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個禮拜送「過度換氣症」的學生就醫。看到學生全身無力的喘息,哭成淚人兒卻說不出話,真的很嚇人。
「過度換氣症」到底是什麼病???
.之一
一點進辦公室,H老師緊張的揮手叫我過去一下。我以為要跟我講什麼事情,結果他說我車在校門口,請我幫他送一個學生就醫。那個學生還不是別人,是跟我很熟的IL。IL的外婆癌末,媽媽趕回澎湖,她中午跟阿貴都會固定到辦公室幫忙。最近都沒有什麼事情啊?怎麼會睡覺起來說呼吸不過來,哭個不停?大家緊張的找護士,剛好護士還沒進來。H老師打電話給家長,手機也打不通,可我打家裡電話一打就通。說我們要將孩子送醫,請家長趕快過來一趟。
第一次,我嚇壞了。
心臟疾病說走就走,生命的脆弱讓我對生命的消逝有著極大的恐懼。學生不停的哭,哪裡痛我們也不知道,只說無法呼吸。
催促學生背著IL上車,我趕快把車開到衛生所。衛生所主任很不錯,看到驚惶失措的我們,連忙過來察看學生的狀況。
沒多久,診間來了校長、主任、訓育組長、導師、護士。。。。
衛生所主任跟我說,學生是「過度換氣症」,休息一下無大礙。還問我,這學生應該心裡有事,應該找個輔導老師跟學生談一下。我想了一下,IL提過擔心阿嬤的病情,因為阿嬤很嚴重,隨時會走。(IL病發後兩天,阿嬤過世。)另一件事情,我猜測是因為分手,總覺得IL分手後氣色都很差,但學生否認。
重感情的人,很難面對情感與生命的消逝,如我。總要經過好長的時間,才能將自己從低落的思緒拉回。
.之二
今天第二節,體衛組長匆忙跑來,問誰有車可以幫忙送學生。
通常這種事,都由校護負責。偏偏校護今天公出。(我開玩笑跟校護說:怎麼每次都這麼剛好,你不在都有事?)
又是我以前班級的學生,而這個學生,上次也跟我們一起送IL去急診。今天換她。
18號哭個不停,抽搐嚴重,全身癱軟,手指僵硬。之前班上有癲癇病患,我確定不是癲癇。
但因為症狀跟IL有一點差異,一度我還懷疑她中風。
因為不能言語,手指僵硬的無法張開,還會發抖(全身發抖的症狀跟IL相同)。
29號背起18號往我車子衝去,果然是體育選手,本來我打算開車到樓梯口接她,卻比我早到校門口。
因為18號太重(其實體型瘦長,但女生力氣小),29號要我找衛生所的人員幫忙。
因為請求幫忙,我們又成為矚目的焦點。護士連忙把18號送到診間,做基本的檢查並裝上氧氣罩、照心電圖。
這次裝上氧氣罩,感覺好像更嚴重。18號的姑媽剛好在衛生所上班,她過來探視,被孩子嚇得哭了,連忙問發生什麼事?怎麼會突然這樣?
其實我一無所知,18號是一個很開朗的小孩,向來直言。最近除了分手,還有什麼事情?
因為緊張,送18號去衛生所的時候,我沒帶錢也沒帶手機,借了電話打給18號的阿嬤,請家長過來照顧,因為我要趕回學校上第四堂課。在等家長的時候,衛生所主任跟我說,跟上次一樣,也是「過度換氣症」,這小孩心裡有事,你們可能要請輔導老師跟孩子談談。
後來阿嬤跟姑媽問18號,18號說班上很多人討厭她,然後嚎啕大哭。
有很多人討厭她?有嗎?
我還以為是分手的事情。
連續兩個「過度換氣症」個案,是傳染還是模仿?
呵~又不是病毒,怎麼會傳染?
