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影﹞《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我們都要快樂
2015/06/26 22:25:19瀏覽731|回應0|推薦0

劇名: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台譯: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
他譯:寻找幸福的赫克托()、尋找快樂大步走()
年份:2014
國家:德國、加拿大、英國、南非
導演:彼德契爾生
編劇:Maria von Heland
                      彼德契爾生
演員:賽門佩吉
                       羅莎蒙派克


好一陣子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則短片,內容是賽門佩吉在上海拍攝這部電影時,有影迷到飯店探班,過程中他很親切的與影迷們聊天,在得知當天是其中一位的生日時就為她了生日快樂歌,還去向工作人員拿了包M&M巧克力倒了一些在她手上。

我是賽門佩吉的大影迷,看到影片不免有些羨慕,但更多的卻是心底一股隱隱的遺憾:賽門雖貴為金馬奇幻一哥(?!)、在台灣也擁有一票死忠影迷,但不知怎麼就是很難讓片商對他青睞,很難在台灣院線看到他的電影。曾經在水管上看到有人翻譯《茫到世界盡頭》的預告,最後字幕直白的寫上「台灣就不用期待了」,無比中肯到讓我淚流滿面。

《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不是一部大製作電影,沒有炫目特效、沒有所謂吸金保證的大卡司,她只是一部單純的小品,用簡單的故事簡單的道理撫慰人心,也就是說,這是一部完全不會吸引片商目光的類型電影。

而我也早已做好不可能會在台灣看到的準備。甚至可能我永遠都沒機會看到這部電影。

所以年初當我前往英國的途中,在飛機上的小小的畫質很差的螢幕上的選單中發現這部電影時,就算已被時差與長途飛行弄得頭昏腦漲,還是倒吸了三口氣後看了兩次。

說起來,《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就是一部溫馨小品,關於心理治療師海克,過著受人稱羡的高檔次又一成不變的生活,有個溫柔賢慧的妻子,但每天被患者倒盡垃圾的生活讓他越來越不快樂,為了改變生活品質也為了拯救困在各式困難中的患者,海克決定出發去尋找快樂的方法。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背景真覺得有童話故事的感覺,一個前去尋找快樂的人,就像進入幽暗森林最底層找尋巫師學習魔法一樣奇幻;快樂是有方法的嗎?快樂的方法是可以找尋的到的嗎?

這個故事用一段旅程來說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淡淡的、會讓人勾起微笑的,雖沒有商業大片的格局,光是能引出對於生活的正面思考又能在看完後感受到幸福感,這部電影就很值得看了。看賽門的精彩表現,陪著他在旅程中探索內心的同時其實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反思,我很喜歡故事中不時出現的代表海克小時候的小男孩的意象,且我尤其喜歡其中一段海克的算命師病患幫他感應時建議海克需要出去走走,表面上的海克很努力抗拒這種改變,但他內心的男孩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雀躍;這個小男孩的存在後來也在故事中直接被點出,原來我們都擁有感受純粹快樂的能力,只是不知何時早已經被遺忘,別把世界弄得太複雜,摸摸心底的那個孩子的頭、正視他的心,我們就能發現其實快樂一點都不難。

宣傳上很多時候都將這部電影比喻為另一部《白日夢冒險王》,兩部都是關於充滿冒險的旅行、兩部主角都能在過程中有所啟發,《白日夢冒險王》的華特在見識過世界的壯麗後明白最美的其實是願意走出門的自己,這《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中,海克發現每個人都有快樂的能力,重點不在於快樂本身,而是追尋快樂的過程,所以電影中隨著海克遇到的每個人與經歷了每件事後歸納出的15種方法,說真的一點也不特別,甚至是每個人都知道的東西,但隨著故事進展,當我們與海克一起見識過一切後,才能細細體會其中的意義,因為重點在於過程,只有明白過程才會瞭解結果的甜美。

很高興片商願意引進如此溫暖人心的電影,希望未來我們能夠選擇的電影內容會更加多樣化,而非以大特效大製作為唯一標準。關於女主角羅莎蒙派克,或許她現在被廣為人知是因為《控制》中讓人不寒而慄的表現,這陣子也聽說很多意見在於得知她是本片女主角後對與《控制》比較的擔憂或挪愉。但其實對我而言,她永遠都是蓋瑞金夢想中的情人。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shioK&aid=25023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