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雲和上解華嚴 (入不可思議解脫普賢行願品) 十三
2008/05/19 09:02:44瀏覽482|回應0|推薦9

轉貼 海雲和上「十大願王」講記

十大願王【三】廣修供養()
經文所顯示的,除了文字上的意義外,另外還有一層法義,學佛的重點是依義不依語,所以法義才是我們要認真體會的地方。佛法講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我們該如何印證到日常生活中來?文字語言如同一個人的外表,是看得到的,法義則是內在的情操,肉眼看不到。 

有誰能割下自己的肌肉與人?所以想達到經書上經常提到的頭目腦髓、五官四肢都可布施的情況,那可不是我們凡夫做得到的。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一段總結了前面說的法供養和一般所謂的財供養。財供養包括了內施、外施和內外施。外施是指財物上的布施供養,內施是拿自己的身體供養,像社會服務,當義工,還有身體器官的移植捐贈也是。內外施則包括了身體,以及所有的財富、妻子,甚至國家。這種布施都是可歌可泣的,只有大菩薩才做得到,非一般人所能為之。試問有誰能割下自己的肌肉與人?所以想達到經書上經常提到的頭目腦髓、五官四肢都可布施的情況,那可不是我們凡夫做得到的。

  凡夫身一旦割捨了就不能復原,而且會疼痛,這就是欲界的現象。若想如《金剛經》裡的忍辱仙人在布施身體時不感覺疼痛,也不起瞋恨心,那必須要有初禪天以上的禪定工夫,也就是經過了欲界天與色界天色身的轉換。

  初禪以後,我們的色身就和現在不同了,怎麼個不同呢?首先,在初禪天,鼻根和舌根開始不起作用,到了二禪天時,六根都不起作用,也就完全沒有疼痛的感覺。這時候才真正可以做到頭目腦髓皆得施。所以我們這些凡夫根本就做不到,經文雖然這麼講,我們可以用來勉勵自己,要求自己努力精進,但不能要求現在就做到。經文講的經常都是果地境界,而非因地,我們要以其為目標,精進學習。

學佛的重點是依義不依語

  經文所顯示的,除了文字上的意義外,另外還有一層法義,學佛的重點是依義不依語,所以法義才是我們要認真體會的地方。佛法講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我們該如何印證到日常生活中來?文字語言如同一個人的外表,是看得到的,法義則是內在的情操,肉眼看不到。

  許多人的生活容易流於社會人的形式,社會所要求的標準都做到了,自己卻迷失了。站在社會的角度來看,這並沒錯,但是站在個人生命價值的立場來講,則未免離譜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經常得帶著一張面具,隔著一層面紗,不講真心話,也沒法講真心話。為了應付各種瑣瑣碎碎的事情,我們得經常打「方便妄語」,這還無所謂,許多人做起事來根本就是表面上的虛應故事,只求形式,這就慘了。

  當人與人之間的偽裝愈來愈深時,生活就不好過。有人會為自己的靈活處世而沾沾自喜,引以為豪,他不知道這些技倆在生命中是毫無意義的。征服一個人就像拿一塊石頭打破另一塊石頭,只是表面上的,它的實質面又有什麼?人在社會上都會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譬如上班的時候,你可能是老闆,可能是夥計,可能是長官,可能是部屬,不論如何,我們都該透過各種不同的身分、層面去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展現一個有價值的生命。要在自我、自主的情況下過日子,而不是依附在某種條件、格局的控制之下,這就是佛法要告訴我們的。

  經文看起來並沒有提到這些,但實際就在談這些,譬如用花、香、燈、水、果來供養只是事相,就好像士農工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過日子一樣,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活動能不能體會出人生的真諦,體會出生命的意義,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同樣地,我們在供養的時候,能不能體會出供養的真實義?在你舉香或供水的時候,能不能銷歸自性,回到法義上來?所以二者是完全平行、完全相同的,只是語言詞彙不同而已。

