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下行跡之(46)---南行漫記(b)
2010/07/13 22:04:52瀏覽421|回應0|推薦26

       車廂擁擠得勝過沙丁魚罐頭的列車一路疾行, 中途雖然也有幾個停靠站,但都是下車者寥寥無幾,而上車者卻多如蜂蟻。

       進入南部地區,這裡也曾是以往紅色革命的地區,曠野的和風,款款吹拂; 聯想到六十幾年前的血色, 這片和風也似乎夾雜悲壯; 這些地區的老百姓其實似乎比許多地區的人更為淳樸和老實,也許正是基於此地域民情民風的這一特點,當時才被選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所在地, 在此搞了一個國中之國,於是,當年「圍剿」與「反圍剿」的拉鋸戰便在此處展開,殺來殺去,遭殃的總是這邊的老百姓,就如元朝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所述 :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躑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列車裹風而過,昔日的悲壯與殺氣;已經難覓絲毫蹤跡;不過, 「銅贛州」「鐵上杭」的說法,令人想象到當年贛州和上杭兩個古城城池之堅固。

       龍南,定南,全南三個縣,大家一般稱之為三南地區,真正處於贛的最南部,新的鐵路線自「三南地區」由北往南貫穿而過,憑窗遠眺,盡是郁郁蔥蔥;古樸的民居,桃花蝶影,竹林果木,相互掩映,是一種原生態的淡雅與寧靜。

       出了「三南」地區,即入廣東的和平縣,古時的廣東,因為屬於遠離政治中心的邊遠之地,所以,也是古代朝廷安排貶職官員的一個地方,最典型的當數唐代的韓愈和宋朝的蘇東坡了。 

     出和平縣即是龍川縣,龍川縣人口中的姓氏極其繁多,據聞,是因二千年前,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統率十餘萬大軍前往征服嶺南百越之地,其中之一路軍隊自江西三南進抵現今龍川地域之際,嶺南業已歸順大秦,所以軍隊也便受命就地駐紮,來自各地的姓氏不同的兵士便轉換為屯墾戍邊的群體, 歷經兩千餘年的通婚、繁衍,乃有當今龍川縣的人口和族群,也因此成為姓氏繁雜和姓氏密度極高的一個地方。

     龍川之後又是河源地區,河源雖然屬於開放前沿陣地的廣東省,但在當時也不算開發的地區,所以許多方面甚至不如內地,但河源地區而後出土了大批的恐龍蛋化石,便令人遐想著此地在悠遠的古代曾經生活著龐然大物的恐龍,頓時增加了幾分色彩。

     列車進入東莞之後,情形方才開始顯著變化,大批大批的乘客下車,車廂頓時顯得空蕩起來;  這些下車的年輕男男女女們分別屬於這裡千千萬萬的大中小工廠和企業;    因為東莞是中國最早最大的生產企業集中地,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定調的利用外資、擴大對外貿易的重要形式------「三來一補」,最早也主要由東莞完成和實踐。(「三來一補 」即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 , 在國家的定調和鼓勵下,東莞的三來一補企業在當時也便多如牛毛,這其中包括大部分台商,借著當時的政策東風和廉價的勞動力,紛紛跑來撈一桶金; 行業包括輕工業、紡織工業、食品工業、電子工業、機械工業、旅遊業、水產捕撈業和養殖業等廣泛的領域。 當然時至今日,三來一補的形式大部分業已被新興的產業所取代, 僅有较少部分依然存在。

       東莞之後便是自己南行的終點站廣州,出廣州東站,雖然不是返鄉的階段,但是因為每年都不乏初次來廣州淘金的打工者,所以車站前面的廣場和草地上依然到處是密密麻麻的人堆,皆是剛出車站先就地休息再考慮何去何從的人群,三三兩兩,飄著各地的方言,或坐欄桿聊天,或蹲地下嗑瓜子吃零食,或躺在行李上看雜誌,或橫七豎八臥在草地上打呼嚕, ......, 或許因為都是年輕人,一路上雖然艱苦卓絕,大家也往往只是頭髮和衣服略顯臟亂而已,在春日的陽光下,每個人的精神似乎都還不錯。

        除了火車東站, 西站也是熙熙攘攘的景象,但相對於火車東站,西站的情形則要複雜的多。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zuo&aid=422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