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考驗,夢場誰覺我
2012/04/05 10:13:21瀏覽402|回應1|推薦42

 

生活中總有各種大大小小考驗,而這些考驗,其實正是開啟智慧的源頭。

然而卻也因為有情,有時反而深陷各類考驗,煩惱如風陣陣而來,卻是越理越亂,無能整出一個頭緒,常常是「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面對連番而來的煩惱,如何讓它隨風飄?想來得有足夠定力,才能把持住,不隨煩惱起舞。

說來容易,做來也得有方法,否則「大夢場中誰覺我,千峰頂上視迷途;終朝睡在鴻蒙竅,一任時人牛馬呼。

許是自來便愛文字,從不視書寫為畏途,所以一入抄經,很神妙的,心下所有煩惱便逐一在佛法熨燙下平整了。

說抄經是我情緒最佳轉化劑,再適切不過了。當筆尖只在經文裡,一顆原是浮動的心,就會漸次安於寫經的當下,所有惱人諸事一一放下,教自己不想他事,只想正書寫的經文。

抄經一回兩回,人生從此坦途嗎?其實並不,生命的歷程必然峰迴路轉,此刻清明,爾後的日子或許考驗仍然存在,但因為抄經而能敏銳覺知當下,在面對各種不同情境的考驗時,較能升起明晰的對治方法。

00八年我因為疾病的考驗,雖無法圓滿整個年度的抄經修持,卻也讓我有個正視健康,並與自己的肉身和平共處的因緣。轉念之後,欣然接受上天如此的安排,並從這一個由業而來的考驗,清楚了隨業流轉的生命,應要時時關照、時時修行。

於是,沒回山上和同參道友們共修的日子,也會在居家生活裡安排抄經時段,並無其他所求,純然是享受抄經時無以言說的心的寧靜。

我的心因抄經而能得寧靜,也非時時都是日日都能。

00八年十二月份我和家裡同修照例參與二日抄經修持,圓滿香後準備過堂午齋之際,同修因胃部宿疾發作身體大不適,向師父告假後,我陪著同修匆匆下山。出了山門先在小店裡買了瓶鮮乳讓同修飲用,返家途中便在急診與否間思考,然而這並沒有困擾我們太久,很快的,同修就決定先返家休息,等待隔日再前往向來為我一家診治的家醫診所就診。與此並進的是,先向示範藥局藥師請教,並配藥服用。

次日一早我陪同虛弱同修前往就診,醫師開了藥並囑休息觀察,同時叮嚀情況若未能好轉,必得前往大醫院就醫。回顧向來為胃疾所擾的同修,他已練就與胃疾共存的定力,而我呢?彼時心神定嗎?比起往昔似乎自在了些,但,還是略有慌亂。

然而心神再亂也得勉力專意為同修打理特殊飲食,幸而在醫藥與食療同時並進下,同修胃疾情況日益改善。唯如此突發的情形考驗著同修的生活腳步,同時也考驗我面對驟然生變的生活的應對。

人生難以逆料的種種境界何時現前誰又知道?

形象由來不是真,都因心色起閑因;可堪舉世癡狂客,偏向枯樁境裡尋。」

所有困擾人的問題,都是自心變現。如何在茫無頭緒中也能安頓身心,那必得自修再自修,方能領悟出「無常」,面對無常,平靜的心最能突破各種難纏的考驗。

同修的胃疾復原後,走過二00九年,二00年很快也過去了,生命中各階段的考驗仍然存在,自己究竟有多少能量足以迎向種種考驗,我不可得知,不過,就是接受一切,並盡力向著身心安住之路前行。

所以通過抄經薰習佛法,透過修行調整內在構造,只要心改變了,外在的業緣也將轉變。

佛法的四念處,以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來修智慧,用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佛法上。

我但盼自己能更精進,其後面對考驗時更有智慧。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wangee&aid=6296637

 回應文章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定力
2012/04/05 17:28

修行就是讓自己內在安定

小病  心定就過去了

大病 還是要去打理  免得身心不自在

畢竟我們的定力還淺 無法入甚深境界啊

您抄寫經典 也能調氣練身呢

妍音〈王力芹〉(winwangee) 於 2012-04-06 15:56 回覆:

前輩所言甚是

病痛還是得經專業診治

身安心才得自在

個人抄經則是藉書寫調身調心

調一個不致心猿意馬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