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08 07:00:44瀏覽929|回應0|推薦2 | |
我想絕大多數觀眾都已經知道”美國人”不會參與《The Grand Tour》第二季節目。 這篇文章本來在第一季播出期間就該寫了,至少在第一季播完時就該寫了,最至少在”美國人”本人在推特上正式宣布不會加入第二季節目當天就該寫了,但秉持著不拖延就不是我的風格,我終於開始動筆,在第二季節目播出前幾小時。 放下一個身為腦殘粉的盲目崇拜,《The Grand Tour》第一季內容是充滿瑕疵的,有太多不明所以的橋段、虛無飄渺讓人抓不著的節目定位、實驗性太重,常常感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在有限的節目篇幅中塞入大量完全不同風格的嘗試,由於節目已不同於過去《Top Gear》採當週錄影、可隨時對內容有所調整,《The Grand Tour》在首播前就幾乎錄好全部內容,加上一切是全新的沒有一個標準可以參考,做法就是把可以丟出去的全部丟一輪,看看觀眾對什麼買單然後不愛什麼。 其中觀眾最不買帳的無疑就是”美國人”。 礙於從BBC而來的總總限制,《The Grand Tour》的試車手必須要完全站在The Stig的對立面,於是”美國人”就誕生了:他露臉、他開車時意見很多、他不會在車上播放各式奇特的”聲音”,還有基於英國人對美國人的戲謔嘲諷,這個人必須是個美國人,而且是個集每項對於美國人刻板印象於一身的美國人,於是他有著巨型的身材,他粗魯,他有非常強硬的觀點,總之他就是個大老粗。 其實我並不討厭他,反而還覺得他很有趣,只是每次看到他,心中都還是會升起一股情勢所逼他不得不做出這樣被觀眾詬病演出的憐憫。 “美國人”本人麥克史金納也是大有來頭,當年首次參賽就拿下納斯卡皮卡系列年度冠軍,四十年的納斯卡賽事身涯中成績優異,名字被永久保留於西岸賽車名人堂,退休後轉任納斯卡解說員,表現出色,偶而還會參賽,也積極參與慈善活動。對於這麼一個傳奇人物,就算他在節目上的表現再怎麼不討喜,我仍舊無法討厭他,反倒每一次看見他出場,都有對他必須扮演小丑腳色而不忍。 只能說The Stig太成功,一個前無古人後也不太可能有來者的蒙面賽車手,多年來《Top Gear》在他身上累積出的傳奇與塑造出的個人特色已經無人能敵,對於《The Grand Tour》這個全新的節目,又在BBC的各種限制下該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最快且最極端的方式就是立一個完全對立的腳色,就是”美國人”。我常覺得《The Grand Tour》已經脫離實境節目、完全是照本”演出”了,這點在後期舊《Top Gear》上也越來越嚴重,”美國人”就是個表演性質很重的腳色,重到根本已經過火,太過放大各種對美國人的刻板印象,走極端的呈現方式的結果,就是有了一個一點都不討喜的腳色。The Stig很討喜,”美國人”身為他的對立面當然要討人厭,只是這個賭注似乎賭大了,觀眾真的厭惡起他,他終究躲不過在任何一個方面都必須要與The Stig比較的原罪。 常常我會思考為什麼我不會不喜歡”美國人”?的確我是不怎麼欣賞他的風格,但也真的不討厭他,不會老想著要將他趕出下一季的節目。或許我看這個節目從來不是為了車,或許我根本不在乎試車手是誰,也或許在先前那麼長期的期待與落空轟炸後我早已學會了將一切看的雲淡風輕的淡然。不管如何,The Stig已經是過去式了,甚至整個《Top Gear》都是過去式了,雖然新《Top Gear》貌似還不賴,但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就算是原班人馬的《The Grand Tour》也無法再讓《Top Gear》輝煌一次,所以老抓著過往比較以前如何為何現在如此又有什麼意思呢?還不如放下所有成見,找個舒服的姿勢坐好後,期待雙方會在新節目上帶給我們什麼驚喜吧。 所以當麥可史金納一早發了推特正式宣布不會參與第二季《The Grand Tour》節目時,其實我的感受是蠻遺憾的,遺憾他身為如此偉大的車手要因為表演內容而受到謾罵,尤其推特與網頁上國外網友一致叫好,更加深了我的遺憾。就算這本就是可以預見的後果。 我想永遠不會有人滿意,就如同永遠不會有人得以超越The Stig,距《The Grand Tour》第二季開播還有一個多小時,經過第一季一整季的實驗後,我想他們應該會帶來完全不同風格的節目。 至於另一個重大變動的來賓單元,我一直記得當初我的心情是傻眼、厭煩到後來放棄抵抗的開始期待每集不同死法,不過還是要說,謝天謝地他們終於來了。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