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11 21:25:46瀏覽4707|回應2|推薦72 | |
最近幾個月,八上芝山岩,目的在觀察與錄製外雙溪的環境教學影片,本來還以為製作15分鐘影片就可以涵蓋,沒想到最後剪接成兩則,各二十幾分鐘的檔案,第一則介紹芝山岩的地質、生態與古人類活動的遺跡,標題為:「歲月芝山岩」。第二則專門介紹近代人們在芝山岩留下的艱苦遺跡,標題為:「辛酸芝山岩」。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山上惠濟宮旁的懷古園,這些資料不方便全錄到影音檔案中。 康熙48年(1709)起大量漳州移民來到士林開墾,至乾隆16年(1751)年,黃姓人家才捐屋在芝山岩上供奉開漳聖王陳元光,第二年有人在旁另建供奉觀音的「芝山巖寺」。道光20年(1840)士林名人潘永清於今天的雨農閱覽室倡建文昌祠,翌年在這裡辦義塾。同治7年(1868)潘建議將山上儒釋道三座寺廟合建為三殿大廟,同治12年(癸酉年,1873)中殿竣工當年,潘逝世。光緒16年(1890),傳說泉州人買通住持,弄倒油燈,火燒惠濟宮,同時燒毀了潘永清所寫的「洞天福地」匾額及「文昌筆」。光緒18年重建,民國46年(1957),惠濟宮改建為鋼筋水泥建築,民國56年(1967)後殿改為兩層樓,為成今天惠濟宮的面貌。 今日惠濟宮旁的懷古園,可能就是歷次改建過程中,把古石碑與古石柱都移到園中。更具有歷史意義的事物,恐怕要在懷古園中尋覓了。 這是惠濟宮正面,目前在整修中,希望不會改變這座三級古蹟的面貌。 懷古園的進門牌樓,加入了幾尊新雕像。門的左邊有一雙楹聯石碑,右聯被植物遮擋,左聯目前被建材與鐵圍籬隔開。 網誌「微曦山房雜記」仔細輯錄了這裡的聯句,我參考現場校正文字後,與照片一起呈現。 這一聯:「惠澤若春風閩暴歸誠昭聖德、濟威如夏日漳氛掃盡賴王功」立於大正六年(1917)丁巳冬,楊錫侯撰,洪以南書,楊乃日據時代士林街街長,洪乃泉州人,秀才,是否這時候緩和漳泉衝突。 亭前角落有另外一對不高的石聯,寫著「績著霞漳功不朽、芳飄海外澤長存」,上款依稀是嘉慶年間,下款是兩位弟子奉獻。 進懷古園牌樓後,中間有矮牆,將園區簡單分左右。左邊是「芝山懷古亭」。 懷古亭前左右是惠濟宮最重要的石碑,因為有詳細文字記載早年的活動。左邊的是「芝山合約碑記」,立於道光29年(1849)。 右邊的是「惠濟宮碑誌」,立於道光25年(1845)。 此亭是L型,兩個石碑之後是圓形的石柱,除了前面一對外,後面幾對圓柱,刻上常見的廟宇楹聯。 立於道光五年(1825)。 後方幾對多角型石柱立於嘉慶17年(壬申年,1812),比前面的圓石柱還早了十幾年。 都是漳州籍貫的信眾所供奉。 在園區的最後方有一排平石板的楹聯。 這裡的石板楹聯大部分不成對,像最右方的是圖形石刻就沒有成對。 照片右起第二的是字數最多的一聯,只見上聯「映日紅摽五色雲中飛彩鳳」 上款題著 嘉慶壬申年(1812)梅月(四月),卻不見下聯「凌霄畫棟萬花叢里聳虬龍」,這是新建房子的喜慶對聯。 