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08回[新加坡。宏茂橋] Yio Chu Kang Rd 楊厝港路
2024/09/21 22:32:00瀏覽268|回應0|推薦1
旅行日期:113.03.29、113.03.30 
關鍵字:宏茂橋、地鐵湯申東海岸線、地鐵倫多站、Sélera Rasa Nasi Lemak、楊厝港路

出自福建移民以閩南語發音命名的「宏茂橋」(Ang Mo Kio)位於新加坡東北,意思是「紅頭髮的人建造的橋」(紅毛橋)。宏茂橋一帶原本杳無人跡,直到19世紀才出現種植橡膠的農家;1980年,費時七年執行的造鎮計畫完成,如今宏茂橋已經是人口超過16萬的新市鎮。

宏茂橋並沒有特別的觀光景點,然而,搭乘地鐵南北線(NSL)往返動物園和市中心之間,隔天又搭乘地鐵湯申東海岸線(TEL)至地鐵倫多站(Lentor),步行楊厝港路(Yio Chu Kang Rd)到達亞當路熟食中心(Adam Road Food Centre),慕名品嚐《米其林指南》推薦的椰漿飯(Nasi Lemak),因緣際會遇見新加坡著名的公共住宅(public housing),並且以觀光客的視角觀察新加坡的街道地景。

1.

3月29日中午,依照新加坡遊客中心服務人員的建議,從地鐵索美塞站順著地鐵南北線(NSL)北上,途經烏節(Orchard)、紐頓(Newton)、諾維娜(Novena)、大巴窯(Toa Payoh),以及布萊德(Braddell)等車站;緊接著,車窗外倏然灑落一派光亮,地鐵漸漸浮出地面,上升至高架橋時到達地鐵碧山站(Bishan)。望向車窗外未曾謀面的市容,此時的我卻想起臺北捷運淡水信義線的捷運圓山站,同樣站名擁有一個「山」字,又同樣座落在紅線高架橋與地下道交接的路段;此情此景,竟然讓人產生強烈的既視感。

列車持續北行,橫越碧山-宏茂橋公園(Bishan-Ang Mo Kio Park)之後,陸續停靠宏茂橋(Ang Mo Kio)和楊厝港(Yio Chu Kang)兩座車站,透過手機鏡頭,我在快速移動的列車上盡可能捕捉下沿途所見;值得一提的是,從地鐵楊厝港站至地鐵大巴窯站更是新加坡最早通車的地鐵路段。下午2點15分,終於抵達轉乘Mandai Khatib Shuttle的地鐵卡迪站(Khatib)。

卡迪(Khatib)源自阿拉伯語「khaṭīb」,意思是主麻日(星期五)在清真寺內佈道的演說者。車站裡的空氣潮濕悶熱,軌道兩側公共住宅在晴空下卻分外整潔明亮,東側住宅藍色外牆上標誌「838」和「840」兩個郵遞區號。跟著人潮下行至一樓大廳,其中有些人走進外牆為棕色的住宅,車站與住宅之間甚至以遮雨棚串連;這時,我總算理解新加坡人出外鮮少攜帶雨傘的原因。

離開河川生態園,弟弟提議改搭乘138路公車返回市中心,「因為那條路線的公車都是賓士。」過一陣子,果然出現一臺車身標示「I❤SG」、車頭則有三芒星符號的雙層巴士。享受著長達半小時的小確幸,公車悠悠晃晃抵達「巨集茂橋城」(AMK Hub);不只是公車總站,此地兼具購物商場,並且連通地鐵宏茂橋站。

2.

