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海雲和上「十大願王」講記
學佛的十大綱領--十大願王(上)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它的品名有兩個很重要的意義,一個是不思議解脫境界,一個是普賢行願。普賢行願是主動詞,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受詞,是所入。它告訴我們唯有靠普賢行願才能進入法界,普賢行願所要進入的地方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
《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經文〈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如來功德是這麼的殊勝,然而什麼是如來功德?就是自性功德。在《華嚴經》等大乘經典中,只要看到如來二字,就是指自性。「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如果你要成就自性功德的顯揚,就要修行十種廣大行願。
在解說十大行願前,應先了解〈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品名的意思。它的品名有兩個很重要的意義,一個是不思議解脫境界,一個是普賢行願。普賢行願是主動詞,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受詞,是所入。它告訴我們唯有靠普賢行願才能進入法界,普賢行願所要進入的地方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了解這層關係後,再進一步了解幾個重要觀念。
所謂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一般所說的一真法界、常寂光土。在這樣一個殊勝的前提下,我們該如何入?就是靠普賢行願,沒有普賢行願就入不了。換句話說,諸位若要成佛,就要修普賢行願,不修普賢行願就不能成佛。所以普賢行願是成佛的唯一大道,可以直接到達常寂光土。淨土人常講,華嚴的十大願王最終也是導歸極樂,但我要告訴大家,十大願王所導歸的是常寂光土,修此法的人絕對上品上生,坐的是金色蓮花,因為阿隬陀佛會拿金色蓮台來接你。如果你只是跟著別人、抱著一個佛號「求」生淨土的話,那麼來接你的蓮花恐怕會小如滿天星,至於材質是金、是銀、是銅、是鐵、還是紙就不知道了。但是修十大願王的蓮花絕對大如車輪,這才是真正入法界。
那什麼又是普賢行願?定義是這樣的:任何一個眾生,從凡夫一直到成佛的過程裡,包括了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佛,這整個過程所修的全部法門都叫普賢行願。這是成佛唯一的一條路,即使跑到極樂世界去修,走的也是這條路。今天我們一開始就在這裡修,就表示先踏上去先成就。你要辛苦半天,先到極樂世界,還必須從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最後才進入常寂光土。可是我們在這裡就直接到常寂光土了,不用轉車。
普賢行願雖是成佛的唯一一條路,但這條路裡面有八萬四千法門,你用哪個法門都可以,重點是必須符合普賢行願的定義。譬如要修念佛,那就要看念佛的方法符不符合普賢行願的要求,拜佛、誦經等種種其他方式都一樣。
雖然剛剛講過普賢行願的定義包括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及妙覺,總共五十一個階次的六位修行,但感覺上仍然很籠統,好像只具模式,未見內容。我想先舉個例子作為參考。佛法有所謂的見性之見與知見之見。普賢行願就是一個人真正具備的見性之見,至於對一般狀況的泛泛認知就是知見之見、人云亦云之屬。都是聽來的、抄來的,說起來如數他家珍寶,但全不是自己的。見性之見是自己的創見,但是要創得對,不要創歪了。如果創得不正確,或許有可能名噪一時,但很快就會銷聲匿跡,其中或許也有些理想,但都是破碎的。總之見性之見一定要靠自己去體會,是自己有所感受後所顯露出來的東西,絕非人云亦云。比方說你要去受戒、持戒,那一定要記住一個原則,就是要清楚戒的精神。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在整個學佛的過程中,自己要能夠深入,焠煉出對佛法的體認,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修法,建立自己的心靈方程式。能夠如此,就是見性之見。如果不知道什麼是心靈方程式,那就先提疑情,隨時帶在身上,過了若干時間,自然就能突破了。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當聖人,以為別人一說就懂。覺悟的事,你沒有辦法立刻了解,一定要慢慢的體會、訓練。別人念佛能開悟,為什麼你不能?可見你的方法錯了。開悟的人一定有他的心靈方程式,你要學習如何藉著佛號把自己帶入定靜之中,不然只會像錄音機一樣,不斷的重覆而已。
建立心靈方程式是心靈的大工程,一個人在生死苦海中沉淪,想要脫離,免除輪迴,這個工程一定要做。讓心沉靜下來,達到定靜,只是心靈方程式的初步,是止的工夫,進一步還要修觀,也就是開智慧、起作用的部分。這時候,才可以真的掃除一切煩惱。一步一步來,這就是普賢行願的範圍。
