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雲和上解華嚴 (入不可思議解脫普賢行願品) 六
2008/02/24 15:23:18瀏覽581|回應1|推薦9

轉貼 海雲和上「十大願王」講記

十大願王【一】禮敬諸佛()
佛成佛時,眾生還是眾生,只不過在他眼中一切眾生都是佛。為什麼佛看眾生個個是佛?因為我們凡夫用自己的意識形態看眾生,佛用普賢境界來看眾生。什麼是普賢境界?一草一木、一沙一塵,無非普賢境界,在此境界中,無論草木沙塵、黃金糞土,一律平等。也因此無論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是普賢行。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簡言之,就是說一一佛前都有無量的我,一一我前都有無量的佛,互相交融在一起成為圓滿的境界。這就是無盡禮,有無盡的我禮無盡的佛。這樣的禮敬法,要等到「虛空界盡,我禮乃盡」,可是虛空界是沒有窮盡的,所以我的禮敬也就沒有窮盡。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不但是虛空界,還有眾生界也要窮盡,否則我的禮敬也沒有窮盡。眾生又包括了眾生業和眾生煩惱,所以總共有四句: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和眾生煩惱盡,統稱「四無盡境」,四個沒有止盡的境界。

  四無盡境又可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是總說,以普賢行願來看,這四項都是總體的。總體的眾生是不可窮盡的,因為一切眾生都成佛時,眾生不減一個,佛界也不增一個。這樣的觀念很難體會。既然眾生都成佛去了,眾生界不就是零嗎?佛界不是就爆滿了嗎?這都是凡夫的想法。

絕對清淨平等就是普賢境界

  地藏菩薩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此外文殊、觀音、普賢等任何一位大菩薩,乃至一切已成佛者,都是這麼發願的,但我還是眾生啊!他們怎麼能成佛呢?問題就出現了,我們都不了解佛法的真義。以一個修行人來講,要想度到眾生皆成佛,那必須眼中的眾生個個都是佛。

  蘇東坡有一天問佛印禪師說:「你看我像什麼?」佛印說:「像菩薩。」可見佛印是菩薩,所以他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佛印反問蘇東坡說:「那你看我像什麼?」蘇東坡說:「我看你像牛糞。」可見東坡自己才是牛糞,他還在凡夫的境界。

  了解這層意義,就可知道佛是如何成佛的。佛成佛時,眾生還是眾生,只不過在他眼中一切眾生都是佛。為什麼佛看眾生個個是佛?因為佛的身語意三業都是清淨的,所以在佛看來,眾生的身語意也是清淨的。我們凡夫用自己的意識形態看眾生,佛用普賢境界來看眾生。什麼是普賢境界?一草一木、一沙一塵,無非普賢境界,在此境界中,無論草木沙塵、黃金糞土,一律平等。也因此無論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是普賢行。

  為什麼我們要進入普賢境界、行普賢行?為什麼我們要每天這樣提醒自己?因為只要能進入這種境界就成佛了。可是我們又會懷疑真的這麼簡單嗎?生氣罵小孩也是普賢行嗎?飯煮焦了也是普賢行嗎?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因為一切平等。我們會認為自己是在發脾氣,但發脾氣是你想的。假設現在有個孫悟空在天上看兩個人在地上打架,這和我們看兩隻螞蟻打架的情況是一樣的。你會說這兩隻螞蟻的瞋心大嗎?恐怕還會說打得好看,像演戲一樣。心境立場完全換了,這就是普賢行。為什麼人一生起氣來就會臉紅脖子粗呢?那是因為貪瞋癡在起作用。今天如果拋開主觀立場,完全站在客觀的立場來看事情,那普賢境界就絕對兌現,普賢行也絕對出現。總之,要客觀的,對每一樣東西的存在都無分別意識,既無分別意識,就表示是純淨的。因此總結來說,純淨的、絕對清淨平等的本身就是普賢境界、普賢行。

  一般人讀經讀到清淨、平等的時候,往往不能體會。清淨、平等指的是本來存在的樣子,好比佛像與杯子是平等的,你對佛像恭敬,對杯子也要恭敬。可是你會向佛像禮拜,卻不會向杯子禮拜。為什麼?因為你有分別心。事實上,今天在中國人的眼裡這是一尊佛像,在美國人看來可不叫它佛像。中國的佛教徒會說這尊觀音菩薩雕得美,西方人會說斷了胳臂的維納斯像美。在西方人看來,它們都是平等的。這時候反而發現,那些非學佛者的心反而比我們清淨,我們有分別的恭敬比起人家的不分別來得更不恭敬。

