、客、原在後來的碑文記述或學者考古研究,大部分是口耳相傳的傳說,彙整的而得。但是在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荷蘭人卻有文獻記載諸多台灣當代的資料。 最早,1582年7月澳門葡萄牙當局,派遣一艘中國式遠海大帆船,前往日本。大帆船由澳門出航後,途中遭遇暴風颶浪或是颱風,後來衝撞到臺灣島的蠻荒海岸,由兩位西班牙神父的信件與難船述略及葡萄牙教會士的日記三種資料,得知船難至脫險。歷經75天裡,遇難旅客及船員登岸後,構築臨時草寮居所,並用原大帆船木板料,可用機具,重建供近三百人脫困的「小」帆船。 75天裡,島上的原住民,發現船難,趨往撿拾漂流的物資。也有原住民,曾駕竹筏,載著米、匏瓜、 無花果、鹹肉、鹿皮其他毛品等物品前來與他們交易,但因言語溝通不良失控而衝突,互有殺傷,遂不再往來。 他們還聽說:島南邊有一港口(推斷即今萬華),有兩、三艘的漢人小船到那裡交易鹿皮。 由以上描述,可以推論,沿海平埔族與漢人間,已經開始進行物資交換。這種交易行為是聽說的,可知船難人員與島上原住民間,也有能溝通的語言,串聯整個故事應該就是漢語。也就是說島上已經有少數人,能漢原語言溝通。 船難 廣東福建沿海地區,已開始作為貨幣使用,並在1423年傳到長江下游地區,成為納稅的法定貨幣。 1638年,荷蘭人文獻記載,台灣中部自古就存在「大肚王國」。由27個村社所組成。1644年,另有文獻記載,台灣南部自古就存在「大龜文王國」。包含「23個部落」及「數個漢人村落」。德國史學家 Riess 研究荷蘭史料也發現:荷蘭人來台與原住民溝通時,多由客家人居中翻譯。 遷台第一批漢人: 天啟四年(1624),荷蘭人由安平侵入之前,由前述資料可知,早已有漢人在島上活動。而此前遷台漢人有多少無法統計,但既已形成「數個漢人村落」,人數自不在少數,且由客家人擔任原荷翻譯,稱為遷台第一批漢人。 遷台第二批漢人: 17世紀,在世界海權勃興的時代,鄭芝龍隨貿易商李旦,到日本平戶島,學習並參予經營貿及走私,又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海盜)。後來明朝封閉海易疆的背景下,在臺灣西海岸以魍港為基礎,建立港寨為海盜主要據點。繼承李旦和顏思齊成為台灣海峽最龐大海上勢力,周旋於東洋及西洋勢力之間,並且在台灣海峽抗擊及成功擊敗西方海上勢力的第一人,為明朝所忌。崇禎元年(1627),命福建巡撫熊文燦,經數次招安鄭芝龍,任「五虎游擊將軍」,駐安海,為明朝防守海疆。時值大旱飢荒,飢民到處流竄,地方動亂不安,上下無策。熊文燦向鄭芝龍請益。鄭芝龍想起曾經擁有港寨的臺灣西海岸,遂為巡撫熊文燦謀劃,以墾荒為由,遣散飢民至海上孤島,既解飢民為患,又省賑災資源。於是大批男女混雜的災民,被遣送台灣。 遷台第三批漢人: 崇禎四年(1631),荷蘭人統治台灣,發現擅長農業生產者,都是東南沿海的漢人,為了提升農業生產,大量招募漢人來台開墾,引進農產品種子「載來米」指隨船載來的米種,「碗豆」漢人稱「荷蘭豆」等,牛、犁、牛車作為耕種動力及運輸工具。西班牙人在北部,以武力傳播天主教,引起原住民不滿,產生嚴重衝突,荷蘭人為了爭取更多的利益,1642年把西班牙人趕出這片土地。此後荷蘭人引用漢人,擴展到北部地區。 (附註「尖仔米」是台灣米,「逢來米」是日本時代引進日本米種。) 遷台第四批漢人 1661年4月,明朝鄭成功(父鄭芝龍)率2萬5000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艦攻克臺灣,迫使荷蘭在1662年2月1日簽約投降,南臺灣進入鄭氏王朝時期。此後反清復明的漢人開始大量移入臺灣,逐漸成為臺灣主要構成人口。 遷台第五批漢人 康熙22年(1682)7月,施琅評估劉國軒守備軍力「澎湖新舊戰船,共計有一百二十隻左右」。施琅率二萬多兵士及六百多艘戰船,以絕對優勢兵力,選擇南風浪小海象平靜,將士不會暈船,從銅山出兵,進攻「彭湖」,獲得大勝。東寧水師幾乎全部沉沒,官兵死的死,降的降。