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考古揭露的真相-炎帝與神農
2019/07/15 08:59:20瀏覽434|回應0|推薦1

考古揭露的真相-帝與神農

    近年來,大陸全面開發進步神速,考古工作蓬勃,揭開中原民族文化真面目。傳說中很多故事面臨考驗,例如有關「火」的炎帝與祝融.「以農立國」的神農與炎帝。

一、中原地區的古人類先祖,追朔超過200萬年前

(一)南方人種(長江中上游)

1 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遺址~發現距今204萬年前,古人類直立人化石經中國古人類研究所的黃萬波等與美國、荷蘭、加拿大等國學者合作研究小組,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提出龍骨坡遺址出土,似人牙齒和一段下頜骨殘段,屬於直立人遺存。遺址在長江上游三峽沿岸,至目前止,可能就是古時候,南方各部落的祖先。

2 安徽蕪湖市繁昌縣(長江下游)-繁昌人字洞遺址~距今200至240萬年。(位於太湖西約150km,播陽湖東北約300 km) ,本遺址比龍骨坡遺址早36萬年,可能是南方最早遺址,但不知何故,內容不詳。如果出土也有猿人或直立人化石,南方各部落的先祖,將由重慶龍骨坡改成安徽繁昌人字洞,而且推前36萬年,甚至可能是亞洲最早人種。

3 湖北建始縣(長江中游)-建始人及其文化(直立人)~距今195至215萬年,。(位於重慶東北約300 km,播陽湖西北約1100 km)。本遺址比龍骨坡遺址早11萬年,但內容不詳。

(二)北方人種(黃河南流東向灣角兩岸)

1 陝西玉山鎮上陳村-上陳遺址~ 最早的地層可追溯到距今212萬年以前。遺址出土了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狀器、鑽孔器、石錘、手鎬和兩面器等器物,以及一些哺乳動物化石。(這是北方地域,位於黃河西南岸100 km西安市西50 km) 可能就是古時候,北方各部落的祖先。

2        山西運城縣-西侯度遺址~距今180萬也有說170萬年處於黃河中游男流轉東流三角洲。

    以上五個散佈在中原地區,古人類遺址都超過190萬年,推翻180-190萬年以前,直立人由非洲向其他大陸擴散的觀點。如果依此邏輯,中原直立人向西北凍原擴散成白人,向赤道擴散成紅黑人,也無不可。

二、德王」「火神」「夏神」形成

    南方地域,比重慶市巫山縣直立人晚34萬年,雲南元謀上那蚌村-元謀直立人~發現距今年代為170萬年前左右,元謀人化石的地層中還發現有「許多炭屑和幾塊黑色的骨頭,經鑑定,可能是元謀人用火的痕跡

    北方地域,比重慶市巫山縣直立人晚24萬年,山西運城市風陵渡鎮-西侯度遺址~發現距今180萬年前(有說170),發現燒過的動物骨骼、角和牙齒,被認為這是人類用火的標誌。

   傳說中,人氏是在今河南商丘,發明鑽木取火,傳說隧人氏歿於前4354年,與西侯度遺址年代相差180萬年,元謀直立人年代相差170萬年。甚至於可確認,會用火的北京猿人,也相差50萬年前至70萬年。無論如何,發明用火,教人熟食,结束茹毛飲血的生活。都不可能是前4千餘年歿於河南商丘的燧人氏鑽木取火是磨擦生熱的物理現象,理論上沒錯。以現代電鑽或電鋸運作經驗,鐵件與木料高轉速磨擦,相當時間內會累積相當熱量,但還不致會冒煙起火,否則誰敢使用?原始人用手工鑽木欲達燃點,須要速度與時間(耐心),木料磨擦處還沒熱,恐怕手早已破皮,隧人氏有何能耐發明鑽木取火?十分懷疑。

    上古時代猿人或直立人,為了吃及狩獵,需要切割刮削,利用堅硬石頭,互相猛力碰撞,獲取岩片石頭破口鋒利部分。當碰撞行動在落葉乾燥區或是在沼氣地帶,碰撞火星便引燃乾燥落葉或沼氣燃燒,在無意中卻發現「取火技術」。早年漢人頑童(含筆者在內),常以柴刀或鎌刀刮取乾燥木削,河邊撿拾白色堅硬石頭,相互擦撞火星點燃木削,起火窯。童群相傳,這是「火神」流傳下來的「取火技術」。這種應需求而產生的技術。符合原始人天賦的能力,又能滿足生活條件,並不需要特定智慧才能發明,任何地區、任何原始人在具備在落葉乾燥區或是在沼氣地帶,執行石塊碰撞,都會產生火星,都可能起火,任何地區,有人發現「取火技術」,被形容「火神炎帝」,順理成章。

    「炎帝」本是常人(猿人或直立人),在遠古知識有限的社會中,因能「用火熟食」,受到群眾敬愛,擁護成為首領,「用火技術」在世代傳承擴散,繁衍綿延。「熟食」的好口感,發揮磁吸效應,鄰近部落逐漸歸附,形成「用火氏族」。世代久遠的後人,感佩「用火熟食」功德無量,尊創造用火技術之先祖為德王」。到春秋時代文史興旺,尊王稱帝者眾,德王」被尊為「炎帝」,後來被道教為「火德星君」。直至今日,漢、苗、京、羌等南方各民族,自認的先祖「炎帝」。這個「炎帝」可能就是,雲南發明用火的元謀直立人。

    被評為古代的「巫書」的《山海經》記載.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盡頭,是祝融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祝融」是神話裡的神仙,後人尊為「火神」,亦為「夏神」,號「赤帝」,是神農氏的輔佐神。也就是雲南發明用火的元謀直立人被神格化德王」「炎帝」與「祝融」都是發明用火的人,也許是同一人,也可能根本各有其人,在不同時空不同環境創造火。「祝融」只是被形容焚毀破壞,成為負面形象的「火種」

