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8 19:57:55瀏覽1907|回應0|推薦35 | |
學校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學生們在校學習的不應只是課本上的知識,更要學習如何與人相處,處理並擴展自己的人際關係,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小組競賽合作學習」恰好可以促使同學間彼此互助,交流學習經驗,也可以讓學生體驗如何經營人際關係,培養團隊精神及合作情感,況且每位學生的學科專長不一,數學好的可以教數學差的,國語強的可以幫國語弱的,在教師的課程教學上也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小組競賽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增進個人知識的記憶(如果學生上臺不會寫,反而加深印象,下次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還能增進小組成員間的向心力及榮譽心,而這樣的教學活動放在冗長枯燥的學習後較適合,也能有效提升學習成果,甚至與評量活動結合。不過在規劃進行小組競賽活動前,必須注意使用的時機,通常是用在考前複習或數個單元課程結束後使用,大約一個月二至三次為佳,讓學生期待每次的競賽,他們才會珍惜把握每次答題機會!這種競賽學習對學生而言,能紓解壓力、放鬆心情,也能由老師的出題讓學生更掌握課程的重點在哪,真是一舉數得。 除了使用頻率不宜太高外,在實施之前也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我要怎麼出題?融入哪些觀念及題目?若老師沒有充分設計競賽活動題目,學習效果將會大打折扣,而只是流於讓學生玩樂而已。在進行的過程中,會因班級不同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如:分組成員的安排是否打破學生彼此間既有的小團體?學習成就較低的學生是否分散各組?班級常規的掌握較難維持?在速度和得分的誘惑下,學生是否真能了解題目內容?其實這些問題在進行活動前都要詳細評估,分析利弊,讓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打散小團體可避免學習活動過度被干擾;老師要在適當時機化解低成就學生被其它同學排擠,以鼓勵方式取代扣分;競賽規則的執行要貫徹、公平,秩序的維持就會很輕鬆,這些都需要經驗的累積及師生默契的配合。 因此,適時選擇以小組競賽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教學成效,並給予學生刺激和進步的動力,讓學生達到概念的釐清或改變,甚至是精練。但在進行時,也應特別注意各組同學的互動關係,避免各小組間或同學間的爭執與不合,應兼顧學生心理,避免有學習成就較低的學生被排擠,或學習成就較高的同學主導全組的情況發生,以免辜負採取合作式教學法的良好動機與初衷。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