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海雲和上「十大願王」講記
十大願王【四】懺除業障 (上)
十大願王的每一大願都可相通,後面的結論也說,不論你修十條或一條,功德都一樣大,因為每一條講的都是普賢行願力、境緣法力、自證智力。當你藉著這些方式把心量打開到無限的時候,根本就是同一個。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一願談的是業障該如何懺除。懺悔業障有幾個方法,一個是事懺,一個是理懺。事懺是針對某件已發生的事情表示懺悔。理懺是依於理而懺悔,並非針對某件事情。譬如說近來常常生病,但又沒有做什麼壞事,可見從道理上分析,我一定是以前做過壞事,現在才有這種惡果,因此我便依於理而作懺悔。
另有總懺和別懺。總懺是身口意三業一起懺,別懺是個別的,一條一條的來懺悔。
如何懺悔?
有人常問該怎麼懺悔才對,簡單來說,可就你所發生的事情來看看。譬如教小孩的時候,不知為什麼心頭一陣煩躁,只為了一件小事就打了孩子一掌。事後想想不對,就該為此而懺悔。有時候會想起過去好久以前發生的事,當時不知是自己的錯,現在發現了,也可以懺悔。有些是發生在眼前的,自己能夠感受到的話,馬上就懺悔。
那麼是不是一定要有個儀式,買個水果,點個香,在佛前念念有詞?這倒未必。設個儀式,讓自己的心事表白出來,叫發露懺悔。發露懺悔有很大的功德,在佛前、面對當事人把話、把事情講清楚,澄清、道歉,不管對方接不接受(可能他已經被你害得很慘了),由於你的誠心懺悔,此怨已解。懺悔也不是一定要拿等質等量的東西去賠償,但一定要誠心誠意的表達事實的真相,也就是坦白的向因果自首。
承認錯誤後還要做到兩件事,首先是以後不能再犯,第二就是要設法彌補過去的錯誤。譬如過去誹謗人家,現在不但不誹謗,反而還要稱讚人家。以前殺生,現在不但不再殺生,反而還要放生。以前偷盜,現在不但不偷盜,反而要布施。以前愛發脾氣,現在不但不發,反而要忍辱,甚至和顏悅色的回報人家。總之,要有心去除掉過去的不當。但有些事情實在並不清楚是哪裡做錯了,甚至可能造業了,又不知道該從哪裡懺起,那就可以用理懺或通懺的方式。
懺悔不一定要拘泥禮節儀式
所以懺除業障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就佛法來講,並不見得要拘於一定的禮節、儀式,當然願意照著儀式、規矩來更好。每天的早課要把發願作為今天的指標,要高高興興、心情愉悅的過日子,與人相處要給人歡樂。晚課的時候就要檢討了,有沒有達到今天所發的願,沒有達到的話就要懺悔。所以懺悔就類似儒家所說的每日三省吾身,把缺點找出,後不再犯,相反地,好事則要多做。
懺悔的時機也要把握好,必須在業障尚未來臨前,若是業障現前了,懺悔就無效了。事前懺悔的話,重業可以輕受。譬如過去曾經殺了一隻雞,現在這隻雞投胎轉世來做人了,他可能就要來找你算帳了,但如果你懺悔的話,他就不會殺你了,但可能對你仍然心懷有恨,不喜歡你,這就是重罪輕受,那你也只有認了。
懺悔的功能
此外懺悔還有許多功能,有些情況經過懺悔以後所轉變出來的境界反而是很殊勝的。要知道我們所造的業一定會現前,但由於經過懺悔,那現前的情況就不是你所想像的了。通常我們所造的業會有兩種狀況,這兩種狀況又常常會混在一起。
像蚊子、蟑螂、螞蟻這些昆蟲常會碰到,順手撥開就好,萬一不小心打死那就認了,雖然並無意要它死,但殺業畢竟造了,它會回來找你。如果是追殺的話,就有恨在裡面了,所以不但有殺業,還有瞋恨心。殺業的個別果報固然會來找你,但是瞋心的果報就不只如此了。瞋會成為你的依報或正報,它會呈顯在你的容貌上,讓大家看了都不喜歡你,使你沒有人緣。也可能讓你投胎在髒亂之家,這便是瞋心的果報。
像這類錯綜複雜的事件,如果你都能警覺,那在某種程度下都能化解。就這個例子來講,第一個是單純的殺,那就趕快懺悔,做功課迴向給那個生命,但這個果報並非一筆勾銷,它只是重罪輕受,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承受過去。
如果懺悔得不夠誠心,果報依然會現前,只是情況會減輕些。第二個是瞋心的部分,你不但覺悟到了,同時還改變過來,這就很殊勝了,甚至還精進的懺悔修行,這時候所現出來的境界完全不同。就理上來講,那一報仍然得還,但會發生在你教化眾生的時候,雖然也死了,但會死得很殊勝、很有意義。
誠心懺悔,轉化果報
唐末時代,有天一所寺廟的廚房外擺了好幾個木桶,木桶裡裝滿了水,這些水是要用來洗水果供佛的。突然有個農夫走來,因為腳很髒,想洗乾淨了再入大殿禮佛,看見一桶桶的清水,便兩腳踏進去洗了起來。這景象被管水的師父看到,大發雷霆,拿起扁擔就朝他打過去,結果把農夫打死了。殺人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得償命的,管水的師父只好立即逃亡,不久逃到了五台山,隱身在某間寺廟中精進修行。精進了二十多年,師父也已升為住持,心中知道這一命是遲早要還的,而時間也到了,於是敲鐘鳴鼓,集合所有僧眾上殿,住持升座要為大家開示。這時候正好有一組軍隊來到這座大殿前,佇足片刻,當中一位年輕的隊長突然舉起長鎗,向住持擲去,幸好被旁人攔下,不許他在大殿傷人。事後將軍審問這位隊長何故執意殺人,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覺得一看到住持便想殺他。最後住持說這位軍官是應該要殺他的,他這條命也應該還給他,便把這個案子的始末告訴大家,並指出年輕的隊長就是那位農夫,住持就是那打死農夫的和尚。隊長聽了大吃一驚,有感於因果之厲害,連法師修行到這個地步了還是逃避不了,若是再殺他那還了得。於是也下跪懺悔,懺悔自己的報復心。
對殺人的人來說,二十年的懺悔也懺不掉一條人命,但如果是至心誠意的話,仍然可以轉變,可以在一個非常好的情況下結束生命,把業還掉。如果報仇的人也把殺害之心給懺悔掉,兩個人的怨就結束。如果復仇者是被硬架著出去的,心中仍然想殺,那這份怨就尚未除去,下輩子還會再來。所以佛法一定鼓勵大家要把事情攤開來講明白,不要窩在心裡頭,否則因果會永遠積著,等因緣匯聚時,果報還自受。所以布施的錢也一定要公開,不可瞞著家人。這是在懺悔時應有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