三、「神農氏」形成

南方「用火氏族」經過約168萬年繁衍綿延,約公元前1.8萬年或更早一些,擴散來到江西萬年縣大源鎮一帶(鄱陽湖東岸),發現成熟原生水稻,經火烤、水煮都可食用,香噴噴好吃耐餓。這就是「神農」嚐百葯的具體行動,既嚐能不能吃,又嚐其葯性。人們開始嘗試種植水稻,歷經漫長8千年,終於成功栽培人工水稻。仙人洞及吊桶環出土人工水稻矽石,經碳十四測定證實,其年代約公元前1萬或更早一些,從此展開水稻農耕文明。

    時人為了栽植水稻,首先需要有能積存水的平坦水田,也要人能居住的乾燥宿地,面對處處原始草原夾雜林木的原野,選擇地點需要專業,「風水地理」觀念應運萌芽。選擇適宜地點,起火焚燒清除,墾地築田埂積水成田,開創水稻農耕之始,這便是「炎帝」善火耕,神農氏的輔佐神的描述。大源地區的「用火氏族」,發動第二次漢人文明革命,展開農耕產業,「神農氏族」在此時此地誕生,使得後人為了「炎帝」「神農氏」是否同一人爭論不休。

    歷經5.5千年研發擴散,到約公元前5千年~4.5千年間,浙江省餘姚市,在河姆渡文化中,已經養豬食肉,馴養水牛提共動力,開始使用「骨質耒耜」,配合農耕,利用大型動物如牛、馬、鹿、獅、虎、熊、象等牙、角、爪、蹄、腿腳等骨質堅硬、耐磨、尖、銳、利等部位,作為挖掘土壤工具,耒(ㄌㄟˇ )就是犁田的整組工具,含可傳遞動力及操控挖掘深淺的組件。耜(ㄙˋ)就是接受動力挖掘土壤尖銳利的組件。到了約公元前4.3千年,她們的農耕工具,如石斧、石錛、骨鏃等等,大多進化使用木柄、木棍等,耒耜也進化「木耒骨耜」。

農具「犁」的閩南語就是「耒」:名詞的「耒」表示全套「耒耜」農具:動詞的「耒」表達「掘翻土壤」叫犁田,而「耜」是名詞使用牙、角、爪、蹄「掘翻土壤」部位的品名,漢朝以後改用鐵件,「耜」分兩部分,下面組件就是「耜」,三角型的鐵件,兩邊銳利用來掘土,另一邊平整以備銜接上部翻土鐵片,下部是錐形套筒,用來與「耒」結合,「耜」與閩南語同音,早年,專業製造農具的打鐵店俗稱「耒積」,「耜」的價錢相當高昂,因為「耜」是「耒」的刀口。還有一部分組件就是「翻轉土壤」的鐵片,下邊與「耜」平整邊同寬同厚,以利接合,整塊鐵片成長橢圓型螺旋面,可以把「耜」掘起來的下層土壤翻上來晒太陽,把上層長草面覆蓋下去。由於「耒耜」與閩南語的「犁」及「耜」同音,可見當初發明「耒耜」的人或團隊是閩南人,神農氏被認為是開創農業,發明「耒耜」之人。那麼神農氏是閩南人是無疑。所以閩南人自認祖先是「神農氏」、開基元祖是被尊為「炎帝」。最後「神農氏」「炎帝」變成同一個人。

    「木耒骨耜」出現,耕作變得更容易,農耕文化在長江流域越發擴散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田螺山遺址出土(公元前5000年~3500年)-後期的大量稻穀證明,隨著時間推移,稻穀已非原始栽培稻,馴化稻的比例上升。

    四川巫山 大溪遺址(前4400年~前3300年)- 陶器多呈紅色普遍以碳化稻殼末為孱和料,可見稻穀產業已形成產業鏈」。

    浙江杭州市餘杭區太湖周圍地區-良渚遺址 (元前約3300年至2300年),區域居民依賴單一稻米作物成為「主食」,展現稻作農業為經濟基礎。此後,稻米農耕傳遍長江流域以南方地區,奠定南方吃米的基礎。更外溢羌族、百越族、苗族等等民族。

 

四 大漢民族形成

    自有傳說的歷史,中原地區都是北方人統治,黃帝出生在河南新鄭市一帶北方人,黃帝以下顓頊、嚳、堯、舜、夏禹都是黃帝的血脈,這漫長傳說時,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任何出土證據,足以證實曾經存在。後繼的商湯是中原地區的第一個「東夷政權」(東夷指山東地區人民)。周朝的先人,先周都城周原的遺址在,今天的陝西岐山縣和扶風縣人。秦朝是甘肅省清水縣人,公元前206年以前,從無南方人統治中原。

    直到距南京200km的(今)江蘇宿遷市人「項羽」,前206年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自立為「西楚霸王」,算是第一個統治中原的南方人。

「西楚霸王」分封入關有功諸侯,封他的同鄉江苏省丰县人劉邦為漢王後來前202年劉邦稱帝,史稱西漢,為漢朝開國皇帝,算是第二個統治中原,第一個稱帝的南方「神農氏族」。

    此後422年(含王莽篡漢14年),國勢鼎盛,創造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帝國,及燦爛輝煌的文明。之前的「神農氏族」為南方族人當上皇帝,,國富民安,備感榮耀,後來「神農氏族」自認是「漢族」的漢人。

    劉邦統治天下以後,大批漢人入朝為官,入京經商,形成「漢族」大批北移,才有五胡亂華,漢人第一次南

後續(詳見台灣漢人1700年流浪故事(二)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sx7613&aid=128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