  再說到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和尊嚴都是完全平等的,這指的就是佛性的部分。富貴、貧窮只是外相,長得美醜,乃至自己的姓氏、家族、身分也都是表相。佛法之所以教我們放生,就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也是人類性靈的展現,只有人類才能展現出這一點: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時也懂得去珍惜其他一切的生命。

  不吃動物是對一切動物的尊重,所以並不在於可吃不可吃,而在於尊重與否。同樣地,如果你能夠展現尊重的本質,那吃與不吃又是另一回事了,也不見得那麼重要了。就像對一個人表面上畢恭畢敬,內心卻沒有尊敬的意思,那就沒有價值了。所以生命貴在彼此的尊重,實質上能夠切實做到,那麼在表面上,在日常生活中稍微有一點差錯並不為過。雖然也希望身口意三業所表現出來的都完美無缺,但有時候總會照顧不周,就不要太在意了。

  廣修供養的意義在前面已經提過,供養就是培養我們的善根靈性,增長我們的福德,更進一步來講,供養的本身就是修行。每天早上準備供品的時候,就在修行了。修什麼?修我們的恭敬心。恭敬什麼?恭敬生命,恭敬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透過這些儀式來了解自己,所以這是修行行為,而不是宗教儀式。藉著這個活動,把組合我們個人身體、生命的無量因緣因素重新重組,達到十全十美的地步。

  像有些人說話是直腸子,雖然沒有壞心,然而這就是缺點。心地好只是心地這一方面的圓滿,口業方面就不圓滿了。有的人動作粗魯,可是又很善良,那就表示身業不圓滿,這都需要一再的組合,重新修正。

  經文講到這裡就開始作比較了,它說事相上的供養確實有無量功德,但是比不上法供養的一切功德。換句話說,形式上做得再多,不如實質上的一個念頭。而且是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一直到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都是印度相當大的數字單位,用來形容數量之龐大。這裡要講的是現象界的供養,所得到的功德比法供養的功德要少得太多了。但經文又為什麼說「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此處的無量功德其實是屬於福報、福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才是真正的功德。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無量福德遠不如一念功德」。

  由於這個原因,大家就常愛講:「修福德不如修功德。」但這句話好說不好修,因為很難轉過來。以布施來講,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才能修到功德,否則只有福德。可是要做到三輪體空太難了,這屬於心性和習氣的層面,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再的布施,反正做多了就忘記了。經常做布施功德的人就不會執著,同樣天天都做功課的人就會忘了自己有做功課這件事。

  不只布施,持戒、忍辱也都要做到三輪體空,但是談何容易,忍辱尤其難,有幾個人忍受下來後能真正忘了呢?忍辱仙人能夠在忍辱的當下心念不動,著實不易。這些境界都在於自己嚴格的訓練,福報、功德的差別也就在這裡。

  福德再多也是有限,功德再小也是無限,有限的極大比起無限的極小,無限仍大於有限,這就是功德的殊勝。世間人常愛講功德無量,大家都在做功德,其實只是在結善緣,恐怕連福德都還稱不上。然而功德是什麼?功德是在成佛之道上所累積的資糧。譬如成佛要爬一百階,每爬一階就是一個功德,而且這個功德是永不退轉,畢竟成佛的。

  福德就不一樣了,福德是有漏的,是在三界六道內所享受的福報。像天王有天王的福報,人王有人王的福報,還有長者、富翁都享有福報。福德可以拿來享受,但和成佛、了生脫死、出離三界都未必有關。

  如此說來福田是不是就不要種了?倒也不是。我們只怕修來的福德方要用時用不到,不該用時卻很多。這在畜牲道是最明顯的,像許多狗的福報比人都還大,為大拜拜所飼養的豬公更是享盡了一切福報。鬼道、地獄道也會有福報,像十八王公就是鬼道中福報最大的,三更半夜還車水馬龍。有福報的人下了地獄,他們入的油鍋可能是黃金打造的,所用的油可能是香酥油。但這有什麼用?不幸地,許多人都修到這方面來了。

