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智慧與我(11) 定心~ 倒吃甘蔗的人生(上)
2011/07/21 09:56:19瀏覽1515|回應0|推薦31

大智慧與我-倒吃甘蔗的人生(上)

撰文/定心

2011.7.10

    農場的角落種了一片甘蔗,在夏風裏搖擺著舞姿,風吹動時,擺動的幅度,多像少女的羅裙,在田野中飄逸;又似一群襲綠色制服的樂儀隊,接受風的指揮,蟬的伴奏,在鄉野中排練「蔗園之舞序曲」。

    農場裡,師母與師嬸及幾位師姐,包著頭巾,戴著斗笠,傾斜著身子,於蔗園裡整理側芽及疏葉,像極了媽媽般細心地呵護自己的子女,讓個個亭亭玉立的甘蔗美少女,穿著整齊的綠色上衣,展露紅色的細美腿。

    為了讓2000名樂儀隊員,在田園中做出最完美的演出,風以不同的旋律指揮,蟬以嘶竭的音律配樂,一群烏啾鳥著一身黑色禮服,以傾斜45度的舞姿,歡慶盛會。蚱蜢在草葉間跳躍,紅蜻蜓在池邊翻飛,灰斑鳩在枝頭上吟詩作對,「蔗園之舞序曲」帶領我將往事回味!

    天氣陰鬱,烏雲飄飛,母女兩人雙肩荷著蔗葉,葉尖帶芒,芒稍刺傷肌膚,急走趕路,無暇兼顧,還好蔗葉綑綁紮實,在起伏的河床地奔走,不致鬆落。「媽!我跑不動了!」為了多帶一些蔗葉當燃料,年僅十餘歲的小女孩,被肩上兩綑密密的蔗葉遮住,聲音從葉間發出。「雨快下了!我們得趕路!」媽媽話一說完,洪水即沿著白水溪上游河床奔瀉而下,幾秒鐘時間,母女便載浮載沉在大水裡。「緊緊抱著蔗葉!」媽媽在水中焦慮地向女兒呼喊。因為蔗葉的助力,這對母女大難不死,最後被沖到溪床邊。民國四十年左右,我的媽媽跟著阿嬤到山上撿拾蔗葉,山雨下的急,還好大水來時,兩人緊抱著蔗葉才逃過死劫。

    同樣的年代,白河馬稠後溪谷邊,一位男孩童在荒野中放牛,因男童爸爸英年早逝,媽媽無力扶養六個孩子。牛性溫和,搖著尾巴,驅趕蚊蠅,小男孩讓牛隻自己覓草食,他吆喝同伴躲進蔗園裡啃甘蔗。放牛的同伴跟他說:「明鄭或清朝在此築舍養馬,所以取名馬稠後,日據時代日本人也在此養軍馬,那時溪谷邊埋了許多死去的馬隻,鄉人們會利用晚上挖掘馬匹遺體帶回家煮食。」清明節回鄉掃墓,經過這段溪谷,我都會想起爸爸訴說他小時候偷吃甘蔗、鄰人夜晚偷掘馬匹的故事。我父母的一生,在荊棘載途中奔波,年老時生活無慮,像倒吃甘蔗,終究苦盡甘來。

    蔗園的趣事,並沒有隨著父母的結婚而終止。小時候故鄉附近為山陵地,村民於坡上遍植甘蔗,每當甘蔗收成時,一輛輛的運蔗牛車會從家門前經過,約十輛運蔗車中,只有第一輛有運蔗工人負責,其他運蔗車只有牛隻載負甘蔗,牛隻不會喊小偷,這就方便我們偷拔甘蔗。只要運蔗車經過,我和姐姐、弟弟就會衝出家門口,有人偷拔、有人撿拾,然後在屋旁烤起香甜的白甘蔗。歲月如一陣疾風,飄轉流走,有一天國中同學的父親住院,我到醫院探候,醫院中,這位伯父將年輕往事訴說,他說:「年輕時擔任運蔗工人,常有小孩偷拔甘蔗,每次都裝作沒看到,因為鄉下窮人家多。」如今這位同學的父親已過世,故鄉山陵地也被軍方徵收,看著農場的甘蔗,昔日住在鄉間,偷拔甘蔗的往事總會湧上心頭。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sdomlohas&aid=545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