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8 02:01:06瀏覽742|回應2|推薦36 | |
Birth and Death Are but Two Commas (生是什麼? 死又是什麼? 不過就是兩個逗點)
能夠看透生死的人, 還有什麼能讓他感到懼怕的呢 ? 如果生命是生生的輪迴不斷? 如果生命體只是金蟬的殼, 老了再換? 如果生死只是兩個逗點, 生生不息? 那麼我們在面對生命中的折磨與苦難, 是不是會更持有”平常心”來忍受? 那麼我們在對待這個有限的人生時, 會不會知道要用”從容心”來對待? 平常心與從容心是享受這個生活必須要俱備的心態. 當我們能夠享受這個生活, 我們的生命才會起了喜悅的火花. . . . 能夠看透生死的人, 就是因為他知道生命是生生世世, 永無止息的. 這種靈魂輪迴說起源於古印度 . 印度瑜珈行者千百年來不斷的練習已得到許許多多的實證. 但是一直無法被一般世俗人了解. 因此瑜珈一直以來給人誤解是門玄學, 充滿了神秘, 讓人不敢接近, 甚至談論. . . . 在以前: 印度人只看到看不到的東西. (如精神層次的靈魂, 生 命, 神明) 西方人只看到看到的東西. (如物質) 這兩種完全相反的著重點, 在沒有船飛機電訊之前, 東方與西方誰也不認識誰, 獨自往這兩種方向極端地發展. 待資訊科技交通發達之後, 生活優越的西方人來到了東方, 就如一個外人進入了一個寞生的環境. 當然他們只看到表面上的印度~ 落後, 貧窮, 髒與亂. 當然看不到屬於印度人精神上的東西. 看不到的東西, 怎麼能被看到? . . . 千年來印度人就是這樣地生活著, 一直到現代還是不變. 他們看不到自己是貧窮的. 相反的他們覺得自己是富有的. 這是因為印度人精神文明在千百年前就已達到了它的巔峰. 這種文化背景讓他們活在自我豐富的精神文明之中. 滿足現狀. 不想改變. 今天能夠吃飽就高興了. . . . 西方人沒有靈魂輪迴這種觀念, 所以他們凡事要求要快, 要有效率, 因為生命短暫. 但是待物質超過了人類基本需求甚至到了糜爛的地步, 好多人找不到方向, 於是產生了抑鬱, 自殺, 食毒, 等等社會問題. 於是他們開始看到自己精神上的貧乏, 開始往東方追求精神食糧. 東方的中國人以前也如印度人一樣是個安貧樂道, 今天吃飽了就滿足了的民族. 但那也變成了過去. 現在不旦是中國人變成西方人, 印度人也被強烈的西風吹著開始慢慢面轉向西面的方向. . . . 現在: 印度人已慢慢轉向西方, 看到了自己的貧窮與落後. 極盡地在吸收與仿效西方. 西方人已慢慢了解不能只有物質, 精神更是重要. 反過來向印度老祖宗學習. . . 若是這兩個不同方向的人能夠融合為一. 那麼這世界就會變成一個精神與物質相重的走向. 當然對於精神層次來說, 追求精神又不捨物質 , 是無法達到高深的精神層次的. 但是這也不不是件好事, 至少人類會在追求物質的同時, 知道自己真正是在追求什麼, 不會迷失了方向. . . . Swami Rama 在十七歲的時後被師父送到一位師父的弟子那學習. 讓他見識到一位真正Yogi 金蟬脫殼的過程. 下面採截翻上Swami Rama自傳中的一篇 Birth and Death Are but Two Commas. 簡短地敘述這整個故事予大家欣賞:
師父告訴我(我指的是Swami Rama) :你若是真地想從一位真正的Swami 那學到些東西, 那你就去這位Swami 那,並跟他住在一起. 我被領去一個靠近Gangotri的地方, 到了那裏我看到一位Swami 坐在山洞裏. 我從沒見過如此建美的身體. 在我這個年齡最讓我感興趣的莫過於鍛鍊肌肉與耐力. 看到這樣一個完美的身體讓我非常忌妒. 他有著寬闊的胸膛 , 細腰, 還有結實的肌肉. 當我知道他已經八十五歲, 感到相當地驚訝. 我向他問了好. 然後就問他: 先生你在這裏吃些什麼? 我的腦子裏只想到食物. 學院裏的生活讓我變成了西方人只注重吃. 這餐吃完就在想下餐的伙食. Swami 問我: 你餓了嗎? 我回答說: 是的. 他告訴我去洞角那, 地上有一些地薯, 拿一個埋在火碳裏, 等下就可吃了. 我照著做了. 沒想到這地薯是如此地美味. 就像米糕上的牛奶. 我很滿意這裏有這種美味可以吃. 所以我想我可以呆在這裏一陣子. 但是三天過去了, 他沒有跟我說一句話. 我覺得跟這種一直不說話的人住在一起是在浪費時間與精力. 他沒有教我任何的事.. 當我這麼想的時後, 他說話了. 他說: 男孩子! 你被送到我這來不是要學書本上的知識的. 你主要是來體驗的. 我後天將要離開我的身體. 我不明白有些人為何可以自由選擇離開自己的身體. 我說: 先生! 這是自殺. 如你這樣的智者怎麼會要自殺? 這是我在學院裏所學到的理論. 他說: 我並不是自殺. 當你的書的書套舊了, 你取下換上新的, 你並沒有損壞這本書. 你換上新的枕頭套, 你並沒有損壞枕頭. 但是在我十七歲的年紀, 我腦子總是充滿懷疑. 我說: 你有個非常完美的身體, 我希望我也能如你一樣擁有如此美麗的身體. 你為什麼要拋棄它呢? 這不是對的, 這是有最罪的. 我想我像是在教他. ...... to be continued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