  真正的福報是當你在修行,想要求了生脫死的時候會自然出現,使你的道糧無缺。當你想要利益眾生的時候,好的緣也會湊過來,使眾生得以饒益。這樣的福報就有用了,即使是世間人,也希望能將福報導歸正途,充分發揮正向的作用,以免招來災難。當然福報的本身並不是罪過,但是要善於應用,否則反而會引來大禍。


  接下來解釋為什麼事相的供養功德遠不及法供養的一念功德?首先,因為「以諸如來尊重法故」。如來是自性,法是真理,所以這句話是說自性是依於真理的,是和真理相結合的,換句話說,佛要成佛也得依於真理。

  其次是「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如說行就是如說修行。說什麼呢?說的是真理。但是佛所說的我們通常又體會不到。譬如佛說人身難得,但每個人都認為人身是理所當然,哪有什麼難得的。連信都有問題,要能照佛所說的去做就更少了。但是一定要如說修行才能成佛,也就是按照真理來修才能成就。諸佛指的是覺悟,從迷惑顛倒轉過來變成覺悟。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如果能夠修行法義,真正的銷歸自性,就能培養我們的自性,使其得以顯揚。這樣的修行才是真供養。因此供養就是培養,培養就是修行。真正能行法供養的就是菩薩,否則只能算是凡夫,和佛菩薩結個善緣,下輩子雖然是在末法時期,但還有機會聽聞佛法。其實這輩子若能行法供養的話,就等於成就供養如來,下輩子就會生在正法時期,或是佛住時期,直接見佛聞法。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過去,很多學佛人老愛說自己的業障深重,才會生在末法時期。怎麼不會想想,若不是善根殊勝,怎會在末法時期聽聞正法?這個時代學佛的人畢竟不多,全世界五十億人口,學佛人不到一億,台北市八百萬人口,學佛的有多少?對佛法真正了解的又有幾個?那些只懂得到廟裡燒香拜拜的人都只是供養結緣而已,下輩子又在末法時期裡出現。或許你會問,佛都已經過去了,正法時期在哪裡?你還可以到他方世界去,並不是只有這一個世界。

  況且現在雖然是末法時期,但未必就一定業力深重,怕的是你不知道要如說修行。如果你真的能如說修行,行法供養,照樣可以成佛,下輩子還是可以見佛聞法,生生世世都在提升,而非墮落。只要經法在,就是真理之所在,依照經法的指導,行於真理的菩提道上,就是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這就是最廣大最殊勝的供養。

  接下來又是四無盡境,為什麼又要舉出這四個無盡的境界呢?這其實是一種勉勵。我們發願要去做的事情應該是無窮盡的,尤其成佛這件事絕不能預設目標,因為有了目標就會有隔閡,而佛是沒有隔閡的。但這也並不是說既然無有窮盡,我就不能成佛,而是說當我們心量能夠展開,能夠不執著,就能窮盡這無法窮盡的境界。只要心一執著,一不平等,那就真的永遠無法窮盡了。

  事實上,人心充滿好惡、喜怒,所以容易有分別,有了分別就會執著,有了執著就會產生不平等,因此就永遠不能窮盡了。

  再來談談眾生界,眾生界也是沒有窮盡的,而且也無法窮盡,可是佛法有句名言:「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可是眾生度不盡啊,那豈不是永遠不能成佛了。問題是每個佛都這麼發願的,為什麼他們都能成佛呢?這就必須弄清楚了。

  從事相上講,度盡無量無邊的眾生,事實上要度的是你周圍的那幾個,夫妻、父母、兄弟、子女,這些人度不盡,外人就不要說太多。即使度了無數的外人,但是周圍這幾位無法度,也等於沒度。就理上來講,又不是這個意思了,所謂眾生度盡是指心中沒有污點。眾生表示污點,是迷惑顛倒的人,也是你我自心裡面所顯現出來的。

  所以眾生度盡就是指我們所顯現的這些眾生都成佛了,我才成佛。這是從因地看的,若從果地看,那便是「佛成佛時一切眾生皆成佛」。由此可知發願的意思是指我心要清淨,心地真正清淨以後,一切眾生就都成佛了。我心若不清淨,那一切眾生就不會成佛,當然我也不會成佛。所以心地清淨平等,對眾生不再執著,就等於成佛,這又可以印證另一句話:「一切眾生皆成佛時,眾生界不減、佛界不增。」

