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3 18:11:36瀏覽744|回應2|推薦19 | |
福州,是福建的省會城市,無論在規模、面積還是人口數量上,皆屬福建省最大的城市,在清爽的三月,一行八人從廈門向福州前行。 汽車在奔馳中穿越了同安縣,因為人多,路途便不顯寂寞,輕松的談笑中,小巴士又已穿行於泉州市地界,這裏在明朝之時有過與戚繼光齊名的抗擊倭寇的英雄人物俞大猷。 車出泉州之後,即進入莆田境內,臨海不遠的莆田縣也是滿眼的青山綠水,但莆田在頭腦中沒有什麽特別的印象和記憶,只知道揚名中外的少林寺分有北少林寺和南少林寺,而這裏也有一座南少林寺,這裏的南少林寺是除了泉州南少林寺之外的中國南方最有名的南少林寺,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座落在莆田縣九蓮山,清朝初期,因擁護“反清復明”,被清朝康熙帝下詔鏟除,朝廷官兵對寺內僧侶盡數殺戮之後,一把大火將寺院徹底焚燒,莆田南少林寺從此也便不復存在。 七八個人談笑的旅途,時間是那麽的容易打發,愉悅的快意中進入了福州市,福州之名起源於唐朝開元年間,因“州西北有福山”,故稱福州,並一直沿用至今;福州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據傳,新石器時代就有部落定居。周朝時與中原的關系變得密切。南宋時因北方金兵猖獗,中原塗炭,福州被視為“武陵桃源”,從北方南逃的避亂者漸次而來,典章人物,極一時之盛。明代,福州經濟興盛,紡織業、商業、航海業發達,但其時東瀛倭寇對此地的襲擾也很猖獗。明末,清兵入關,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位,稱福州為天興府,又稱“福京”,更作為行都。1840年後,福州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城市擴建,倉山被辟為外國領事區。 福州市有“海濱鄒魯”之稱,又因北宋時,太守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乃致“滿城綠蔭,暑不張蓋”,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稱,也簡稱“榕”。這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城市,對我而言,却是陌生的。只知道福州的馬尾造船廠在清朝晚期曾經名噪一時,還有那馬尾港,是毛澤東時代福州軍區的重要軍港。还有就是听闻福州地区同事讲述的当地俗语:“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郎”。 自己是不知道福州女究竟有何種陋弊而不值得好男去娶之的,但在福建生活的幾年時間裏,對某個地區的女性倒還真的有看法,該地區水性楊花的女性較多,認識第一天就可以主動邀約過夜的倒還真不少。也不知道莆田郎到底有哪些不足取之處,但由於幾年的時間裏,廣泛深入接觸的福建省同事和朋友很不少,對福建全省的地域特性倒有一個認知,各個地區皆有其主要特點,或是淳樸,或是溫順,或是狡黠, 或是油滑,或是善欺騙,或是淫邪。 到達福州的第一個地方是于山堂廣場,于山堂廣場是福州市最大的廣場, 遠遠望見於山堂前的臺階中間,一座巨大的高舉右手的白色塑像,走近一看,才知道那是毛澤東塑像;身披大風衣的純白色的塑像舉手向廣場示意,令人想象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這個廣場上曾經的狂熱與荒誕,這裏肯定也是紅寶書的海洋,肯定也有過一浪接一浪的山呼“萬歲”之聲,肯定也曾經飄揚著無數的偉大旗幟。 星移鬥轉,往昔的風雲已不復在;空曠的廣場,在春日的煙雨中,顯現出一種理性的寧靜;人間正道是滄桑,任何事物都會成為過去,于山堂廣場的記憶也同樣如此。 ---------2007.06.01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