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05回[紐西蘭。奧塔哥] Arrowtown (箭鎮)
2020/03/21 22:31:33瀏覽524|回應0|推薦1
旅行日期:109.02.11  
關鍵字:箭鎮、Arrowtown Bakery & Café、箭鎮華人住區(Chinese Settlement)、箭河

離開皇后鎮國際機場,國道六號與其支線──國道六號A交會的圓環因為許多不熟悉路況的觀光客,繞行其中有驚無險,隨後又遭遇兩個圓環,「到底要接哪一條路?」負責駕駛的爸爸不時著急地問我,「往Cromwell,克倫威爾的方向,沿著紅色盾牌六號公路就對了。」

靠左行駛的國道公路,公路兩旁與附近山上盡是直挺挺的樹林,比起奧克蘭更具異國風情,對常年居住在亞熱帶環境的我們而言,一切都洋溢著新鮮感;轉眼間,公路斜下溪谷,一排高聳的Y形橋柱矗立在Shotover河之上,支撐跨越溪谷的橋樑,接著通過Lake Hayes周遭成排成列高大的樹林,大約半小時車程,不久終於抵達綠蔭下的箭鎮(Arrowtown)。

1.

箭鎮入口的道路,家家戶戶郵筒造型各異,隨處可見的矮房與牧場,都是我對歐洲鄉村景觀的憧憬,步入箭鎮最繁華的白金漢街(Buckingham Street),更覺得已經身在奇幻的電影場景當中;事實上,白金漢街是一條百年老街,或許對街上散步的各國遊人來說,也會產生類似的感受。

箭鎮座落於冰河鑿刻成的盆地當中,歐洲人還沒來臨之前,毛利人會在固定季節前來獵取鳥類,還有尋找珍貴的綠寶石(pounamu),隨後,他們建立Waitaha、Kati Mamoe,以及Kai Tahu三個相互聯姻的部落。至於最早來到這裡建立農場的歐洲人則是William Rees(威廉·里斯)和Nicholas von Tunzelmann(尼古拉斯·馮·滕澤爾曼),Rees的學生Alfred Duncan(阿爾弗雷德·鄧肯)曾經形容鎮外的箭河(Arrow River)就像銀線穿過灌木叢生的平原。

西元1862年,Ree雇用的毛利工人Jack Tewa在當地發現金礦,William Fox則緊追在後,直到同年年底,箭河畔已經聚集了1500名淘金客和他們搭建的帆布帳篷,新發展的聚落也被稱為福克斯(Fox)。第一年總計開採約12,000盎司(340公斤),按照今天的價格計算,這些金礦足足能換得1800萬美元。

2.

箭鎮的礦業最終由盛轉衰,幸好,一九五○年代旅遊業興起,再度讓箭鎮恢復昔日榮景,甚至更勝以往,目前是個居住2600多人的城鎮。街道上商店林立,梅里奧尼斯街(Merioneth Street)與白金漢街交會口附近是一座公園,當地常見的片岩(Schist)被居民運用為建材,更成為公園的石圍牆造景,圍牆前人們正在野餐或者騎乘自行車;The Golden Fleece(金羊毛)服飾店前,兩件羊毛皮正新上市,一件雪白而一件深棕色,撫摸起來質地柔軟且溫暖。

Arrowtown Bakery & Café位在老街的盡頭,木造建築漆上白漆,招牌則是「a」、「b」兩個小寫字母,並且以小麥作為底圖;走進店門,不少人正一邊談笑,一邊享用下午茶,除了黑板上的菜單,我們很快地被櫃臺旁琳瑯滿目的糕點所吸引。

“Repeat it again. One sausage roll, one berry cheesecake, one vegetable stack and one chicken roll. As for drinks, two cup of hot chocolate, one cup of cappuccino and one cup of espresso, right?”(重複一次,一個香腸捲、一個野莓起司蛋糕、一個蔬菜三明治和一個雞肉捲;飲料的部份,兩杯熱可可、一杯卡布奇諾和一杯快速沖煮咖啡,是嗎?)今天服務的是一個亞裔店員,她慢條斯理地協助我們點餐。

“And, one full AB. ”這時,弟弟參考部落客的推薦,又點了一道全餐。
“One full AB? That’s a good choice! ”店員聽到之後點了點頭,接著又跟我們說,等一下餐點會直接送到戶外的餐桌。

3.