有了心靈方程式才能夠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而不思議解脫境界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這個世界就在日常生活中,對已悟的人來說叫不思議解脫境界,對凡夫來講就是世間。悟與不悟的差別在哪裡?《地藏經》上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的確,南閻浮提眾生的舉止、起心動念都是業、都是罪。因為所有心念都帶有目的性,即使為了救眾生、為了布施、為了供養。當然布施、供養、救度眾生都會有福報,但福報也是業,只是它的名字叫鴻福,都是有漏善因。而且在進行當中往往會產生煩惱,這個煩惱就是惡業。業不論善、惡,都是業,只不過一個是苦報,一個是福報。所以只要有起心動念,都在緣起法界中。但是如果能轉移一下,在普賢行願的前提下,同樣是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無非是普賢行。眼睛所見的一沙一塵、一草一木都無非是普賢境界。只要能把觀念這麼一轉,一切就不同了。
如果一時還不能接受,那就提起疑情,每天想:「我這麼做真的就是普賢行嗎?」然後好好去參。如果你不想參,那就直接肯定:「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普賢行。」還要非常肯定的相信:「我所見到的一切都是普賢境界。」既然是普賢境界,就不能選擇,有了選擇就不是普賢境界;既然是普賢行,就不要去區別。在這種不執著、不分別,一切都平等的情況下,即使不成就,光是福報就很大了。因為這裡頭修了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這種境界是怎麼展開的呢?為什麼同樣的景況我們可以當成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也可以當成是普賢境界、普賢大行?當你能看作是普賢境、普賢行時,就代表你已悟得了實相境界。實相境界和凡夫境界其實是同一個,只是層面不同。在凡夫境界裡,煩惱隨時伴來,有所謂的無常、苦空、無我。在普賢境界裡,每一個當下都是常樂我淨。如果你念念在普賢境界、普賢行中,就是實相念佛,這時候心地清淨,現前的一念心是擺在覺悟的境界中。而一般的念佛,只能算是持名念佛,觀想念佛,是次級的。
所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指我們的觀念轉了,當然我們也要來看這樣的境界是如何入的。入不是進入,應該說是悟入、達到,指心境的轉化。現在我們的心是處在五濁惡世裡,有煩惱、有種種的不如意。夏天的台北熱得像一盆火爐,但如果心念轉轉,比起越南、東京、上海,以及赤道國家,這就不算什麼熱了,當然溫帶國家會比我們涼快許多,拿這點相比就可知道那裡的人比我們有福報。可是到了冬天,你又會覺得台北無限好了,比起寒帶地方,這裡充滿活力。能夠這樣轉移,你就不會老是埋怨咒罵,而可很快達到不思議境界了。所以在佛法裡,你要從性起法界來講,那就無「有入」與「不入」。有入、有不入,就表示尚有一法在法界外,但是法界包含一切法,沒有一法在法界外,因此你在法界內,我也在法界內,頭髮在法界內,頭皮屑也在法界內。既然都在法界內,那無非不是普賢境界了。既然一切語言舉止都是殊勝行,那我的一舉一動都在法界內,當然也是普賢行。有了這種體會,就可以隨時提醒自己,而這也就是實相念佛,是不思議的解脫境界。
由此可以體會佛法是那麼平易,那麼生活化。一個大徹大悟的人往往就在一般的生活中展現他那自在的人生。傅大士說:「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小時候搭火車,總奇怪窗外的電線桿、水牛、人怎麼都往後跑,長大了才知道是火車向前跑,可見我們常被境界誤導了。一切皆是幻境,你能夠從幻境中悟過來,就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而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其實跟幻境是同一個。所以究竟是電線桿往後跑,還是車子向前跑,都屬個人的判斷,迷誤之差只在這裡。
四十華嚴‧八十華嚴 |
《八十華嚴》的譯者是唐代于闐國的三藏沙門實叉難陀,《四十華嚴》則是唐罽賓國的三藏般若奉詔譯的。〈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本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經文,今人多將其取出放在《八十華嚴》的最後,成為第八十一卷,這是因為《八十華嚴》從第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到八十卷,都是普賢菩薩稱讚如來功德的殊勝、不可思議,可是稱讚完畢就結束了,沒有再做任何交待,這樣的結果使得許多人摸不著邊際;而補上〈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後,方得以使《八十華嚴》有了完整的系統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