  至於眾生業,業從哪裡來?所謂起惑、造業、受苦,是為三苦。因為無明而起惑,起煩惱,起懷疑,所以身口意會做錯誤的事、會造業,造業之後就要受苦了。由心造業,由身受苦,業有無窮,苦就無量。《地藏經》也說眾生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而這些罪過若有體相的話,是盡虛空界都不能容受的,可見是無有窮盡。

  眾生煩惱也一樣,貧窮人有貧窮人的煩惱,富貴人有富貴人的煩惱,愚癡人有愚癡人的煩惱,聰明人有聰明人的煩惱,官大有官大的煩惱,無官也有無官的煩惱。台灣人的福德因緣這麼殊勝,煩惱照樣一大堆。怎麼突破呢?就靠智慧了。

  這種現象也告訴我們,只要有業,到哪裡去都有業。你若有煩惱的業,走到哪裡都有煩惱。一個人如此,所有人類亦皆如此,而這些煩惱要到何時才能盡呢?現在人壽百歲就是這樣的煩惱了,人壽到了八萬四千歲,照樣會有煩惱,天人的福報夠大了,也同樣有煩惱,因為他們有五衰現象,所以只是煩惱的不同而已。這些眾生界的煩惱要如何斷盡呢?很難。我們修行不是要去斷人家的煩惱,而是要斷自己的煩惱,別人的煩惱我們沒法幫他斷,最多只能教他如何斷,由他自己去解決。眾生煩惱要想窮盡,必須自己的煩惱要先斷盡,饒益眾生的方法就是開導他修法,使他也上菩提道,才能一勞永逸,才能修真供養,得到真功德。

  當這四個境界都窮盡了,我的供養才有盡,事實上這四個境界都無有窮盡,所以我的供養也沒有窮盡。那是不是說永遠不要成佛了呢?成佛照樣成佛,但是這十大願王仍然繼續要修的。就算成佛了,佛是不是在講經說法,供養眾生?是不是仍然在做法供養、法布施?他還是在修供養。所以說供養無有窮盡。

  十大願王是從凡夫乃至成佛之後都要修的,為什麼稱為普賢行願?因為它是永恆的,沒有終極的,即使成佛,這個法門依然進行。所以不但這輩子要修,生生世世都要修,法門永遠不變,十方諸佛也同說此法,同修此法。這就表示十大願王即法界真如體性。法界指什麼?太抽象了。它所表達出來的具體形象就是這十個綱領,是整個法界立基的基礎,濃縮之後的總綱領就是「普賢行願」,展現開來就是無量法門。如果仔細把經文誦出味道後,就更能感受重重無窮的法意了。

  十大願王可說是整個佛法修學的綱領、樞紐。這個樞紐不打開,長夜無明,打開了,千年暗障就掃盡了。就看你願不願意去體會這個法界真如體性。有人說每部經典都一樣,這樣的說法就像說任何宗教都是一樣的,都是勸人為善的。佛教怎麼會和其他宗教一樣呢?佛教是教人覺悟的教育,不只是教人行善的教育,光是行善還有虛偽的一面,覺悟則在教人體會真實的人生,真正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同樣地,十大願王這卷經文也不同於其他經文,它是佛法教育的大綱,講的是法界本體,帶領我們了解整個佛法大意,是不可窮盡的。所以十大願王的修持也都不可窮盡,我們也不願去窮盡它。別的法門還可以說是修一段時間,這個法門是永無止盡的,而且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念念相續」就和前面供養無量無邊的花或水果一樣,需要進入甚深禪定,所以本身就是一個重要法門。在「身語意業」方面,當人一疲倦,就會懶洋洋的,可是到了供佛、做功課的時候,能不能打起精神來?如果不能,就不能達到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每天都做,基本上沒有問題,但是心境會有高低起伏,這就有疲厭了。是不是能夠每天都維持高昂的士氣,這才是身業、語業無有疲厭。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dypiano&aid=188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