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08 03:06:12瀏覽878|回應0|推薦0 | |
我很喜歡李佳懷導演的作品,因為他的作品總讓我覺得…很誠實。 他所拍攝的紀錄片並非先有個特定立場、再由此立場看事件,而是包含了事件中各方不同角度聲音,沒有偏重的將它們同時呈現出來,到底什麼合理什麼正確,給出一個開放的空間,讓觀眾自行判斷。 如此敘事方式在導演的上一部作品《目靡‧台中》裡狠狠的驚豔了我,明明一開始以為將看到的是以政府立場描繪未來一片美好的電影,呈現在眼前的卻不偏向任何一方,只是將整個環境的情況、困境及發展誠實列出,除了讓觀眾有更大空間為事件做反思外,看完電影我是非常佩服導演堅守紀實的立場。 在我的認知裡面,這才是紀錄片該有的樣子。 所以這一次,導演又想呈現什麼樣的事件呢? 這是一個關於山洞的故事。 台北故宮博物院名聞遐邇,裡面收藏為數眾多的國寶,是國外旅客來台灣旅遊的重點景點之一,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以為故宮博物院一開始就是在那裡、是那個樣子,從來不知道原來台北故宮博物院還有個前身,在北溝。也先別說前身了,到底北溝在哪裡,應該也是鮮少人知道,而這塊地要被重新建設了,當地方團體努力想將這個台北故宮的前身、同時也是這些寶藏的起點保存下來時,試問自己,到底曾耳聞過這樣的事嗎?光是想到,就覺得痛心。 北溝在台中霧峰的山裡面,當初那批寶物抵台時,因保存上的考量在山壁中鑿出一道U字型隧道,隧道不長,大概只有三、五百公尺,山壁前有山棟建築做寶物的展覽用,就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前身。 這個佔地不算大的北溝故宮,為深山裡的小聚落帶來全然不同的風貌,每位來台灣參訪的國外使節、甚至總統王族的黑頭車讓當地居民在路邊列隊歡迎,儘管處於交通非常不發達的年代裡,一般民眾個個使出渾身解數就是爭相想一睹國寶面貌。 然後最後,仍是在交通問題的考量下,政府選定了士林這塊地,將北溝故宮搬遷到故宮現址。搬遷過後的北溝故宮,建築部份曾租給台灣交響樂團使用,後來由台灣電影文化城接手,自921地震後荒廢至今,好像完全被歷史抹去似的沒有人再記起這個地方。 觀影的過程中,我想起了另一部電影《大尋寶家》。 所謂"戰亂",戰爭期間就是亂,剝奪掉一切之後,人們只剩下"活下來"這個唯一信念,在自身都難保的情況下,有一群人帶著千箱文物,透過公路、鐵路、水路,到處躲藏,在整個中國顛沛流離了十年,這種將個人生死拋下,一心只為保存失去就不會再有的文化財產的精神,想來是何等讓人動容的偉大。 於是當一幕土地開發者對著欲保存這個山洞的文史工作者指責這塊地本多麼不受重視的時候,我的眼淚一路落到結尾。 曾經那個困苦的戰亂當中,有一群人死命的將這些保留下來,但安和的現世,看看我們又做了什麼? 這或許永遠都是個無解的問題,當難以估出個定價的文化資產對上開發利益的時候,所以也無法責怪土地開發者苦口婆心的說服文史工作者放棄想保留這個山洞的舉動。從一開始政府的不重視,沒有人知道這塊荒煙蔓草下竟如此有意義,然後是破壞,是開發;利益前面,誰會拿自己的財產開玩笑,尤其整塊地經法拍後已經劃分賣給好幾個買主,大家投資了資金,沒有理由把所有血汗就這麼放水流,面對這一片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的漫長保存之路,血本無歸的擔憂是一定存在的。 唯一幸運的是,經過多次協調與會議,這塊地被保存下來了,這是個非常令人振奮的成果,也是個非常合適的快樂結局。一般紀錄片可想會結束在此,但這部不是,這也是我之所以那麼喜歡李佳懷導演的作品的原因。 得到的地主們的支持,這塊地這座山洞的未來仍卡在政府法規之上無法更動,在一次會議中一位地主代表清楚的表達出大家的心聲,雖然樂於支持文史保存,但整塊地就這麼繼續荒廢於此也不是辦法,大家的錢都投資進去,利息也是按月繳納,卻看不到一絲未來的光明面。 看到此,我的眼淚又再次落下。 對於這些前人拼了命才保留下來的東西,我們到底做了什麼? 紀錄片結束了,如今這塊地依然荒廢在霧峰的山中,政府與故宮都承諾會全力支持設立園區來活化這塊地,但我想到的又是另一個問題。看看全台灣多少所謂的文化園區,都是砸了大錢之後幾乎重建,規劃成看起來都差不多、實用性無、根本沒有靈魂也少有民眾願意主動的自發的進入的尷尬的地方,到底這個具重大意義的台北故宮的基礎最後會成為什麼樣子,望著現有的文化園區,我實在不敢想像。 最後只能告訴自己別太悲觀,祈禱這不會又是個時間一久就被自動遺忘,徒留血本無歸的地主痛心卻不被理會的結果。希望這塊地能夠被做到真正的活化,最重要的,讓更多人明白這段歷史,才是安逸當中的我們理當表現出的態度。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