鄭氏王朝瓦解,東寧王國決定投降清廷「舉國歸命」,以免因洋米被截,導致飢荒。 施琅上《恭陳臺灣棄留疏》,力陳保有台灣之重要性,終使康熙皇帝決定繼續經營臺灣,康熙23年(1684年),臺灣首度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此後展開長期唐山過台灣的長期移民歷史。 施琅因功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鎮守台灣。在施琅的治下,規定「赴台者不許攜眷」。施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盜,特禁往來。表面上的理由是那裡出的「海盜」多,實際原因是惠(州)潮(州)之民(客家人)多與鄭氏相通」,於是臺灣客家人人口數因此大幅落後,同時移民台灣的泉州人及漳州人,而在日後分類械鬥中,失利並退出平原。 施琅底定全台,上奏清廷建議奉台灣民間信仰,媽祖「天妃」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賜晉天后,並頒「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敕號,改台南寧靖王府為大天后宮禮部。雍正四年,皇帝又御書「神昭海表」匾。乾隆時期又頒旨改官祀,天后宮之名稱逐漸普及至今。 施琅從湄洲島湄洲媽祖祖廟兩尊開基媽中,帶來一尊黑面二媽古媽祖,目前安置奉祀在鹿港天后宮,供眾信徒膜拜,此尊神像已有一千年的歷史,目前全世界僅存這一尊,祖廟另一尊毀於文化大革命 遷台第六批漢人 乾隆時期以後,興起唐山過台灣的風潮。自日治時期一直到戰後時期,地方上曾顯赫一時的本省五大家族為代表,以遷台早晚順續如下 1746年(乾隆11年),霧峰林家: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人,開臺祖〜林石渡海來台灣,定居大里杙(今大里區),1746年渡海到台灣定居。至第三代林甲寅移居阿罩霧(霧峰),其後代以林奠國、林定邦為中心分為兩支,林奠國後代被稱為「頂厝」,林定邦後代則為「下厝」。初期主要由下厝系家族,1865年幫助清朝平定戴潮春事件有功,並在戰爭中取得大量田產,最後得到清朝賜予的樟腦專賣權,而變為中臺灣的首富。後期則頂厝系抬頭,以藝文、社會運動知名。 1775(清乾隆四十年間),基隆顏家:福建安溪縣金田鄉人,開臺祖〜顏浩妥顏浩妥在大肚溪附近開採石材。到了在日治時期,顏雲年與日資企業三井會社的合作,大型開採煤礦、金礦,被稱為「炭王金霸」,逐漸致富。稱冠於臺灣礦界。 1784年(乾隆49年),板橋林家:福建漳州府龍溪縣白石堡吉上社(今日龍海市角美鎮)人,開臺祖〜林應寅於攜長子林平侯渡海來臺灣,於臺北新莊落腳。經營白米批發,在林爽文事件中物價暴漲因而致富,並在泉漳械鬥中獲勝,維繫了家族勢力。 18世紀末(約乾隆54年),高雄陳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人,開臺祖〜陳中和的曾祖父輩渡海來台,定居打狗港苓雅寮,以漁業與農業維生。至1887年(光緒13年)陳中和自行創立「和興行」。在橫濱、高雄、香港三處設置據點,1895年後臺灣日治時期因配合日本「米糖王國」政策,設立新興製糖,逐漸致富。 1821—1850(道光年間),鹿港辜家:福建泉州三邑惠安,開臺祖〜辜安平,清道光年間進士,任職林則徐幕僚,後調職台灣,官至道台;辜安平有獨子及二孫辜顯忠、辜顯榮。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台灣民主國不敵日軍,辜顯榮引領日軍,順利進入台北城。協助日人剿殺抗日台民有功,被日人委任「臺北保甲局」局長兼團長。臺灣總督府並給予,鹽和樟腦等專賣特權獎勵,奠定辜家富裕的經濟基礎。1909年再獲得鴉片經銷權,此後,辜家在總督府庇護下致富。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