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雲和上解華嚴 (入不可思議解脫普賢行願品) 九
2008/04/07 11:33:24瀏覽541|回應0|推薦6

轉貼 海雲和上 「十大願王」講記

「器世間」 
《華嚴經》初會十一卷的經文很殊勝,它特別強調器世間的成就。成就前,用功是個基本條件,不只讀經、拜佛,還有很多的資糧道得去具足,並且需從處事中去歷練才能奏功,否則都叫「想當然爾」,是不切實際的。 

佛成就的圓滿相是三世間都很圓滿,他的眷屬世間即是菩薩眾,而我們卻只一直要求智正覺世間的圓滿,只想著自己趕緊成就,卻忘了多發心去護法、修資糧道。

  《華嚴經》初會的四十問,「四」表達「四聖諦」,因初會主要是談根本,即本體的部分;談世間的成立,及毘盧遮那如來往昔因緣這兩部份。

  印度文在表達事件,當兩個數字併在一起時,常有相乘的作用。三四等於一十二,十二表「十二因緣」,是佛法的根本,獨覺的下手處,開智慧之不二法門,經文陳述生命的背景就立刻出現了。

  初會透過(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表達生命的最高境界──「行」,行在「普賢行」;「境界」是在「毘盧遮那佛的智正覺」裡。智正覺世間、眷屬世間具足(行法),整個世界的成立也就具足了。

  這裡表達了特殊的意義,喜歡聽經和修行的人有個毛病,覺得自己成就比較要緊,可是修行人想要有所成就,其真正所需者乃資糧道,這一定得自己去努力、去奮鬥,若資糧道不具足,則永遠無法成就。

  而知識分子修行則通常較傾向聲聞乘,傾向自利,希望自己趕緊成就。成就前捨不得布施,不管是在金錢、時間或弘法上,都懶的與人交流,唯恐輸給別人,這種心態,皆是因為太注重智正覺世間。但此情況一產生,智正覺世間已然不能成就。

修行不應只求自己成就

  初會十一卷的經文很殊勝,它特別強調器世間的成就。(世主妙嚴品)五卷經文裏,是談佛成就的境界、佛陀之圓滿相,還提到器世間的世間主,如主風神、主水神、主城神等等。貪嗔痴我們都有,這在天龍八部中叫摩睺羅迦、鳩槃荼。鳩槃荼即俗稱的冬瓜鬼,也叫色鬼;摩睺羅迦即大蟒蛇。這些在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學佛後一旦成就,這些都會轉變成生命裡的優良因素;若不修行,在人世間曝露出來,就是不良的因素,而修行也就是在將不良因素轉變成良善的。這是就個性上來看,是屬於天龍八部的部份,而天王則是指「情緒」的問題。所以經文裡,器世間、眷屬世間、個性的、情緒的….通通出來了。

  佛成就的圓滿相是三世間都很圓滿,他的眷屬世間即是菩薩眾,而我們卻只一直要求智正覺世間的圓滿,只想著自己趕緊成就,卻忘了多發心去護法、修資糧道。

  初會中,從第二到第六品,(如來現相品)一卷,(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一卷,(華藏世界品)三卷,(毘盧遮那品)一卷,其中(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六卷經文中有四卷都在談器世間成就的部份。一般人總想趕緊成就智正覺世間,但若缺器世間或眷屬世間的資糧道,智正覺世間就難以成就。如果能幫助大家在智正覺上好好用功,而自己的資糧道也成長起來,這是最不可思議之處。

  《華嚴經》一開始就提醒先建設器世間,這和我們以自利為出發點是大不相同的。成就前,用功是個基本條件,不只讀經、拜佛,還有很多的資糧道得去具足,並且需從處事中去歷練才能奏功,否則都叫「想當然爾」,是不切實際的。

  況且要教化得結善緣,若結惡緣他就不肯讓你度了,而我們一心想精進,但是否有結善緣?如果只顧自己,不管別人,這人會成佛或明心見性嗎?若對自己的心念及盲點都茫然無知,又怎能明心見性?

透過器世間反觀自己心念

  所以修行應先完成器世間!透過器世間的整頓過程,眾生會圍攏過來,眾生的心念此起彼落,我們在其中反觀自己心念並加以矯正,將心念盲點全映照出來,才能攝受、教化我們的心。而攝受、教化就是反省與檢討,在這過程中予以改進,此乃是真懺悔,業障自然消盡。機緣一來,只要用功,立刻能突飛猛進。可是我們總被盲點所障蔽,鑽牛角尖,怎麼用功就怎麼扭曲,無法關照生命的全貌,也看不到真相。

  這樣的精進有用嗎?這叫徒勞無功!雖修得些福報,卻是很偏差的福報,因為在因地就極端了,「果報」當然極端。而處眾是否和諧、人際關係是否圓融,就可看出人性是否扭曲;因此先矯正人格,健全心理,否則就不宜精進修行。