拋棄識性,轉念即入佛境界

  眼下許多人初入佛門時,所得的資訊大多來自錯誤的觀念,就像我們教導小孩,拚命灌輸他們許多東西,但都偏重在識性方面,使得他們識性發達。而學佛是要我們捨識用根,所以識性學得愈多就愈難成就佛道,換句話說,便是教壞了。現在又要把那些教壞了的觀念和習性轉過來學佛,使得很多人一到佛寺只想到佛門中福田第一,只想趕快種福田。怎麼種呢?把錢掏出來,但是不要留名,因為留名功德小,不留名功德才大。迥向的時候也不要迥向給自己,要迥向給十分法界的功德才大。一切都是為了功德才做的。學佛不應該這樣,但大家都這樣來,而要把這樣的錯誤矯正過來非常困難。

  一切都要靠自覺,像前面所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不是不好,這是人間社會的大福報,但在學佛的過程中必須去突破,等重新體認後,再回過頭來過這種生活才是真正的成就。如果沒有經過這些歷程,只是如此依循下去,當境界一來就完全不知如何面對,福報也白白享受光了,最後對法身慧命一點利益也無。這是在讀四無盡境時必須能體會的。

  這種境界的重點在於轉煩惱成菩提,而眾生是不會轉的。要是會轉,那所有的煩惱都是菩提,要是不會轉,那連轉的本身都是煩惱。何謂煩惱即菩提?就是自己要能肯定:我就在普賢境界中。如果你還在猶豫這就叫普賢境界嗎?基本上就不能成就了。所以轉的關鍵在於自己的肯定。怎麼肯定?首先要拋棄懷疑的疑、疑心的疑,但在尚未完全肯定之前,又必須提起疑情。疑心會障礙我們證道,疑情會帶我們找出答案。這兩者要區別出來。當我們能夠肯定當下的境界就是實相境界時,就是你的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了。這就是總體與個體的區別。

  就總體來講,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都不可窮盡,但就個別來講,當下皆可轉。所以學佛並不難,難在你能不能認定煩惱即菩提。就個體來講,個個都可成佛,所以一切眾生皆成佛;但是就總體來講,眾生界一個也不減,佛界一個也不增。

「念念相續、無有疲厭」方能真正精進

  「無有間斷,身語意業。」因為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都無有窮盡,所以我的禮敬也無有窮盡。既然無有窮盡,就表示盡未來際都要這樣的禮敬諸佛。所謂無盡必須具備兩條件,一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一是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但是這兩句話的意義,遠不只文字上這麼簡單。

  念念相續是怎麼相續呢?假如一個念頭是一秒鐘,那第一念第二念就是第一秒第二秒地接下來,像鍊條一樣一環扣一環,沒有間斷。這是一般人的認識。華嚴所說的念念相續,是從開始到最後都只有一個念頭,假如以六十秒來講,這六十秒是一條線,而不是六十個圈圈,它不是中斷了再接上的。所以一進入華嚴的念,就是一整片的,而非分了很多個段落。這樣的念才是無雜念,如果分成六十個念,當中很容易就夾雜了別的東西,至少一念一念就有間斷,而間斷的本身就是雜念,雖然它看起來也是連成一氣的。

  一旦進入這個念頭,就是大定,時間可以無限延長,也就有可能盡未來際。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呢?就是在你學佛的過程中,全神貫注,不要夾雜任何其他東西。不是說其他都不用做,而是在專心投入佛法的當中,無形中提升了心量、定力和福報,所以其他的自動會調整到最圓滿的地步。能夠這樣修行,才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不是說學佛以後就要放棄事業,而是由於對佛法的用功,更可以增加福報,能力也因此而展開,沒有障礙。

  其次是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學佛人身業容易進行,大家也以身業的精進作為精進、懈怠的標準。其實身業固然重要,語業及意業也要配合,三業統一才圓滿。大部分人只是身業加語業,往往意業配合不上,因為沒有心。然而意業才是佛法的菁華,如果配不上去,只有身業和語業,那也只是外道法。我們之所以常常要提醒各位心地法門、心要法門,就是要大家注意心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由心提起,身業語業再來配合,否則只是外道之法。

  在實際的運作上,你也可以先進行身業,意業語業比較懈怠一點;過一段時間後改為意業精進,身業語業懈怠;再下來語業精進,身業意業懈怠。這也是一個辦法,但不是很好,最好是三者同時進行。這是第一大願。

 

 

什麼是普賢境界?一草一木、一沙一塵,無非普賢境界,在此境界中,無論草木沙塵、黃金糞土,一律平等。也因此無論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是普賢行。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dypiano&aid=1641437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普賢境界
2008/03/12 22:37

平等心  普賢行

煩惱轉  菩提生

念相續  臻圓滿

心觀照  無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