每一天的行程,都是從地鐵烏節站開始。3月30日,既不選擇亞坤咖椰吐司當作早餐,也不選擇過往幾天搭乘的地鐵南北線(NSL);圓形大廳裡的人潮由四面前來,又向八方離去,依循「TEL」字樣通過電動步道前往地鐵湯申東海岸線(TEL)的月臺。相較於地鐵南北線(NSL),後者空間較為開闊,人潮卻也稀少許多。

和地鐵南北線(NSL)部份路段平行的地鐵湯申東海岸線(Thomson-East Coast Line, TEL)因為幾度與湯申路(Thomson Rd.)重疊而得名,而湯申路更是為了紀念新加坡道路和公共工程總監湯申(John Turnbull Thomson, 1821~1884);在新加坡任職期間,湯申興建道路、橋樑,以及燈塔;據說,在宏茂橋建橋的「紅頭髮的人」就是湯申。擅長繪製地圖之外,湯申將所見所聞撰寫成《Some Glimpses into Life in the Far East》。如果湯申在天之靈知道地鐵湯申東海岸線是新加坡唯一以人名命名的地鐵路線,應該會備感榮幸吧!

望著Google地圖上的藍點緩慢移動,朝北接近海峽對岸的馬來西亞,父親逐漸露出不耐的神情;好不容易,度過長達20分鐘車程,列車終於駛抵地鐵倫多站(Lentor)。「Lentor」取自馬來語「Lentur」,意思是輕盈、靈活、纖細、優雅;有鑑於此,藝術家在地鐵站內裝飾音符和書法的圖案,增添活潑輕快的氛圍。

3.

「Sélera Rasa Nasi Lemak」是亞當路熟食中心(Adam Road Food Centre)的其中一個攤位,2017年曾經登錄《米其林指南》。當我們造訪時,一個戴著圓形粗框眼鏡的馬來人正興高采烈地在餐桌前享用椰漿飯,另一桌的華人正閒話家常;和包覆桃紅色希賈布的老闆討論一番,決定同樣點一份新加坡幣4元的「regular meal」。

「Would you like to drink?」早餐上桌之前,一個婦人上前銷售飲料,「你要不要喝水?」她又使用華語詢問一次,我們只是笑著搖頭道謝。一般而言,椰漿飯是由椰奶與班蘭葉蒸煮印度香米而成,典型配菜包含炸花生鳳尾魚、黃瓜片,以及荷包蛋,至於香辣的叄峇醬(sambal)則能襯托出椰漿飯的甜味;整體來說,椰漿飯口味尚可,但是是否值得花費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專程嘗鮮,實在有待商榷。

「搭地鐵半小時,只為了吃一頓早餐。」回程路上弟弟不禁抱怨,「就像從臺北市區搭捷運到北投,實在太遠了。」
4.

新加坡公共住宅(public housing)的產生可以追溯自1927年,當時英國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政府成立新加坡改良信託局(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 SIT)改善城市居住條件,其中,中峇魯(Tiong Bahru)更被視為第一座公共住宅區;1960年,建屋發展局(The 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HDB)取代SIT,是目前新加坡唯一的公共住宅提供者。截至 2021 年,78.3%的常住人口居住於公共住宅。

空曠的車站大廳裡,不時聽見伴隨回音的廣播。這裡是地鐵倫多站,地面上的楊厝港路(Yio Chu Kang Rd.)西起湯申路上段(Upper Thomson Rd.),東至實龍崗路上段(Upper Serangoon Rd.),從亞當路熟食中心一路走來,兩側人行道提供行人與單車共用(Share Track),並且設置遮雨棚,人行道與車道之間以鐵柵欄和植栽區隔。

「楊厝港」既是路名也是地名,源自早期居住在河港附近的楊姓人家。藉由地鐵站的Locality Map可以找尋到亞當路熟食中心所在的郵遞區號「603」公共住宅;距離地鐵站步行時間十分鐘的範圍內,不乏學校、醫院、市場、公園綠帶、遊樂場,以及公共住宅等設施,地圖右上角更可以尋得鄰近的地鐵楊厝港站。

(伸出援手,做失智症之友,一起建立一個細膩且對失智症友善的新加坡。)
雖然只是行程中的插曲,漫步在街道上,依舊充滿驚奇和樂趣,相信接下來的行程,必定能夠觀察到更多新加坡的都市風景。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iamluo1227&aid=1810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