真正的圓融是無對立

  其次談第八會的「二百」,「二」有相對的意思;對立與圓融就是二,清靜與污染也是二,善惡、真妄也是二。「二」指對立,是從果向因或從因向果的意思;(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談二,「如母憶子,如子憶母」,這不僅只把佛喩母、我們喻子這樣解釋,它還指因果關係。先把「果」立下,如孺慕母親情懷般地緊緊扣住,那由因到果便能直線上去。

  而真正的圓融是無對立,「真」裡無「妄」。之所以講「真」,乃因有「妄」;因「染」才講「淨」。一旦眞進入浄的境界,裡頭無染無妄,一到彼岸就無此岸,不會想回娑婆此岸。那什麼時候才想回娑婆度眾?是真成就後,在彼岸保衽成熟了,有因緣才回來。

  所以講兩個時,直接的關係就產生了;「十」指圓滿,「百」是兩個零,即重重無盡之意。因此第八會的兩百問,是全面性、普遍化的,將生命中所有的問題都窮盡了。而兩千答的「兩千」,是重重無盡加上重重無盡的意思,不管義理、文字上,都表達了生命活動的意義。

第九會六十二問中的「二」意義更多,當然也有前面「二」的意思在。六十二的「二」有兩處:第一個是修行位階有六十二個。《四十華嚴》比較重視等覺位和妙覺位,尤其是等覺的修法。

《華嚴經耳根圓通章》是第一位,一年級「圓教初住位」(耳根圓通章)這六結:動、靜、根、覺、空、滅,不知怎麼修,三十三身又怎會應現?

  《華嚴經》第二十七參(觀自在菩薩章)是七迴向的行法,第二十七位(七迴向)都不會修了,《普門品》是四十一位,等覺菩薩的行法,又怎麼修?大家都想修等覺位,這一年級的課程誰來修? 真正談「持名念佛」非《普門品》莫屬,但如何持誦,這品經沒教,得從(耳根圓通章)開始修,關鍵在此,必須注意。

《四十華嚴》重視圓融和迴向後的加行位

  第二個,《八十華嚴》在六十二問排列中,強調加行位,從十迴向位進入十地位時,必須留意加行位的重要性。

  《華嚴經》第二會是十信位,之後的十住位在忉利天解,十行位在夜摩天說,十迴向位在兜率天談,十地位在他化自在天講,十迴向位後就跳到十地位,獨獨漏了化樂天。

  三賢位-初賢位十住、中賢位十行、上賢位十迴向,而十地位就是隨分覺了。佛怎麼沒去「化樂天」?那化樂天又談些什麼?從十迴向到十地位間有個加行位,即「四無量」法門。因為迴向已是擴大,擴大後用「四無量心」來窮盡,此即「化樂天」這品的範疇,但這法門經文闕漏了。

  「化樂天」這一品很重要,它可能是單獨流通出去,最後不知所終。而如果從大眾根器看,可能是此方的眾生沒有耐心修加行位。加行位,簡單地說就是「等待」,是等覺位前的等待,進入隨分覺即是登地菩薩了,乃是真正的菩薩。而從相似覺進入隨分覺中,必須有個轉化,這轉化過程要有段醞釀期,可是這時代的眾生沒耐心慢慢醞釀,都急著成就,然而生命這東西,其成長自有一定歷程,急躁不得。

  (十地品)在《十住毘婆娑論》裡是稱「十住」,它所談的初住、二住,就是解釋初地、二地,但寫成「十住」。東晉道生法師解《涅盤經》說,初地到九地都沒成就,十地圓滿才叫成就。如果道生法師的解釋無誤,那他所指的「十地」境界,以華嚴標準看,是十信位而已,所以「十信滿心,報同等覺」指這部份。所以讀經時,不能單從文字上看,須清楚瞭解內容,修行亦然,從「裡子」追究,實修功夫務必具足,實際程度、能力、境界到位才重要。

  《四十華嚴》尤其重視迴向後的加行位,因為《四十華嚴》是個圓融的理論行法,主要是描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透視了人生經歷、生命歷練。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週遭朋友家人都是我們老師,好的學,不好的改,這樣人生不是很美嗎?僧寶,要找經常能接觸的,才能真正地親近、承事、供養,好好的依止,不要嫌棄,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華嚴經》也說,莫看善知識之過失,在修學過程中,要懂得安於眼前的因緣與現況,不要嫌棄自己生命存在的任何現況。

最後談的是,第八會(離世間品),普慧菩薩與普賢菩薩的部份。大會問主要是念請,然第八會是普慧菩薩問,普賢菩薩答。初會、二會、九會是大眾窮盡了,但第八會的普慧,是重重無盡的大眾,不是當會的大眾。是「以普融普」,即用普慧的智慧,全方位叩問生命的存在,用普慧的普融普賢的普,是十方重重無盡的海會。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dypiano&aid=176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