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面攻佔2:倫敦救援》復仇是根深柢固的 (雷)
2016/04/07 01:25:28瀏覽1140|回應0|推薦5

劇名:London Has Fallen
台譯:全面攻佔2:倫敦救援
年份:2016

國家:美國
導演:巴巴克納加菲

編劇:克瑞頓羅森柏格
                      卡特琳班尼狄克特
演員:傑瑞德巴特勒
                      艾倫艾克哈特
                      夏洛特雷麗
                      摩根費里曼


威能無敵的主角說:「要讓那些王八蛋付出代價」。對那些"所謂的恐怖份子"而言,"所謂的文明國家"正在付出代價。

走出影廳後,我突然覺得很迷惘,明明電影中的反派恐怖份子濫殺無辜、犯賣軍火製造對立發起戰爭,明明主角代表的"正義的一方"狠狠的教訓了他們、再次證明"邪不勝正"的道理,在文明的強盛之下,我反而開始懷疑起這其實是一部諷刺大美國英雄主義的反串電影。

上一次讓我有這樣感覺的電影是《美國狙擊手》,在以保護國家為己任的強烈愛國心底下,我卻越來越同情那個被塑造成是敵人是惡魔的伊拉克狙擊手穆斯塔法;當美軍衝進民宅裡將正義的槍托重重打在大家長臉上,襯著一家子人擔心受怕的神情,我心疼的流下眼淚來,就算受到如此對待,還是將那群闖入家中施展暴力的人當成賓客招待,我茫然了,雖然打著愛國與英雄的旗幟,這個故事的背後好像正對反恐戰爭的一切懷抱質疑。

當時的茫然與這時的是一樣的,快節奏的新聞畫面裡有主播故作鎮定仍在語尾的顫動展現受威脅而起的慌恐,被視為大患需迅速除去的中東軍火商又售出什麼武器、又因他而起了什麼戰爭,背景畫面是什麼地方受到攻擊是爆炸,這個人打亂了世界的秩序一定要被盡早鏟除,於是在他女兒結婚的日子裡,各司職於他的恐怖罪行的家人們通通到齊,重要賓客也都前來祝賀,女兒以婚禮主角的身份打扮的極為美麗,從臉上笑容就可以讀出對於未來生活的期待,邊撒嬌的靠在夫婿懷中,就在這一刻,一枚美軍的飛彈炸毀了這理。

我們明白,要將重要人物一網打盡,選在如此大日子中執行任務是必要的,但當展現給我們的並非傳統上會被選擇的不管是殺戮還是淫亂的鏡頭,這都太溫馨了;只是一剎那,只是沒幾分鐘的幾個鏡頭裡新人與賓客們的表情,在爆炸吹起的煙塵中,一開始那句話清晰的出現在我腦中:復仇是根深柢固的。

表面上,因著911的恐怖攻擊,美國必須對那些"敵人"復仇",或許他們說的是維持正義,又或許他們自許能將世界帶向更好,但我們畢竟是處在個說話大聲就是真理的世界中,到底真是那些恐怖份子無端發起戰爭逼著美國要出來維持秩序或說是復仇,抑或是在那後面有太多不被展現的原因,讓美國只是個被復仇的對象?

到此,我打下一個問號。

接下來是電影中反派一定要做一番大事來讓英雄討伐的時候,我一邊濃烈的懷疑英國與其他與會的世界大國對於安全這方面的能力真的如此不堪一擊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嗎?一邊思考著主角每一句威猛喊出的話語,不管是對敵人嗆聲或是誓言一定要對方付出代價的,都越來越讓我懷疑,那是當真宣揚美國的強盛,還是只是個對於現狀的反諷?在那麼些風風雨雨後,"所謂恐怖"的眼中,"所謂文明"的王八蛋的確是正在付出代價。

到底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是否真是如此自大?到底真實世界中的國家安全是否真是如此不堪?自大到可以如此簡單就被突破,不堪到光靠一個充滿威能的男人就能拯救;本該是讓觀眾感受到緊張刺激熱血沸騰的主角突破萬難見招拆招的動作場面,我的心卻越來越沉:當我們受到劇情引導開始同情受到波及的平民而敵視劇中反派的當下,有誰在乎過每一個受美國霸權的正義剝削、傷害,然後不得不反抗又被殺害的人?在那場被飛彈炸毀的婚禮中失去妻子的新郎,輪椅上的身軀下是截斷的腿,當他毫無反抗能力的受到主角正義槍擊,用最後力量拉出手榴彈插硝時,還有恐怖攻擊主謀眼看無法挽回的大爆炸即將吞噬掉自己而閉上眼時,我再也無法不咒罵這個世界警察打著正義名號的所做所為。

