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舊街與新街,被遺忘的士林發展血淚史
2014/06/05 11:34:56瀏覽23054|回應12|推薦96

文林苑都更案爭議多年,士林文林苑在文林路士林橋頭郭元益總部旁。士林熱鬧,巷道不寬,文林苑建地後方的巷道更窄小、蜿蜒,這裡統稱「舊街」,傍著此間的信仰中心「神農宮」。偶而開車穿越舊街,因為巷道小,擔心路邊的行人、機車,更要擔心前有來車堵著只能單線通行的小巷。舊街店鋪不多,樓房之間,窗戶相對。當初不知道為何會有如此彆扭的巷道。如果不進行都市更新,這裡的住民生活品質不可能會提升。「文林苑事件」所爭的居住正義,可能會影響這裡一大片民居的發展。

有「舊街」,自然就有「新街」,翻遍士林區的地圖,沒有任何一條馬路是以「新街」命名的。當我準備一門〈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的通識課時,才翻查士林區誌等資料,漸漸地瞭解士林外雙溪流域的過去,也才知道那人聲鼎沸、熱鬧非常的士林夜市附近,就是士林的「新街」。

民國六十年代初,我曾到士林探訪同學,公車轉過圓山,就可以看到圓山保齡球館挨著淡水線鐵路,挨著劍潭的潭水。那時候,士林夜市已經很熱鬧。才不過四十多年前,舊街和士林夜市相連的區域外,其他周圍地區都還是種植水稻的農田呢!

七十一年起寄寓外雙溪,頭幾年,頗常坐公車到士林陽明戲院後方的舊市場買菜,那時簡陋的攤商後方,還有淤塞的河道(基隆河廢河道),上方還橫著吊橋。今天,市場改建過,後方的廢河道在基隆河截彎取直後成為今日的基河路。民國初年,五月,士林居民會在這裡熱鬧地圍觀賽龍舟,如今同樣的龍舟競渡擠到外雙溪的出水口處的洲美了,洲美屈原宮長年保管著兩艘龍舟。

這裡的「新街」,信仰中心的慈諴宮居中,圍著方正的大南街、大西街、大北街、大東街,外圍一層是小南、小西、小北、小東、小南等為名的街道,據說從前在交接處設有隘門以自保。據歷史記載清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泉州人入侵以漳州人為主的士林,械鬥,焚燬舊街。地方仕紳潘永清主張於下樹林之處建設新街,而不退縮至芝山岩或被逼入山區,這具有開闊前瞻的意見,得到其他曹、林、楊、魏姓仕紳支持,紛紛捐地重建新街,這才有方整的新街面貌。

很遺憾,雖然新穎規劃的新街,如今卻困在攤商市井之中,原該是肅穆的慈諴宮,但見攤商的器具與招牌掛在廟前與廟埕周圍。原該被景仰紀念的潘氏古宅,雖然列名文化資產,這裡的攤商與行人幾乎無人識得。古宅的騎樓尚且如此殘破,宅內光景可能更不堪。

「愛臺灣」口號籠罩著上空,新街不該如此沒有歷史感,過去市政府曾經要整治過,也都在政商壓力下不了了之。沒有歷史感,豈止新街,士林紙廠在日治時代曾經是這裡的大企業,如今看不到當年高聳的煙囪,看不到周圍的灌溉水圳,紅磚砌成的廠房建築依稀當年樣貌。士林紙廠停工了,房舍破損了,現在等待都市更新計畫,將改設為住商用地。很可惜,警衛不讓我進去做些記錄。就跟東吳大學旁的中影文化城一樣,財團有意拆除原來的舊電影街廓,也同樣阻止我進入留下殘影記錄。

士林平原,除了新街舊街外,其他都是農田,在光緒年間的舊地圖裡,在日治時代更準確的地圖裡,一樣清晰可見,外雙溪、磺溪等幾條溪流和大小水圳縱橫交錯,平原地區主要的水源引自東吳大學旁外雙溪的取水口。如今取水口的水壩被颱風沖毀了,平原的水圳皆變成地下暗溝,連磺溪都圍在高高的檔水牆裡,成為一大明溝。三十年前士林官邸前方福林路前後都有憲兵把守,現在人車往來毫無阻礙,官邸更是天天滿園南腔北調的大陸同胞,門口是風雨無阻的法輪功抗議現場。唯一還保留著舊時面貌的,大概只剩下外雙溪山區裡的幾條灌溉水圳,尾崙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和坪頂古圳。

舊街新街殘留著泉漳械鬥遺跡,泉州府在金門之北,漳州府在金門之南,也都是閩南相鄰的地方,為生存為發展,況且以性命相拼,更無論更早被排掉的平埔族原住民,以及後來拼死抵抗日本外族入侵。芝山岩小山丘上,不單留下先民的生活遺跡,留下死難同胞的「同歸所」,也留下異族殖民政府的日語教師殉難碑。

環境與生態的變遷離不開人與社會的發展歷史,士林的舊街、新街與鄰近的遺跡記錄著一頁頁原住民、閩南(漳州、泉州)、日本人、外省人爭鬥的血類史。今日人們只在乎文林苑一家一戶的居住正義,沒看到前人集體集資捐地,苦心為鄉親搫劃改善生存環境,不單新街舊街如此,芝山岩上的「惠濟宮碑記」與「芝山岩合約碑記」也都記錄著前人的功德,不為一人一姓。