如果說模仿,真是模仿得太好了,維妙維肖,可以獲得最佳演技獎。
有事就直接跟老師講,跟同學/朋友講,不要送醫再講。
這樣的方式很嚇人。。。。。
「過度換氣症候群」
所謂「過度換氣」是指呼吸量超過身體的需要;臨床上有很多疾病會導致過度換氣,包括敗血症、大量出血、缺氧、急性心肌梗塞等,此時常可看到病人出現快而深的呼吸。至於「過度換氣症候群」一般是指病因不明所導致的過度換氣現象,上述生理疾病所導致過度換氣基本上並不屬於過度換氣症。
「恐慌症」的病人約有50﹪會出現過度換氣,常容易與過度換氣症混淆,但恐慌症的病人一般有明顯的懼怕對象,如死亡、密閉空間、世界末日等,而過度換氣症雖然病人常會出現焦慮等症狀,但不會有上述的恐懼。
過度換氣會導致血中二氧化碳降低,酸鹼值因而升高,醫學上稱為「呼吸性鹼中毒」,並引起全身性的反應與症狀,其中較常見的包括血管收縮及血鈣降低。通往腦部的血流因血管收縮而減少,會產生頭暈、麻木(特別是嘴唇附近及上肢)、無力;更嚴重時,會出現激動、幻覺,乃至癲癇、昏厥;血鈣降低,則導致手腳肌肉抽搐、痙攣。血中二氧化碳過低,常常讓病人覺得呼吸困難,過量的呼吸運動,則會導致胸痛,經口大量呼吸造成口乾,有時空氣因而進入腸胃,引發脹氣、打噎等症狀。
「過度換氣症」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確實的病因並不清楚,一般好發於年輕人(15-55歲),且女性病人遠多於男性(7:1)。急性發作時出現明顯的深快呼吸,其他相關症狀也較為典型且來勢凶凶,病人多會至急診室求醫,診斷較為容易。可惜絕大部分的病人屬於慢性,不容易察覺出呼吸加快或加深的現象,反倒常因胸痛及呼吸困難出現於胸腔呼吸門診,也常因診斷困難而必須承受檢查的痛苦。病人一般較為神經質,面對及處理壓力的能力較弱,有時會因家庭或婚姻問題的困擾而症狀加重。
「慢性過度換氣症」的診斷必須排除生理性的疾病,因此肺功能、心電圖、胸部X光及抽血等基本檢查是必要的,以免延誤病人潛在的疾病。確定診斷可以動脈血液氣體分析,查驗出病人確實有二氧化碳過低的現象。
治療首先要讓病人瞭解症狀發生的機轉,讓病人練習腹式呼吸,並做一些放鬆及減低壓力的治療,必要時可求助精神科。以往流行的紙袋倒吸的急性治療,因為有導致病人缺氧的危險,目前已經不再推薦使用了。然而,由於人格特質不容易改變,治療雖可有效控制,但仍有許多病人會面臨復發的困擾。有效的藥物,包括鎮靜劑、抗憂鬱劑及乙型交感神經阻斷等。
生活上各種壓力和常常飲用刺激性飲料如咖啡、茶等都被文獻證實可能會引起過度換氣症候群。尤其是前者,然後就會產生一些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症狀。如患者會開始感到心跳加速、心悸、出汗、肢體麻木;會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跳加快、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等血管收縮現象;手部及腳部的小肌肉可能出現攣縮抽筋的情形;病人會有缺氧的感覺,怕不能呼吸於是更緊張,呼吸更快更淺,形成惡性循環。此時家屬往往誤認為病人是不是有心臟的問題(胸悶、胸痛、心悸),或是中風的前兆(臉麻、肢麻)。其實都不是,而是情緒引起的過度換氣,造成氧氣和二氧化碳不平衡的問題。
哪些人容易發生:
1.好發於20~30歲的個性比較容易緊張型的年輕女性。
2.有二尖瓣脫垂或恐慌症的患者。
3.追求完美的A型人格者。
4.因人際關係需交際應酬者或工作、生活上突然發生變動者。
5.凡事易情緒化處理個性的人。
如何處理:
1、先確認是否真為過度換氣症候群,還是隱藏著潛伏性的器質性病變如心律不整、甲狀腺亢進、心血管等疾病。
2、氧氣給予往往是不必要的,而且反而有害,因為增加血氧的濃度。
3、先讓患者平躺,安慰家屬和病患並鼓勵病人深呼吸,心情放鬆,呼吸再緩慢一點,通常5~10分鐘就能緩和下來。
4、必要時可利用塑膠袋將口鼻套住,讓病人在塑膠袋裡一呼一吸,袋內氣體中富含的二氧化碳吸入之後,能夠幫助病人穩定血中缺乏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而漸漸減緩病人的不適,其他症狀將慢慢消失。但也有專家認為不建議使用,理由是會加重病患對缺氧的恐懼,反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5、如果以上方法仍不見效可以施打少量的鎮定劑或鬆弛劑來幫忙病人快速緩和情緒。
6、若過度換氣症候群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則應該考慮尋求精神科醫師、心理醫師或家庭醫師的幫忙。
臨床表現:
患者發作時腦部會得到錯誤的訊息,誤以為自己正處於缺氧狀態,然後開始快而淺的呼吸,約1鐘內就開始出現症狀:覺得四肢肌肉僵硬、嘴巴周圍及手指等處會有麻木或是刺痛的感覺,合併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跳加快、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等現象。通常患者愈不舒服、愈緊張的時候,反而會使症狀惡化,導致惡性循環。嚴重的個案甚至可能發生昏厥。
致命性的急症(例如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氣胸、肺栓塞),有可能以過度換氣為症狀之一,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年紀大、家族史、抽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或肺疾病史患者,仍應儘速就醫查明。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hamu1227/article/2130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