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6 20:45:23瀏覽1034|回應0|推薦36 | |
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教」以外,我經常會主動提供學生「解惑」的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安排一段時間讓學生針對上課的內容發問,這可能是一段較長的時間,讓整班學生輪流來發問,也可能是一段短暫的時間,由我主動點名反問學生,這其中當然有一些功課較好的學生,也有一些學業成就相對較低的。 從我與這些孩子接觸的經驗來說,功課好的學生和功課較為不好的學生之差別,是非常清楚顯著的表現在他們發問的過程中的,功課好的孩子,不光是在記憶或者理解的能力較為出色而已,他們懂得如何問問題,如何找答案,以及如何從你的答案中找出其他疑點,舉個例子:班上常有些成績表現優秀的孩子利用下課時間來問我問題,一般我開頭只需要說一句話:你的問題是什麼?他們絕少回答你:不會寫。通常至少他們會告訴你是(1)(2)(3)(4)中的哪一個選項有問題,甚至告訴我在經過他自己的思考後所認為不合理或者是想不通之處,而我所需要作的只是面帶微笑的傾聽,並且在聽完之後點出他想法中的誤點或者盲點,這些孩子的想法常令我驚豔,他們不只滿足於課本的知識或者老師給的答案,他們還會說出自己的推論,或是自己用功的結果,真正讓你體會到所謂「教學相長」的樂趣。 反觀當我在面對程度較差的學生時,他們問我問題的方式就是手指著這一題,然後如果我問他:問題是什麼?通常他們會一臉茫然或羞愧的告訴你:不會寫。有的甚至就傻在那邊,於是我只好請他把題目再唸一次,然後問他的問題在哪個點? 儘管如此,然而在「教、學、問」的互動和習慣中還是可以藉由訓練而產生變化的,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碰到問題的時候,你應該先做些什麼?不是一句不會寫就算了,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做法,應該盡可能訓練孩子,在發問前做好自己該盡的責任:查過課本或習作相關的內容沒有?自己努力思考過沒有?和同學討論過?如果完成了上述這些動作,仍然無法獲得完整清楚的觀念,這時你才有找老師解決問題的資格,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問問題是學習中必然會碰到的一個歷程,然而如何提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個重要的訓練,因為他不僅僅是解決一個問題而已,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們所能得到的,遠超過你給他一個答案能給他帶來的幫助!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