因此,那段正派中的內鬼一連串關於教訓與改革的自白我不得不認同,在那一刻,認定了這真的是一部諷刺的戲沒錯。

復仇是根深柢固的,並不是打著鏟奸除惡的名義就能揮舞抹滅一切不同立場的大刀,我相信那一切都是其來有自,仇恨與對立在那之下將永遠糾纏不清。

撇除掉劇情給我的感受,依單純欣賞商業爽片的態度來觀賞其實也是不錯的。

對於電影的觀影選擇,我永遠把劇情放在第一位,所以通常會犧牲劇情成就動作與畫面的商業爽片不曾是我的首選。我沒有看過這一系列的第一集,也不明白當中的人物關係,只是很單純的,因為喜歡倫敦,而預告中也的確出現各個在這個我最愛的城市裡的知名景點,雖然都炸掉了,仍讓我想看看。

如果這是部宣傳觀光的電影,的確代表倫敦該有的地標都出現了。雖然都炸掉了。

耳聞許多評價認為不如第一集,我沒看過第一集無從比較,但除了動作場面外,故事的部份真的讓我蠻失望的。這整部電影建立在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上,也因為故事非常簡單,可以把所有的時間表現得緊湊,節奏快速,一口氣從頭狂飆到尾,就爽片來講,實在過癮。由其是一場攻堅的槍戰場面,畫面實在漂亮。

後來因朋友之邀又再看了一次,發現劇情簡單不需用腦到開始分析劇本,意外發現他的結構其實很棒,分幕分的很清楚,每一幕的時間分配也算是準確,最重要的,套入劇本公式中的公式之公式界的權威《千面英雄》中的概念是完完全全符合的。

《千面英雄》裡的理論:所有英雄經歷故事的背後,都有著同一形態的故事。在這段"英雄之旅"中,主角所處的環境會由兩個世界組成:普通世界與冒險國度,英雄會受到某種命運的引導或是不得已的情境脫離原有的世界,進入冒險國度。於是一開始,充滿威能的主角班寧身處一個和平的環境,可以早晨愉悅的跟總統一起慢跑,還有溫馨快樂的家庭與即將出生的小孩,突然英國首相死亡,他必須跟著總統一起到英國執行任務。

接下來故事會出現12個轉折。出發現,會有個來自長者的智慧給予他勇氣,於是副總統給班寧一段接下來會是重要關鍵的句子,然後英雄離開熟悉的家園、前往冒險國度,班寧來到英國。接著英雄會"跳下深不可測的裂谷",班寧的直昇機被擊落,然後在接下來故事裡,英雄可以輕易通過試煉,英雄劈荊斬棘,班寧開無雙打壞人,英雄避開陷阱,班寧視破由敵人偽裝的救援部隊,英雄解開謎題,班寧找到方法與總統一起逃脫。馬上迎來英雄最大的恐懼,這時會有重大危機出現,總統在班寧面前被擄走,但就在此最黑暗的時刻中,一項寶藏的出現將扭轉結局,真正的部隊到了,他們會成為班寧前往拯救總統的後盾,英雄將因此反敗為勝。

任務完成後英雄將回歸日常,但這趟歷程已經為他帶來新生,就像回到日常安樂生活中的班寧,有著可愛的新生孩子,但他最後決定繼續擔任職務,刪除本在進行中的辭呈。

我真的好久好久好久沒有看到如此典型到連我都看得出來的劇本了!一切都套的進去的時候讓我好興奮啊!

話雖如此,老嚷嚷這戲沒有內容,但在觀賞後的兩週後,突然又很想再看一次,我想是因為最後一幕,當劇中大魔王抬頭望相即將毀滅自己的飛彈時的表情,配上悠悠的音樂與慢動作的爆炸場面,那一切構出完美的愁悵,讓我心痛得不行。

 

去年巴黎遭恐怖攻擊的隔天適逢倫敦市長就職遊行,整天下著大雨,路上明顯比平時冷清許多。我站在不算熱絡的道路兩側人潮中靠上鐵欄杆遠望大教堂,每個路口都有大批荷槍實彈的軍警人員,散發出的緊張與嚴肅感染了人群,還有持長鎗的制服警察在人行道上來回走動,眼神鋒利的對準每個在場的人,同時,他們還必須表現出最親切的態度解決來看遊行的民眾丟出各式關於路線或流程的疑問。

我在地鐵站出口見到一位全副武裝的警察帶了隻穿有防彈衣的警犬,可能是難得看到如此畫面,包括我在內的好幾位出站乘客都前去向他們打招呼,那位警察很親切的向我們介紹他的狗,帶著自豪的榮譽跟我說,警犬平時不會出來,牠今天是來執行特別任務,對於路人提出的合照或摸摸他的狗的要求,全部答應,而一直乖巧待在他身邊的狗,則充滿熱情的向每個靠近的路人撒嬌。

那幾天我與我在英國的室友總是說,感謝MI5讓在英國的我們所有人得以平安,我們都相信,這場倫敦市長就職遊行之所以可以順利落幕,一定是建立在他們太多不為人知的行動上面。

生長在相對很安全的台灣,其實並無法真正體會到處於恐怖攻擊的危險之中是什麼感覺,那份緊張感像是隔了一道銀幕的電影,就算在眼前,感覺還是遙遠。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好像更能理解當時在場與不在場的每位安全人員,對於此次活動有著多大的壓力,尤其恰巧處在如此敏感的時機點內,幸好,因著大家的努力,真實中的英國比電影裡的英國安全許多。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shioK&aid=5267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