道地的紐式料理,驚艷了我們的味蕾。野莓起司蛋糕自然是口感紮實的甜點,出色的是一旁的鮮奶油,化在嘴裡有如雲朵輕盈,vegetable stack層次豐富,適合蘸點店鋪自製的番茄醬;香腸捲和雞肉捲是紐西蘭傳統美食,麵餅的麥香與肉餡的鹹香相互交融,是一種濃厚卻溫潤的口感,「Full AB」餐盤裡包含煮豆子、荷包蛋、培根、香腸、薯餅等等,應該是紐西蘭人熟悉的傳統早餐。

許多遊客和我們一樣,坐在陽傘下享受下午茶時光,剛才原本在櫃檯的店員,這時也走出屋外,在牆邊的綠椅白桌前靜靜閱讀。眼見杯盤狼藉,我才想起手邊還有一杯不再溫熱的可可,盛裝在冰綠色的茶杯裡,茶杯底下是冰綠色的淺盤,淺盤上擺著兩顆棉花糖,將棉花糖投入可可當中,甜蜜的滋味裡還有些顆粒感。

郵局是白金漢街上的紀念品店,對面的湖區博物館(Lakes District Museum)也有不少紀念品和書籍,不知不覺又回到梅里奧尼斯街(Merioneth Street)與白金漢街口,眼前的綠色隧道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根據解說牌介紹,綠蔭下的房屋大約興建於1870年,是當地體積最小的商店和住屋,兩棟石頭建築與其他木構建築,都歸紐西蘭殖民銀行(colonial bank)和箭鎮區議會所有,居民約在1867年種下這些樹木,包括無花果、岑樹、榆樹,以及橡樹,秋天時風景最為繽紛。

4.

面對皇冠峰(The Coronet)東方支稜,白金漢街另一頭通往「華人住區」。1865年西岸(West Coast)礦場興起,加上奧塔哥礦源枯竭,來自歐洲的淘金客紛紛西遷,為了維持經濟發展,奧塔哥省政府(the Otago Provincial Government)招募華人礦工,直到1928年結束。

在那六十年歲月裡,一度高達8000多名華人來到奧塔哥、南地和西岸工作,占這些地區人口的17%、礦工人數約40%,開採黃金產量占30%;儘管如此,華人卻頻頻遭遇歧視與不當的對待。2002年2月,紐西蘭政府為早期對華人定居者實行法律歧視的歷史,向國內所有華人正式道歉,隔年,保護署(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將改善箭鎮「華人住區」作為族群和解的表現,總理海倫·克拉克(Helen Elizabeth Clark)更以白紙黑字承認「最初華裔紐西蘭人的獨特身份、歷史和勇氣」。

歷史遺跡跟前,許多人細細閱讀解說、若有所思,有些人則漫步在修復的簡陋屋舍之間,不知道為什麼,在我心中湧現一股酸楚而不忍久留;此時,耳際傳來的淙淙水聲,又將我們一行人導引到溪邊。

5.

箭鎮之所以名為「箭鎮」,源自於兩種說法,而這兩種說法都和箭河有關。首先是早期居民覺得河流流速有如箭一般迅速,所以稱之為「箭河」,箭河旁的小鎮因此稱作「箭鎮」;另一種說法則是因為,流經箭鎮的箭河,輪廓像是弓箭一樣,所以出現「箭鎮」的名稱。無論如何,箭河都是箭鎮繁榮的泉源。

順著小徑走到溪邊,溪水彷彿從灌木叢中不止息地汩汩流出,陽光下閃耀著燦爛光芒,溪流對岸,遊人三五成群嬉鬧著。溪水瀲灩,而暑意正烈,我終於決定脫下鞋襪,將雙腳浸泡在水裡。

「好冰喔!」踏進腳踝深的溪流,我不禁開心地笑了出來,並且轉頭向爸爸和姑姑招手,弟弟此時已經走到小溪對岸去了,姑姑躊躇了一陣子,終於忍不住和爸爸一同涉入水中。

雖然沁涼,溪水畢竟來自積雪的山頭,一絲一絲冰凍的感覺在久留之後愈發明顯,於是我趕緊登上沙洲,這時才曉得,真正的箭河猶在沙洲的另一側,許多人正蹲在河邊戲水。

箭鎮前的一彎輕淺,更是魔戒的經典場景之一,瑞文戴爾領主愛隆王之女亞玟(Arwen Undómiel)在電影中曾經在此將河水化作千軍萬馬,協助佛羅多躲避戒靈的追擊。電影情節源自小說家的妙筆,無數人們卻願意不遠千里而來,想像故事場景的真實,至於十九世紀淘金傳奇是否為真?當我穿上鞋襪,發現雙腳和襪子沾上閃閃發亮的河砂,我知道自己再也不用懷疑。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iamluo1227&aid=13214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