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語文常識】文字的正俗與繁簡(二)──「正體」「繁體」不一樣
2015/05/09 10:52:54瀏覽7063|回應0|推薦18

翻開歷代字書,不同時代對於正體字的形體標準多少有些差異,但對正體字的定義則無二致──文字學家經由政府召集或以個人之力,綜合觀察漢字演變歷程以及社會用字現況而制定,並經政府頒布施行的標準字體,即為「正體字」。凡是沒有取得正體字資格的,則是異體字。以我國而言,由教育部研訂公布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所規範的字體,就是我們的正體字。

許多人把臺灣的正體字稱為繁體字,恐怕是受對岸「簡化字」名稱的影響而產生的誤解。誠然,有不少正體字的筆畫確實比簡化字多,但是「繁體字」和「正體字」的概念卻完全不同──

n  「繁體字」的相對概念是「簡體字」,差別在於筆畫數的多寡,與正不正體無關。

n  「正體字」的相對概念是「異體字」(也可稱為俗體字),辨別的標準在於是否符合規範,與筆畫多寡無關。

以下舉幾個例子,左邊是正體字,右邊是異體字;但是從筆畫數來看,右邊是繁體字。

法/灋   雞/鷄   韭/韮   針/鍼
鞋/鞵   星/曐   邢/郉   場/塲

然則「正體字」和「繁體字」是不能等同而論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簡化字為正字,其名稱之所以捨「正」取「簡」,就是為了宣傳強調其筆畫簡省易學的特性,只是「簡體字」的說法很容易給人「不規範」的聯想,所以改易為「簡化字」,以表示那是筆畫簡化之後的規範字體。早年提倡漢字簡化的人蓄意以「繁體字」指稱自古傳承下來的正體字,其目的是要強調正體字的筆畫繁多難以學習,藉以突顯簡體字的優點,所以「繁體字」一詞在繁簡字體的紛爭裡,其實是個帶有貶意的詞語。中共建政之後賡續用之,並坐實簡化字的合法地位,也就是將我們的正體字貶抑為不合規範的異體字,利用繁簡對比來強化繁體字不如簡化字好記易學的刻板印象。

事實上,我們的正體字遠比簡化字符合自古以來正體漢字的演化脈絡,而數十年來在臺灣推行的正體字教育也以卓著的教學成效,證明沒有繁雜難學的問題。臺灣擁有這麼一項歷史悠久、綿長不絕的文化資產,咱們實應善加護持珍惜,又何必與對岸唱和,非把「正體字」降格成「繁體字」不可呢?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tao&aid=2294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