另外左右各一聯「瀛東俎豆仰聲靈」、「淡北冠裳依劍履」,好像對稱,不過兩者字體不同,前者是楷書,後者帶著行體,對聯應該不是這樣。 最左邊石板對聯倒是成對,「佐唐興宋功勳大,輔國開漳德澤長」,頌揚開漳聖王的事蹟,似乎是左右放反了。 後方的樓梯邊上,放置了幾塊斷石板。 看樣子是在翻修時破壞了,只好堆在這裡。 進入懷古園牌樓後,園區中央有矮牆稍做區隔。 矮牆有一楹聯,刻著「惠閩省一方咸登衽席,濟漳洲七邑盡起瘡痍」,嵌入「惠濟」二字。此聯背後連續三對石柱楹聯。 大正七年(1918)春 林知義書,林乃光緒年間秀才,協助日人平定台民抗日的乙未之戰,日據時代任五股庄長。 潘光楷敬獻,潘是潘永清姪子,芝山巖學堂第一屆來學日語的學生,曾當過日據時代士林庄庄長。 矮牆另一邊一對五字楹聯,「漳郡流芳古,芝山佈澤新」,此碑風化比較嚴重,「嘉慶壬申年(17年,1812)吉旦,和邑弟子何士舉敬題」 潘光楷獻楹聯背後是三對石柱楹聯,第一對,刻字向內,「績自開漳著,恩隨外嶼揚」。 上下款題上:「嘉慶癸亥年花月吉旦,和邑弟子張順興」,嘉慶癸亥年(8年,1803),花月為農曆二月。 後面一對石柱楹聯。 每個石柱都前、內兩面各一對楹聯。 面向前的楹聯是「海國安瀾龍聽法,以福為田仰法霖」,上下款是「嘉慶辛未年吉旦,金浦弟子林成祖敬」辛未年是嘉慶16年(1811),金浦乃今天漳州地區的漳浦縣,林成祖於乾隆年間來台,是屯墾板橋的大功臣。 內側的楹聯為「芝徑花香薰客座,山門月朗映禪房」嵌入芝山兩字。 最後一對石柱,亦有兩對楹聯,不過,各印在內側與外側。內側為「芝室風清聊縱酒,山房日暖好翻經 」嵌入芝山兩字。 外側的一聯為「因心種果依蓮座,天花煥彩鶴參禪」,上下題款是「嘉慶辛未年吉旦,詔邑弟子何士蘭敬立」,辛未年是嘉慶16年(1811),詔邑是現在的漳州詔安縣。何士蘭,乾隆六年(1741) 率同縣人來台開墾,內雙溪、大直內湖一帶。何士蘭逝世於乾隆四十四(1779)年,不知道為何會在1811年獻楹聯。是否以家族為名?或另有其人? 懷古園區的右側,新建一座懷古亭,供遊人休息。古碑不在亭子內。 這裡邊上有一座石浮雕牆。 對外是文化牆,介紹芝山巖惠濟宮與懷古園等。其下是錦鯉池。 新的懷古亭外有另外一對楹聯。 「芝秀蘭芳本植丹霞增瑞色,山明水媚支分固始發餘輝」 上下款題字「道光五年陽月吉旦,眾裔孫仝立」,道光五年為西元1825年,陽月為農曆十月。 園中還有許多矮小的石蹲、石座,可能都是先前廟宇改建時被取代的物件。 這一小節多角型的石柱可能是嘉慶年間楹聯的一段。 惠濟宮進山門後,右方石壁上有「洞天福地」幾個大字,潘永清所書。這幾個字的上款是「同治癸酉年」,癸酉年即同治12年,1873年,該年潘永清逝世。未知是否在逝世前書寫這幾個大字,刻在石壁上,同時做成匾額掛在廟內,以至在光緒年間被大火毀掉? 士林神農宮有幾面古碑,保存在室內,可惜惠濟宮的記事石碑與石柱楹聯多放在室外,日曬雨林,酸雨腐蝕,有好些文字已經不容易辨識了。廟宇日益輝煌,而古物卻未能妥善保存,遺憾! 請參考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