我不是文史工作者,但忝為東吳的一份子,理應多關心大學在地環境的過去,今人雖然來不及參與歷史,對現在與未來應該多盡一分心力。大學不該是象牙塔,不該只受人供奉,大學生也不應是宅男宅女,周遭的事物有血有肉,毫不虛擬。大學生對士林舊街與新街的關心,理應遠遠超出士林夜市裡的食物。

請參考:

〈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

外雙溪印象

士林古地圖,藍色標示外雙溪溪流

士林舊街裡的神農宮

士林舊街狹窄的巷道

士林「新街」中心的慈諴宮

慈諴宮廟埕的周圍

士林潘氏古宅

士林潘氏古宅

士林潘氏古宅的騎樓

士林紙廠

士林紙廠

芝山岩上惠濟宮

芝山岩山下的「芝山合約碑記」水泥造景

惠濟宮旁的「芝山合約碑記」原件

惠濟宮碑記

芝山岩「同歸所」(左方紅色建物),不忍直接拍攝

芝山岩上的日語教師殉難碑,漢人抵抗殖民外族遺跡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hc70&aid=13882899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DeborahMarino
2023/04/26 16:30
That is amazing to see such valuable information.keep posting. diamondexchange999(DeborahMarino@gmx.com)
wonghc(wonghc70) 於 2023-05-21 15:03 回覆:
Thank you! I am sure you can read the Chinese characters.

samson
2015/03/24 09:27
八芝蘭昔日「仕」子如「林」的風華,由您神來之筆與犀利鏡頭重現,讓人了解夜市外的人文風景。我也要推介銘傳大學附近的水神社,是昔日記憶的殘跡之一,也可俯瞰士林。(samosnzhong@yahoo.com.tw)
wonghc(wonghc70) 於 2015-03-24 10:53 回覆:
謝謝您!我會找時間去看看。

江雪
2014/09/11 21:38

以及龍溪蘇姓、平和羅姓。


江雪
2014/09/11 18:06
<士林漳州人之原鄉籍貫>

龍溪縣:林、楊、郭、莊、鄒

海澄縣:鄭

漳浦縣:陳、施、潘、阮、魏、莊

平和縣:黃、吳、何、曹、賴、楊

南靖縣:林、蕭、李、王、邱、簡

詔安縣:何、游

江雪
2014/09/08 20:59
漳州人據有士林沃野,泉州籍的同安人據有基隆河口,各據一方,利益不均,遂成冤仇。
wonghc(wonghc70) 於 2014-09-08 21:45 回覆:
謝謝您的補充

Bub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09 12:00

借著您的古士林地圖,點出我童年成長的地方給孩子們看。謝謝您啦!

郭元益老店還會在我夢中來去哪!

謝謝您讓我重溫兒時熟悉之地!

wonghc(wonghc70) 於 2014-08-10 10:28 回覆:
多年前,郭元益總店已經改建成新樓房,常接待附近小學生去戶外教學,學習製餅,社區裡的小朋友和家長們頗熟悉。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
2014/07/31 10:55

寫出這樣的介紹

足見找資料做功課的努力

謝謝分享資訊和解析

遺憾的是台灣以政治凌駕一切

愛台灣不見得愛文化

看早期漳州泉州客家相鬥歷史

也不奇怪很多東西都被遺忘

包括血淚的教訓


Loser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26 23:12

我覺得,不要甚麼都「血淚」。

文林苑事件,訊息也是弄得「血淚」縱橫也似的。那種感覺,我猜要是希特勒復活,再屠殺猶太人200次,都沒臺灣社會那麼「血淚」的感覺。

臺灣已經太愛「血淚」。這也血淚,那也血淚。太多了,明明沒人流血,亦沒人流淚的任何大小事,都能變成驚天地泣鬼神般的「血淚」。

我覺得,保存一些歷代史料,以供後人備詢、緬懷、想像,是很好的。

但如果是種(情感)包袱,就不要了。更不必「血淚」。

後人的世界,還是任由後人輕輕鬆鬆(即使無知也罷)的過日子去罷。

wonghc(wonghc70) 於 2014-06-27 06:18 回覆:
文中回顧的是原住民被驅趕,漳泉械鬥,日本殖民,同歸所埋了幾百人,如果還不認為有血有淚,那只有鐵石心腸了。

夜半歌聲( 咖啡情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東吳
2014/06/18 20:10

我二姐是東吳校友,以前念書時我常去找她

這校名讓我覺得好親切.


--聆聽心情在音軌中的脈動----讓生命隨著旋律翩然起舞--
wonghc(wonghc70) 於 2014-06-19 09:22 回覆:
東吳原先在蘇州,故東吳的英文名字是Soochow University。想起蘇州的園林和評彈、崑曲,現在的東吳韻味差些。

其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10 07:29
我比你早到士林.1959年,我考入東吳大學法律系,最早就住在大南路,後遷住外雙溪,臨溪里校門口的曹家和中影門前的二樓魏家......你說的,很能引起我的回憶--回憶深深.當然還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好像士林我有必要再去探索一下.
wonghc(wonghc70) 於 2014-06-10 08:35 回覆:
失敬,我還以為您是詩人,沒想到還是本校早期的校友,而且還是法律專業。如您還保留些早年的照片,感激您能夠提供,作為我向後輩學子解說過去士林和東吳環境。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