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13 14:43:40瀏覽1471|回應4|推薦42 | |
現在網路當行,在彈指之間顛覆了政治,君不見人行步道的存廢都要舉行I-voting。學習來說,對於這一代大學生,從小就學習上網抓資料,迅速地整理報告,網路平台有利於教與學,特別是現在從小學到大學都在瘋「翻轉教室」,透過影片等手段刺激學習興趣,主動透過上網或其他方法進行自我學習,頗有建構式的味道。 早在之前西元九十年代網際網路初興,我就意味著那將是訊息傳送的好平台,勢必會影響到教學活動,便早早學習製作網頁,從Word的網頁附加網頁功能起,繼而學習Frontpage、Dreamweaver,兼學習影像處理和flash動畫的製作。中間有多年獲得國科會和教育部的計畫補助,得到資訊等專業同仁、助理和學生協助,陸續建構了許多線上學習素材,如:國中生物學學習網站、大學微生物學資源,自己負責的課程全都設有專門的網頁,起碼是完整的上課簡報檔案,部分課程還有全文、測驗資料庫等。對於大學的通識課投入最多,除了全文,還製作了一百多件介紹生物學概念的多媒體動畫,最後還附上完整的影音串流。 可惜的是,除了個人教學的網頁憑藉手工就可以update外,其他公共服務的教學資源,需要得到持續的資源方能維持,而國科會和教育部都是階段性的計畫,缺乏持續的資源,這些服務性網路教學資源無法成長,網路不成長就就很難維持先前的績效了。 對我來說,很容易響應這一波翻轉教室的潮流,不過,忙於網路教學資源建構多年以後,我更在意:實地的、現場的、實作的教與學活動,特別在通識的課程中。 使用自己建立的網路教學資源多年後,體會到學生多閱讀上課簡報,少閱讀背後所附上的學習素材,多浮面、片段,缺乏深思,普遍地缺乏文字統整的能力。例如介紹北投士林科學園區的開發時,學生常搜尋到網路上討論的文獻,反對面的資訊流傳更廣,這些全都是二手的資料,當然融入了製作者的價值判斷,對大多數宅在家裡的學生而言,這園區在哪裡都不知道,談不上對這個位址(外雙溪出水口的洲美地區)的過去與現在的瞭解,更不可能瞭解當地住民的第一手意見。又例如,走上芝山岩,學生就能直接面對族群之內和民族之間矛盾衝突的痛苦印記,繼而介紹士林的發展歷史,這就不是說一則他人的故事,而是我們自己的歷史。 我重視網路的管道,我更在意實地能帶給學生的情境衝擊,希望帶給學生網路沒有的經驗。「實地觀察研究是一個眼見為憑的研究方法,並且親自去查勘,他與自然研究法有些相似,所重視的是融入現場親自去觀察紀錄,所以也是許多研究法的根本,由於研究者 本身能夠融入研究對象的生活和所處環境,因此資料較有正確性及可信度。」這是網路上對於實地研究的描述。 在瘋網路的今日,要推動實地教學不容易,首先要克服移地交通的困難,更要克服的是學生從小養成的習慣,資料不再是網路上copy and paste,要克服學生拙於思考和統整的能力,要學生走出舒適的室內,要學生走在烈日與風雨之中。經驗告訴我,這種「實地」教與學的試驗不怎麼「營養」,特別是在通識課程中。 教學要因材、因時、因地施教,我的經驗告訴我,對我的學生來說實地教學比全虛擬重要。 請參考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